开学季的这个常规动作里,藏了多少爱?

如今,即使学生都用透明塑料包书皮,也能从一本本包好的书上看出许多差异。 (王剑/图)

每学期刚开学,当孩子从学校回来后,我都会从她的小书包里拿出崭新的教材,再将书桌擦一遍,然后认真、小心地用透明包书皮将书包好。

这时,我总会想起自己还是小学生时,那些年,爸妈为我包书的情景。

那时,所谓的“包书皮”,其实是前一年用完的挂历。那些正面印着各种风景、人物,背面纯白、硬度恰好的纸,用来包书十分合适。印象中,爸妈甚至会在离开学很久之前,就为我四处“预定”挂历纸了,“你家的挂历好看,用完一定别扔了,留着给我的孩子用来包书啊。”

二十多年前,精美的挂历并不总是那么容易找到,特别是当大家都需要用挂历当包书皮的时候。有些“包书皮”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威武雄壮的阅兵队伍、千奇百怪的云南石林、景色优美的桂林山水……每次,爸妈为我包书前,我总会一遍遍、一张张翻看挂历,直到选出我最喜欢的几张,并且还要留几张下学期再用。

爸妈包书的时候,我都会在一旁看着,看他们一次次折叠、裁剪、认真地在封面写上我的姓名、在书脊上写学科名称、用宽胶带粘贴,最后再用重物放在上面压一整晚,以便我能在第二天带着包好的书去学校。

我对书本的爱惜,应该就是从爸妈一次次为我认真包书开始的。我清楚地记得,自己还因为整个学期都能保持教材崭新的封面,而受到老师的表扬。

后来,我自己也学会了包书。再后来,即使拿到了崭新的教材,我也不再包书了。

在我成为教师后,我也会在每个开学季去留意学生们的包书皮。尽管他们用的都是相同的透明塑料包书皮,但也能从一本本包好的书上看出许多差异——有的家长技术精湛,书和包书皮之间严丝合缝;有的家长手法生疏,一块块气泡、褶皱;有的家长极其用心,把学生姓名和充满鼓励性的贴纸一并包在其中;有些家长面面俱到,各科作业都一个不落,全部包好。

不出意料,包书皮使用比例最高的,必然是一年级、二年级学生了。一方面,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弄脏书本,另一方面,越到高年级,越来越多家长懒得在孩子身上花费更多精力,哪怕只是包好几本书那么简单。尽管如今的塑料包书皮极其容易打理干净,但一个学期下来,封面仍然能保持洁净的,通常是学习效果、行为习惯更好的那些学生。

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包书皮,无论是报纸、挂历还是透明塑料,每个人对书的珍爱如果能一以贯之,那该多好啊。小小的包书皮,不只是串联了我自己和书的记忆,还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能用一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学生。

(作者为湖北省随县澴潭镇中学教师)

•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王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书脊   贴纸   书皮   挂历   书上   书本   本本   封面   常规   差异   透明   家长   教材   动作   塑料   孩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