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第二大脑”,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智力发展?

美国的家居公司Lowes和技术公司弗吉尼亚技术合作,发明了一种机器人服装exosuit。工人穿上后,可借力机械臂搬运更重的东西。 (资料图/图)

ChatGPT自从2022年底问世,就一直在朋友圈“霸屏”。到目前为止,中文世界相关的著作,最为接近的就是大数据专家涂子沛的《第二大脑》。我跟作者开玩笑,怎么你写什么,什么就成为风口?他如果急功近利一点,可以把ChatGPT写在书名里,但我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微软、谷歌等诸多业内大厂,都在紧急投资在这个领域。这个领域各路英雄都在奔赴,江湖上腥风血雨。最后谁执牛耳,眼下还不好说。一年后,不知还会不会有人在谈ChatGPT。

这本2023年初新出的图书,有超出某个热门现象的视野。它说到了数字时代的记忆与遗忘,但最终却是引申到了一个人精神遗产的家族传承。书中说的第二大脑,是指一个人可以“外挂”的数字大脑,包括数据库,如作者常用的 Logseq。从这本书上看,作者好像从“大数据”的领域里,走到了个人“小数据”和量化生活的领域,更侧重个人成效了。

技术的外挂,会给我们方方面面的能力巨大的推进、增强、拓展。美国的家居公司Lowes和技术公司弗吉尼亚技术合作,发明了一种机器人服装exosuit。工人穿上后,可借力机械臂搬运更重的东西,普通人也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一样,这样也可避开人身伤害,延缓疲惫。

记忆力也是这样。人脑的记忆有限,负荷也有限。技术无限延伸了记忆的职能。如马歇尔·麦克卢汉说的那样,媒体和技术是人的延伸。望远镜延伸了眼睛,汽车延伸了双腿,电灯延伸了日光。而第二大脑则延伸了记忆。

遗忘是我们的一大苦恼。但如作者祖父说的那样:“手勤免脑记。”一些低端的认知职能需要卸载。如今技术发达,博闻强记就不再是牛人的标配了。

人脑外挂的概念并不陌生。《日常事物的设计》中,著名设计专家唐·诺曼(Don Norman)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认知分布论(distributed cognition),认为部分知识要放在人脑里(knowledge in the head), 一些知识要放在外部世界(knowledge in the world)。良好的设计,让人不用去想,也知道下一步怎么做。这就是通过符号所指与能指的优化,将外部世界的知识,变成我们行动的良好指引。这一点我在《过剩时代的学习》一书中也曾介绍过。

从教育角度出发,是不是所有的人脑记忆功能都要卸载?也不尽然。《第二大脑》中说:“如果我们把记忆大面积地外包给互联网,指望什么信息都上网去搜,那既不专业,也不现实,就像读一本书,通篇都是不认识的字,个个都要去查字典,那是读不下去的。”同样,医生做手术,不能指望一切知识都可以外包给人工智能。每一步动作都要问一下智能助理,自己什么基础信息都记不住。这样会把手术台上的病人活活吓死。人脑起码得装载一些基本流程、技能、概念。否则的话,你检索的时候都不知道用什么关键词去查,或是合理的提问应该是什么。也正是如此,“脑机协作”才变得十分重要。有一些东西是必须放入头脑的,包括一些基本的事实和步骤,必须记得滚瓜烂熟。作者认为:所有的人脑,都会在脑机协作的面前失去优势。基于人脑的思考和分析,将无法和脑机协作相提并论。未来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但懂得使用脑机协作的“智能增强人”将淘汰普通人。高层次的、专业化的脑机协作是人类升级的必由之路。

我们也担心:人的记忆被操练少了,都外包给了数字空间,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智力发展?计算机的算力,会不会弱化人的能力?把知识放在数字空间,用调取而非记忆的方式来获得,会不会影响记忆力?作者用骑马做了个比喻:“时常骑马的人,其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许多学者就是这样,因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一条弹簧,常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常受到别人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思考的弹性,食物虽能滋养身体,但吃得过多则反而伤胃乃至全身,我们的精神食物如太多也是无益。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是成反比的。”

记得刚学会开车后,导航还未普及。出门去远一点的地方,我都要去美国汽车协会(AAA),让他们打印行程。他们会打印成一个小册子,我一半靠小册子,一半靠观察与记忆来开车,这样认路也更多一些。有了导航仪后,这一切就不需要了。导航让我们记不住路了。这自然影响了我们大脑的认路能力,让我记不住路。万一哪一天,导航全都失灵了,我们怎么认路?这个杞人忧天的问题,有一个简单的回答。等天上的卫星都被人打了,估计会有更严重的危机摆在我们面前,认不认路或许是最为次要的问题了。

什么是第二大脑?书中说第二大脑是“数字的记忆体”。第二大脑的作用,是辅助人脑,而不是取代。书中用了计算机的比喻,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大脑是内存,而第二大脑是外挂设备。与之相应的内存太满,则运行缓慢,甚至死机。作者建议:“内存可以不大,它只需要承担一小部分记忆功能,而把大部分注意力专注于运算,即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位于第二大脑的外存,理论上可以无限大。”

这个无限大是诱人的。这种外挂和外接,确能提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效能与效率。我发现,很多过去忘记的事,我有时候需要在自己社交媒体、Google Photo上的记录上去找。作者的做法更高超,他勤记日记。而且各种摘录,他记录在logseq这样的平台上。这平台能通过标签,形成一种互文。容易检索、贯通,往往还容易产生新的创意。记日记这个好习惯我过去是有的,后来丢了。经他这么一提醒,我觉得又得拾起来。这是读此书对我的一大改变。而利用一个超强平台来标记、备忘、摘录的习惯,对我也是启发。从写作角度看,这种记录整理的习惯,让作者四十分钟就写好了一篇学校毕业典礼的演讲稿。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他的写作素材收集了很多,用的时候“信手拈来”,倚马可待。他这种习惯和本领,值得我们学习。当然,作者本人熟悉算法和数据挖掘,对于这些在logseq平台这方面的功能用得更驾轻就熟,可能我看到的还只是表层,也就是记忆的层面。作者力争通过第二大脑和人脑的结合,让人成为“智能增强人”,就如同我上面说的穿了机器人背心的Lowes工人。这方面希望其他的懂数据和计算的读者,从中有新的启发。

这种高效,其实源于有心。书中引述卡夫卡的话说:“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过错均从其中衍生,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第二大脑》这本书给我极深的印象,是作者是一个非常有心的人。今天我们很多人在起床前和上床后,漫不经心在刷朋友圈刷短视频。一不小心,一两个小时过去了。白驹过隙的生命,就在我们的指尖,悄无声息地溜走。不容否定,新媒体的内容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但其效率有局限,从效果上看,也往往得不偿失。涂子沛有系统、有规律地做记录和整理,则让碳基的人脑和硅基的第二大脑结合,相互借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从个人成效上看,作者成为畅销书作者绝非偶然,他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记录,勤于整理,勤于思考。顺便说一句,他还非常谦虚,总保持一个虚心学习的姿态与人交往,能不断从他人的交往中得到启迪。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关键要素。有的人和他人交往,总在呱呱呱说自己的经验得失,很少听人去说。子沛良好的倾听技能,也和他在接触信息时的收藏、过滤、整理的习惯一脉相承。

这种记录整理,并不只是帮助我们思考。有时候这种书写,如费曼说的那样,就是思考本身。有的人是通过谈话思考的。有的人是通过写作思考的。不写就陷入不思考的刷屏状态。书中写到,在我们建立第二大脑的过程中,“信息块是通过标签来发生连接和联系的,标签就是第二大脑神经元的突触,它像一个钩子一样,链接起其他信息块,具有同一个标签的信息块将自动归类汇聚,形成一个反射区。”在学习理论里,有个说法就是学习是思维模式(mental schema)的不断复杂、扩张的过程。这种收集整理,就是用外部工具箱,加速思维模式的演进。不是所有人都在接触材料后去反刍。缺乏批判性思考的人,读了很多书,也不能增长见识智慧,徒增负担,如负书之驴。

畅销书作家涂子沛和他的新书《第二大脑》(中译出版社,2023)。 (CFP/图)

书后面写到了家族记忆和精神遗产的传承。从家族传承的角度看,作者认为财富传承没有那么重要,而把精神财富传下去更为重要。曾国藩生前给家族中的人写的书信、留的日记,都是丰富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滋养了曾国藩家族。这个家族后来一直人才辈出,兴旺发达。曾国藩家书,也丰富了其他人的精神生活。文字的传承,是人类对抗集体遗忘的必由之路。所谓家风,也无非是所有这些家族记忆的总和。但愿这本书能启发当代人:与其去忙着修家谱,整理族故,不如更多着重于整理自己的思考与观察,不断优化自己做事做人的风格,在伸手可及的当下,立刻影响家族子弟,这是家族传承更好的方法。

书中我不甚认同的地方,是对积累与整理强调过多。书里希望读者积累并整理个人记录,并希望未来购买存储,把超大的数据,交给子孙后代甚至博物馆。我觉得记忆也需要删繁就简。不然的话,我们会成为有囤积癖的人。我最近做了一件过去会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我整理了自己常用的两个邮箱。一个工作邮箱一个私人邮箱。我按照重要的次序,开始过滤自己的邮件,将不重要的删掉,删到最后,我发觉几乎所有邮件都没我想象的重要。我把几千邮件,删到了20封都不到。删除这些邮件后,丝毫没有后悔。过去好多天了,我也没有为此感到任何困扰。放得太久的文件,原以为有朝一日会用上,事实上有很多已经成了电子垃圾。

这种对数字空间的断舍离,自然也出自不同的价值判断。我们寻找永恒的方式,未必是我们个体的记录和他人对我们的记忆。人生一世,如浮尘,也如泡影,我们需要对抗的未必是遗忘。和记忆同等重要的,是我们的洁身自好,是我们活得有趣,是我们在当下对他人有益多过有害。目标明确向着标杆奔跑的一生,即便最后被遗忘得一干二净,也没什么可惜的。

书中写道,保存一生的记忆,在经济上完全可行的。“假如有一个摄像头,对着一个人永不停歇地记录,那么一天约产生 4吉字节(GB)的数据,100年约产生143太字节(TB)的数据。按照当前的硬盘价格,存储这100年的数据需要约 5 万元。如果再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数据压缩,那么只需要花费 2万元。也就是说,花 2万元能保存一个人完整一生的视频记录。”这两万元很多人都花得起,问题是值得吗?我每次逛车库销售,都感触满满。有的人一生收藏,其中不乏宝贝,传给子孙。子孙在他们尸骨未寒时,就举办车库销售。把他们充满记忆的珍藏,一两块钱给卖掉。剩下的,全捐给救世军旧货店,什么也没有留下。

人需选择什么值得记忆,也要分辨什么需要主动遗忘,主动放弃。老在搜集与收藏,也不见得有多大好处。生活中强光照耀的一瞬,或许都胜过经年累月的记忆。荷兰作家诺特博姆写过一本《万灵节》,书中的阿瑟总是拿着摄影机在记录各种生活的碎片。小说的场景所在地是德国柏林,这是一个充满历史和记忆的地方。可是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像一束强光,点亮了我的生活。在柏林墙倒塌勃兰登堡门重新开启的那天,欢乐的人们在载歌载舞,一位金发女郎,拉着“我”欢快地加入舞蹈的人群。这一夜之后,他们再无见过。“那是一段欢乐时光,因为他没有被其它思想困扰。她热情似火的眼神,活泼欢快的情绪,把所有的记忆都给抹去了。”

南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弗吉尼亚   大脑   人脑   人工智能   外挂   智力   记忆   家族   精神   数字   作者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