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漓江渔翁黄全德:时代的剪影和个人的变迁

□周学泽

2月18日,广西桂林漓江上94岁的黄全德老渔翁去世,众多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并引发网友的怀念,很多网友晒出昔日与黄全德在漓江上的合影。

一叶竹筏一张网,两只鸬鹚一盏灯,老人将漓江的美展示给了无数人。

黄全德,笔者见过,有一年到漓江,下船就看到有游客和他合影。他摇着一叶竹筏,穿麻布衣、戴斗笠,两只鱼鹰伴两边,画面感极强,笔者当时想,如果在报纸上发一副这样的照片,可以把题目定为“改行”。

渔翁本是捕鱼为生,但因为旅游业的发展不捕鱼了;鱼鹰本是捉鱼的,但因为旅游业的发展也不捉鱼了,两者都“改行”成了摄影模特,成了游客留念的背景,成了漓江旅游的一张名片,这是时代的一幅剪影,也是个人生活命运的变迁。

黄全德能成为桂林的一张宣传名片,也不是偶然的。美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把书法称为“线的艺术”,并将之扩大到整个中国艺术。一叶竹筏一张网,两只鸬鹚一盏灯,加上黄全德个人的身形,再配上锥形山和水波,韵味就出来了,这大概是让人过目难忘的原因。

当年笔者去桂林,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点:一是阳朔西街上游客很多,而且很多是外国游客;二是张艺谋导演的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很火,一张门票起步价200元,一场演出下来只门票就不下60万元。

旅游业改变了桂林人的生活状态,黄全德一家生活命运的变迁也得益于旅游。2018年,《广州日报》曾报道过黄全德的故事。黄全德从小在漓江上打渔,后来加入《印象刘三姐》团队,本色出演渔翁角色。2008年,黄全德跟随弟弟黄月创的脚步也加入了渔翁拍摄的行列。

黄全德的下一代也吃上了“旅游饭”,儿子是漓江游船的船长,儿媳妇在民宿工作。老人所居住的兴坪镇渔业居委会一共120户、470人,也基本是“吃旅游饭”。有数据显示,兴坪镇渔业居委如今有10%的居民用自己的房子开民宿、农家乐,有20%的居民到集镇和县城建房开酒店等,有10%的居民在漓江为来自各地的摄影团做“打渔、撒网、渔火表演”的摄影模特,其他的村民在漓江公司或者附近的酒店、饭店工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桂林山水”是生动的诠释。从1978年至今短短40多年中,中国旅游产业经历了从崛起到平稳繁荣发展的过程,一跃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三年来,受疫情影响,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旅游城市、旅游胜地受到冲击,桂林许多旅游从业者因为疫情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1月30日,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2022年度,预计公司营业收入约1.28亿元,同比下降约46%。如今旅游业正在复苏,今年春节期间,《印象·刘三姐》游客总接待量达3.4万人次,总营收约563万元,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八成左右。

个人的生活命运和时代息息相关,旅游业正迎来新的增长,桂林的旅游业正挺过“艰难时刻”。

黄全德老人的渔翁背景造型也给旅游业发展一个启示:旅游景区要让人记住和回味,就得善于把自己的美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点”展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漓江   渔翁   鱼鹰   鸬鹚   竹筏   剪影   疫情   旅游业   印象   游客   时代   旅游   黄全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