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对特别军事行动发表评价的历史启示

首先,俄军这次可能使用类似二战中的大纵深战术,但是这种战术是建立在百万级别大军的基础上。用具体数据来说,从俄罗斯的别尔哥德罗到另一侧的克里米亚,中间的距离有450km,按照二战的经验,一个师的在战线上的防御正面不超过25km。这个数绝对不是估计出来的,而是可以通过数据计算,假设一个师的防御正面是24km,它有三个团,其中一个必须留作预备队,那么一个团的正面就是12KM,以此类推,一个营的正面是6KM,一个连的正面是3KM,一个排的正面是1500m,假设这个排的阵地宽度是100米,那么假设在阵地两端的机枪正好是有效射程700m可以控制的距离。
而且相邻两个阵地之间没有任何交叉火力的覆盖,所以这个数值已经是一个上限值,最好一个师的防御正面要控制在16km左右。
到了二战中后期,一个德国师防御正面达到40km时,基本上防线就跟筛子一样,只能靠后方装甲部队的来回救火来维持。
所以俄军要想构筑一条包围线,就需要18个师的兵力,所以基本上所谓大纵深战术,这种战术是建立在国家总动员,百万大军发起进攻的基础上,不是现在提倡“小而精”的职业化部队所能达成的。
事实证明在美国提供卫星等情报下,进行提倡“小而精”的职业化部队是失败的。
这就牵扯到了现代战争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机动作战和制空权的问题。
在1944年初时,一场德国关于如何部署西线装甲兵的争吵在德军高层展开。
争吵的双方一方是德国西线最高指挥官龙德施泰德,另一方面是负责在滩头迎击登陆的B集团军区指挥官隆美尔。
龙德施泰德认为,装甲师应该按照东线的经验,部署在战场的纵深部位,以便判明对方进攻方向和进攻意图之后,在发起反击。
但是隆美尔认为,由于盟军在空中有绝对优势,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德国装甲师很难进行机动,所以不如直接部署在滩头阵地上。后来的事实证明,隆美尔的预测是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克里米亚   装甲师   制空权   滩头   俄军   西线   德国   纵深   指挥官   阵地   大军   战术   启示   部队   事实   距离   评价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