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钟南山被骂,从守护神到晚节不保,这位老人做了什么?

疫情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后,无数英雄人物立刻做出巨大的贡献去保家卫国,有的人守护在抗疫一线的高风险地区,有的人整体呆在实验室里,再加上普通人的积极配合,这才使得疫情变得不再可怕。

我国对于疫情的态度从最开始的严格封控式管理到后来的常态化管理,这也是在抗疫阶段取得的一定胜利,其中少不了的就是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相互信任。

在整个过程中,很多抗疫英雄被人们深深记住,而在放开对疫情的管控后,年龄达到86岁的钟南山院士却遭到很多人的谩骂,从原来人们心中的守护神形象变成晚节不保,这位老人到底做了什么?

常态化管理后的态度变化

众所周知,疫情于2019年年底开始,直到2022年年底才进入常态化管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钟南山院士带领着团队一直投身于对新冠病毒的研究,以钟院士为代表的封控式管理方法在我国也实施了三年。

在这三年当中,全国各地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合随处可见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对健康码、核酸证明和行程卡的检查更是成为人们的家常便饭。

对于一些感染人数增多的地区划定为病毒传播高风险地区,以往的人间烟火彻底消失,街道上空无一人,整个城市随时都有被强迫按下暂停键的可能。

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被全部打乱,每日进行核酸检测成为人人必做的事情,对于确诊者、密接者以及次密接者进行集体的隔离治疗,每天所需要喷洒的消毒液逐渐增多。

有的人抱怨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还有的人抱怨这三年是最苦的三年,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水平也因此降低,还要承担各种房贷、车贷,即使这样,封控式在我国依然实施了三年。

面对国外很多国家逐渐放开,我国在去年年底也采取了常态化的管理,人员出入不需要任何证明,包括一些确诊者都一视同仁,这无疑会增大病毒的传播频率。

短时间内感染人数飞速增多,发烧、嗓子干咳成为人人都有的普遍症状,面对这种情况,钟南山院士又开始解释到这才是最适合于当今社会发展的规律。

很多人对此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在常态化管理前后,这位年龄高达86岁的院士却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一些之前坚信他所提出的观点的人对此表示非常不满。

而钟南山也从原来大部分人心中的守护神变为晚年不保,这与他态度的转变有着很大的关系,对此我们应该正确的进行了解,无论是怎样的评价,我们的共同目标就是战胜疫情。

这位老人做了什么?

国家采取常态化管理后,钟南山院士出于安慰大众,所以对连花清瘟胶囊这种药物做了简单的说明,在确诊之前适当的服用可以增强自己的免疫力,从而起到降低确诊的概率。

随后却出现了人们大量囤药的现象,药店一夜变空不在是惊奇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又做出的解释:药只是前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而在确诊后几乎是没有药性。

相信很多盲目屯这种药物的人们心态接近崩溃,根据人们普遍出现的症状,最应该购买的药物就是退烧药和治疗嗓子的相关药物,所以布洛芬又变成了人们的目标,“网红药”更是成为这种要的新称号。

通过相关的媒体采访钟南山介绍到,病毒的传播和变异病毒的传播都并不可怕,他的致命率非常低但是传染性却非常强,在听了专家的解释后人们似乎没有很多恐慌。

但是面对一些人因此失去生命的事实却不得不让人们明白这并没有专家说的那么简单,尤其是对于一些之前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应该保持高度的重视。

钟南山一次次的报道,让人们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多数人认为他所报道出来的注意事项侧重点并不可靠,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去多方面的注意才是应该做的。

我们身为中国人在抗疫一线愿意付出,所以一些相关的专家同样对普通人保持着高度的重视,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利的想法,一切也是出于集体的利益。

专家只是根据多方面的分析后做出的报道,对此他们也不能做出百分之百的保证,同时也愿意为国家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我们作为普通人应该正确理解。

对于本篇文章所谈到有关钟南山的内容,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补充?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交流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消毒液   守护神   南山   核酸   常态   疫情   院士   多方面   普通人   药物   对此   态度   病毒   专家   国家   晚节不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