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2023年两会前瞻


2023年两会看点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分别建议/决定将于3月4日和3月5日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增长和政策环境,我们认为在两会期间主要关注以下几大看点:


1)政策基调:稳增长、扩内需。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明确“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在外需可能面临压力的背景下,会议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经济工作重点方向的首项,并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地方两会各省市加权的GDP增长目标为5.6%,重点关注全国两会对2023年增长目标的制定,同时在两会期间,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的表态,尤其是可能的货币供应增长以及财政赤字率目标;也要关注减税降费的力度、促进消费的支持政策以及新老基建领域的可能进展,同时各部门对房地产供给侧和需求的支持政策也较为关键。


2)高质量发展:重点关注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经济和国企改革等议题。1)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在重点产业的产业升级、突破“卡脖子”难题,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将是中国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2)数字经济: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工信部等多部门也联合出台指导意见,我们认为数字经济也可能成为两会期间关注的重点之一。3)国企改革新动向: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胜利收官,今年两会期间可以重点关注后续建设方向。4)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5)推进教育公平、医疗、乡村振兴、消费升级、收入分配等相关议题。6)能源、粮食和产业链安全的相关政策支持。7)对外开放: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要求下,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必由之路,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大市场准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议题值得关注。8)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9)资本市场改革:全面注册制改革行进之中,关注相关领域的制度建设。10)防风险: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可能,尤其关注房地产、金融产业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


3)中国式现代化相关领域建设。二十大报告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如科技创新、安全、绿色发展、对外开放和民生等问题可能是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方向。


4)两会期间可能安排及重要事项:如政府工作报告、答记者问环节、两会期间各部委(如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央行、证监会等)对相应领域政策改革方向的具体表述,等等。


资本市场在两会前后的整体表现或相对平稳,重点关注政策预期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从2000年至今的两会前后及期间表现来看,A股和港股在两会前后往往有相对不错的表现。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在2月初的点评和报告中认为经历前期3个月左右的反弹后,A股市场整体累计涨幅不低,宏观环境结合估值和交易层面的边际变化,可能短期影响市场表现,“行稳方能致远”。往未来看,我们认为近期市场趋势反映前期政策预期和经济活动改善驱动行情修复后,投资者开始更注重未来经济修复的高度,且时点临近两会,对后续政策的关注度有望提升,在此背景下结合前期估值水平的回升,继续维持我们2月初对市场整体趋势的判断,A股整体震荡波动的趋势可能仍将延续一段时间,两会期间市场表现或相对平稳。


重点关注高质量发展、扩内需等主线下的结构性机会。我们认为两会期间可以重点关注扩大内需、产业链安全热点议题,关注相关政策边际变化可能带来的产业提振预期。配置上,随着疫情影响持续减弱,我们建议短期继续关注经济修复主线,如泛消费板块;部分有望受益产业政策支持的细分成长领域也值得关注,成长风格和中小市值在新产业趋势和积极政策的环境下,可能仍有较好表现;中期仍然根据景气程度以及产业政策支持方向来把握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主线。


图表1:2023年地方两会计划的GDP目标与2022年地方两会计划GDP增速目标对比

资料来源:地方政府官网,地方统计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2022两会期间的重要事项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人民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2013两会期间的重要事项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人民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2022年两会期间各部委观点不完全整理

资料来源:发改委,财政部,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住建部,国资委,工信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各部委2023年部分工作任务重点

资料来源:发改委,财政部,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住建部,国资委,工信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6:各部委部分重要文件或会议重点

资料来源:发改委,财政部,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住建部,国资委,工信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8:两会前后市场表现:A股和港股在两会前后往往有相对不错的表现,但今年两会前后市场表现可能相对平稳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9:2000年至今上证综指在两会前后一个月均表现较好,恒生国企指数在两会后一个月表现较好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0:2000年至今上证综指在两会前后涨多跌少(上)和上证综指在两会期间互有涨跌(下)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1:创业板在两会前表现通常较好,但两会之后多表现平淡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2:2000年至今恒生国企指数在两会后表现较好(上)和恒生国企指数在两会期间各有涨跌(下)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3年2月19日已经发布的《2023年两会前瞻》

李求索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13070004 SFC CE Ref:BDO991

黄凯松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70010 SFC CE Ref:BRQ876

王汉锋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13080002 SFC CE Ref:AND454


法律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中金公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仅面向中金公司中国内地客户,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中金公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金公司的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中金研究网站(http://research.cicc.com)所载完整报告。

本资料较之中金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或价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金公司可能与本资料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订阅者应当考虑到中金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资料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与本资料相关的披露信息请访http://research.cicc.com/disclosure_cn,亦可参见近期已发布的关于相关公司的具体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是由中金公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中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两会   图表   公众   观点   来源   意见   政策   报告   资料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