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带“堡”的地方与急递铺

抚顺的一些‬老地方‬比如‬‬榆林堡‬、千金堡‬、将军堡‬等,地名‬里‬都带‬个‬堡字‬‬,它们‬有什么‬来历‬吗‬?

堡是个多音字‬,主要‬有三种‬含义‬‬。读‬bǎo‬的时候指的是‬古代‬军事‬防御‬建筑‬,比如‬城‬堡‬。读‬‬的时候‬一般‬通‬铺‬字‬,多指‬‬驿站‬,比如‬三十里铺‬。读‬‬的时候‬是‬指‬有‬城墙‬的村庄‬,也是‬起‬防守‬作用‬的‬,常用于‬地名‬,比如‬陕北‬的‬瓦窑堡‬。

古代辽东地图

根据‬字义‬判断‬,‬首先排除‬‬‬抚顺‬那些“‬堡‬‬”是古代‬‬军事‬城堡‬的可能‬,因为‬抚顺‬只有‬马郡单‬、散羊‬峪‬等‬四个‬与‬军事‬有关‬的‬边堡‬。

‬它们‬也‬不是驿站‬,驿站‬在古代‬是用于‬运送‬文件‬官吏‬及‬迎送‬来宾‬的‬场所‬,运营‬成本‬高‬数量‬少‬。清代‬‬从‬盛京‬(今‬沈阳‬)到‬兴京‬(今‬新宾‬),抚顺境内只有噶布垓‬萨尔浒、木奇‬三个驿站。

其实,堡在读的时候除了驿站,还存在别的说法,那就是一种与驿站相关的古代递铺机构,叫急递铺。

古代《驿使图》画像砖

抚顺历史学者赵广庆撰写的《抚顺古道研究》一文‬提到急递铺‬,‬明代‬十里一铺,每铺设铺司一人,铺兵四五人,不分昼夜传递紧急文书。


急递铺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时期的急脚递,它以超快的速度将军事公文紧急传送边关,后来发展成更快的金字牌。当年在前线抗金的岳飞接到命令退兵的12道金牌,据说就是这种金字牌。

元代始称急递铺,并进一步完善。明清则一脉相承,直至清末被近代邮政所取代。

古代驿站

在明代的驿站、速运所和急递铺三大驿传体系中,急递铺的覆盖更广,应用更灵活,所以更具重要性。传送公文时,特别紧急的通过驿站骑马送达,不太急的由急递铺人力步行。

铺兵都是经过挑选的精壮健足之人,他们装束特别,腰系铃襻,手持长矛,路遇行人必须让路。

下一铺听到铃声赶紧迎接,并即刻派人继续传递,很像一场紧张激烈的接力赛。

铺兵佩戴的铃襻

接到文书的铺兵要立即启程‬,三百里内必须在一昼夜内赶到,三百里外则按照目的地行进,直至下一个急递铺。


最近‬热映‬的‬‬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就‬有‬铺兵在路上‬疾行的场景‬。

《显微镜下的大明》剧照

如此看来,急递铺有些‬‬像‬现代的特快专递。铺兵则是妥妥的快递员,是真正的神行太保。


抚顺境内的石家堡、千金堡、杨柏堡、会安堡等老地方都有堡字,而且也都通铺字。

它们处在交通干道上,可以组成跨越浑河的传递线路,周边还有将军堡、榆林堡、英守堡、台山堡、刘山堡等地方,仿佛就是抚顺境内的驿传网络。

抚顺老地图

看来抚顺那些“堡”在古代很可能就是急递铺,后来演变成村庄。当然,由于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目前只能说疑似急递铺。

因为堡字的读音比较混乱,加上地方口音等因素,有时候音义并不完全相符。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移民来抚顺的一些朝鲜人在抚顺城南门外到永安桥之间落户,就叫永安堡。

永安堡和军事无任何关联,也不是驿站急递铺之类的地方,就是普通的小村子,所以叫堡的地方也存在其它可能。

千金堡

那么,抚顺那些名字里带“堡”的老地方,究竟是古代的急递铺,或者是普通的村庄?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

(本文由穿越老抚顺原创,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抚顺   榆林   永安   大明   地方   村庄   千金   驿站   古代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