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讽刺社会到讽刺普通人!我们究竟为何怀念以前的春晚小品?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过去的一年已经杀青 未来的日子都是崭新


春晚小品即将更新 ,此刻我只想说一句:

早期的春晚小品不但能造梗 ,甚至还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而近几年的春晚小品非但没能成为回忆,甚至还引来争议。

从反映社会民情到强行煽情 ,甚至以嘲笑单身为乐。 春晚小品为何从文化符号,到万人吐槽?


01


从前的春晚在告诉你婚恋自由, 但现在的春晚却告诉你单身是狗

像是2021的春晚小品就在年夜饭上告诉你 :到了年纪不结婚,过年也不配开心。


而早在33年前的春晚 小品《相亲》便触及了婚恋话题,态度可比现在要开放。

本山大叔饰演的徐老蔫,和黄晓娟饰演的马丫原本是老同学 ,他们的儿女以代替相亲为由撮合两人。两人余情未了,但却又怕引人非议,但当时的台词是这么说的:

02


以前的小品演员打扮朴素,台上演的是技术、观众看的是艺术。

现在的表演者有不少是明星 这演技却看着有点揪心 台词也写得有点扎心。

同样是拿外表开玩笑,1996年的《过河》,就显得非常走心。

阎淑萍因为潘长江的外表和科技工作者的形象不符,一直不相信他的身份,直到潘长江一次次的解释,才证实眼前的这位就是她暗暗崇拜的高峰。而小品的最后,阎淑萍并没有因为潘长江没有英俊的外表而失望,相反,还因为他的才华而和他走到一起。

但现在的春晚对于外貌的玩笑却是这样的:


03


从前的春晚小品只为了让你高兴,现在却在强行煽情,恨不得让你在过年夜感激涕零。


就拿吃面条来说:虽然谈不上传递正能量,也没有反映什么社会民情。但凭借好剧本和演员们出色的表演,就足以把人逗乐,成为经典。

在如《卖拐》就在没有脱离小品本质的情况下,诠释了奸商的本质,既好笑又写实。

再看2021年的《阳台》反映的是居家隔离期间的小区生活 ,但全程几乎无笑点。

就这一段让人尴尬的放盐居然持续了1分钟 让人分不清这属于舞台剧还是小品 ?


无笑点也就算了,可就连煽情有时都会破坏心情。像是《休息区的故事 》讲的是疫情下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但却因为一句对女性医护人员的台词而引起了网民的猛烈抨击。

04


以前小品演员业务在线,没有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甚至连表演都愿意走到观众之间。剧本情节紧凑 、笑点密集,又能反映和讽刺现实,或者让观众从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小品的本质就是喜剧,你非得在喜剧的结尾加上一个升华和感动,只会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苦痛。

80年代开篇,陈佩斯拿着空碗吃面条,可以吃在津津有味。

他没有朱时茂的颜值,只能做配角,但两位演员都成了小品界的主角

赵丽蓉老师念不好司马光砸缸,碰上狡猾的老板巩汉林后,不识字的他却能铿锵有力的写下货真价实四个大字。

当年的黄宏除了会喝酒, 还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吐鲁番,而潘长江还在给郭昶讲演戏。

范伟一开始还活蹦乱跳的跟着本山大叔扯蛋,在本山大叔的忽悠之下 ,他拄过拐杖、坐上轮椅、 躺完担架后, 终于成就经典。

90年代改革春风吹满地 ,齐心合力跨世纪, 而本山大叔却对宋丹丹说:

春晚的小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 ,是因为小品不仅仅意味着笑点 ,还代表着团圆。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 、没有视频电话 ,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 ,看的是热闹的春晚, 聊的是家长里短 。小品里的一个槽点,可以让你一整年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可是接下来的故事却变了 虽然高铁通了,微信方便了 但微信里的几句问候。渐变老” 。我们想念的不仅仅是小品演员 ,还有往日和家人共度的岁岁年年。

多少次离家,其实都是旅途。只有回家才是归宿,外面的世界在等你起航,但家,永远是你最自由的港湾。


今年,你回家了吗? 我可以不聊了,我放学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小品   民情   大叔   普通人   台词   本质   外表   观众   演员   年代   社会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