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计算,助力人机关系良性建构 - 社会科学报

情感计算研究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基于情感计算的赋能领域日益广泛。但是,面向情景化实际应用场景,现阶段情感计算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经得起伦理考量的新兴技术,才真正有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


原文 :《情感计算助力人机关系良性建构》

作者 | 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 于雪

图片 | 网络


1997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罗莎琳德·皮卡德(Rosalind Picard)在其《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一书中,将情感计算定义为针对人的外在表现,能够进行测量和分析,并能对情感施加影响的计算。自此,情感计算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显示,以“多模态情感计算”为核心的相关研究热度指数位列前10名。情感计算技术通过对情感的感知、识别、分析、反馈等流程,实现对情感的数字化重构,从而使机器的设计更加人性化。因此,情感计算对于人机关系的良性建构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情感计算有助于矫正人机之间的错位关系。自大机器生产以来,人与机器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工具的机器反过来制约人,马克思将其称之为机器对人的异化。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尽管机器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但是智能机器仍然存在着对人的异化影响,有时会表现为一种错位的关系。在情感方面,机器可能由于无法识别或分析人的情感需求而表现出对人的情感的技术压制。情感计算通过使机器具有一定的情感能力以感知、识别、适应人的情感,从而建构一种和谐的人机合作关系。


第二,情感计算有助于调节人机之间的疏远关系。一直以来,作为器物的机器都是以一种冷冰冰的状态示人,因而人对机器存在着一定的“陌生感”。尽管,拟人化机器的设计和应用一直贯穿在机器的历史中,但是往往过于逼真的拟人化机器反而会使人更加的担忧和恐惧(如恐怖谷效应所言)。情感计算有助于调节这种人机之间的疏远关系,通过赋予机器情感识别和情感适应的能力,使机器更好地“理解”人的情感需求从而作出反馈,这会增加人对机器的信任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机之间的疏远关系。



第三,情感计算有助于增强人机之间的互动关系。人机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未来人机关系的旨归。情感计算可以提升人机之间的情感互动水平,具有类人情感的智能机器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满足不同用户的情感需求,使人机之间的情感交互更加顺滑和灵动。当前的情感计算已被应用于教育培训、生命健康、商业服务、工业制造、科技传媒、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从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提升人机互动中的幸福感和舒适度。总体看来,情感计算旨在提升机器的“人性化”特征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使人机互动更有“温度”和“深度”。

尽管情感计算推动了情感智能的迭代升级以及在数字经济驱动下的产业变革,对开启智能化、数字化时代具有重大价值。但是,在情感计算的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对当下和未来的人机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应当仔细甄别和妥善处理。


第一,情感计算可能引发机器对人的欺骗问题。情感计算的目的不仅包括识别、分析、适应人的情感,而且包括模拟人的情感发生机制,从而使人与机器产生情感交流和互动。特别是,一些人形机器人也被设想应当具有类人的情感表达,这更有可能造成对人的情感欺骗。智能机器所呈现出的情感可能被认为是“真实的”情感,人也会因此付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等发现“真相”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好比在电影《她》(Her)中,男主人公对电话中的“她”产生了爱情,后来发现这个电脑操作程序不仅跟自己“谈恋爱”,而且同时与8316位用户中的641位产生了爱情,在男主人公发现这一“真相”时,深深地感到被欺骗了。


第二,情感计算可能引发机器对人的替代问题。按照情感计算的发展目标,将设计出一系列具有“人性化”特征,甚至是“人格化”特征的情感机器。这些情感机器将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场景中代替人的作用,例如具有情感功能的陪伴机器人,可以代替父母陪伴儿童或者代替子女陪伴老人。情感机器的陪伴功能有可能引发替代问题,原本应该是父母或者子女的家庭关怀被机器所替代,这有可能使老人或者儿童对机器产生过度的依赖和寄托,进而影响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


第三,情感计算还可能带来机器对人的威胁问题。在诸多的科幻电影中,机器一旦有了情感或者意识,就会对人类造成威胁,这就引发了人们关于是否应该赋予机器情感功能的争议。争议中表示担忧的一方更多地是从情感机器可能引发的伤害出发的,具有情感功能的机器可能会对人的身份认同、情感诉求、自我尊严等深层次价值带来长远危害。



当然,从科幻文学的视角去看,情感计算的潜在危害具有一定的夸大或幻想的成分。但是,情感计算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在伦理上的考虑应是周全的,我们要审慎地评估其伦理风险并做好预防措施。只有经得起伦理考量的新兴技术,才真正有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41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视域 | 情感计算引领人机交互模式变革

“情感计算”展现强大应用潜力 | 社会科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人机   社会科学   关系   情感   互动关系   助力   伦理   机器   功能   智能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