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30亿,足协主席陈戌源被抓后,足协又出奇葩通知

近日,足协主席陈戌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纪委带走调查。

纪委同志每查处一个贪官,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老百姓都会欢呼雀跃,可这次足坛反腐,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中国足球的天,还没看到一丁点曙光。

中国足球已病入膏肓,恐怕不是抓一个陈戌源就能根治的。

正当痛心疾首之时,看到足协一份公告,发现了中国足球的症结所在。

公告要求,俱乐部必须承诺认真参加亚足联、足协杯、超级杯等比赛。

我就纳闷,竞技体育不就得拼尽全力、赢下比赛、拿下奖金,怎么来到中国就变了味,敢情还要视对手情况、比赛性质而决定是否要上主力?

踢足球在中国变成了“人情世故”,变成了一种社交手段!

就是在“足球社交”的大环境下,中国足球出现了很多怪诞、令人啼笑皆非之事,在此简单列举两项。

归化球员

归化优秀球员,为国家队效力,是国际上很多国家普遍的做法,前几年我们也效仿起来。

实施起来就发现,归化球员变了味,以恒大归化为例。

恒大归化了艾克森、高拉特、阿兰、洛国富、费南多、蒋光太等6名球员,共支付转会费、安家费等费用8.7亿元。

也就是说,归化1名球员,平均需要花费超过1.5亿元。

难道中国户口就这样不值钱吗?

“乞求”他们放弃原籍,加入中国籍,就这么难吗?

这也就“行政干预”的中国足协和“举债万亿”的恒大才能干出来的事吧。

荒谬的是,高价归化的球员,在时任国家队主教练李铁麾下,却只能担当替补,有些人甚至无法登场。

莫非本土球员的实力已经比归化球员强大了吗?

那为何还要高价归化球员?

U23球员政策

2017年,足协推出“U23球员”政策,要求每支球队每场比赛必须安排1名23岁以下球员上场比赛。

一时间,年轻球员成了香饽饽,稍微具备主力实力的年轻球员,身价动不动就几千万,年薪动不动就几百万。

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年轻球员哪还有心思出国留洋,增长球技。

与其在球场苦练,不如陪领导、高管“闷一杯”。

竞技体育,能者居之,我们的年轻球员23岁了还是“保护动物”,而梅西在19岁时就已经在世界杯上攻城拔寨了。

梅西如果生在中国,可能早就被迫去电子厂谋生了吧。

市场化运营

中国足球种种荒诞事,症结在于市场化不足。

所谓市场化,就是“有钱赚”。

俱乐部投入资本,目的是赚钱,而不是做慈善。

像恒大归化6名球员花了8.7亿元,得猴年马月才能收回成本吧。

球队用成绩说话,靠门票、转播费、文化开发等收入养活自己,而不是通过大股东注资输血。

球员则从青训走出来,靠实力踢上主力。

我国青训体系一直饱受诟病,说什么得花费几百万才能入读足球学校,才能踢上主力。

这不是瞎扯淡吗?

欧日足球的发展,告诉我们,足球产业化、资本化大有可为。

而我们的足球,还在用行政干预的手段来管理,相当于用我们的老百姓的钱来搞足球,而且还搞得一地鸡毛。

作为老百姓,你觉得心疼吗?

陈戌源倒了,一连好几任足协主席都倒了,中国足球重建之路,何时才能现曙光?

大家觉得下任足协主席还会倒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足协   曙光   球员   奇葩   症结   中国足球   中国   老百姓   主力   主席   年轻   通知   足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