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chatGPT打卡咸宁小众古村,各个人少景美!

打开社交软件,你可能会发现

ChatGPT 成了当下流行的热门关键词

作为一款聊天机器人程序

却词汇丰富,知识存储广博

/

假如让ChatGPT来为咸宁

写一篇小众乡村出游攻略

看看又会遇见怎样的好风景呢?

咸安·刘家桥村

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村

说起刘家桥村,大多数人印象里都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跨越环村而过的白泉河,另一重的优美沉静历史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这里是是汉皇刘邦同父异母弟弟刘交的第60代后裔刘伯常迁居于此后 、建筑繁衍而成的古民居群,已聚族居住4个世纪,被誉为“楚天民俗第一村”。

历史上刘家桥村便过着以农耕为主的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书香门第众多,民风淳朴,风采独特。至今村里还存留许多明清古庄园建筑。

刘家桥古民居多为两层阁楼建筑,一进几层,石凳、石沟、石天井。堂屋高大,巨梁横跨,雕梁画栋。房房相连,房厢相接,廊道相通,楼道深巷迂回曲折,可谓是“行至幽厢疑抵壁,推门又见一重庭”。

中门后庭上,仍然悬挂着名人所提的匾额。岁月风尘拂过,屋梁都熏染得漆黑,只留下牌匾上几近模糊的字迹,诉说着往昔家族的繁盛。

几株古柳掩映,清悠悠一脉白泉反照,有道不尽的诗情画意。正如廊桥上一幅对联所云:“水秀山青古道萦纡墨第,峰回路转小桥飞跨刘家桥。

丰厚的楚南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观光,导演们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先后有《汀泗桥之战》、《汉正街人》、《守望家园》、《桂花嫂》等剧到这里拍摄外景。

赤壁·羊楼洞村

咸宁市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

连绵山势下,羊楼洞村静谧坐落于此,这里是湘鄂交界要冲,是“松峰茶”和“洞茶”原产地,是湖北老青茶的发源地和“世界茶业第一古镇”,素有“中国砖茶之乡”的美称。

2200米长的古街整体保存完好,街道路面采用硬质的青石板铺设而成,历代运茶的“鸡公车”将石板碾成寸余深槽。

沿路走来,村中大部分的商业店铺都集中分布在这段街道上,两侧的店铺仍然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格,木板拼接而成的大门,竹篾编织的灯笼,仿佛瞬间又回到那个茶商兴隆,昼夜不息的时代。

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的基础上稍加改造,特色餐厅、照相馆、古戏台纷纷涌现出来,现代休闲与乡村古朴在这里达成了完美的融合。

参观雷家大院,马头翘角的古宅内雕梁画栋,内部设有茶文化展示区,储存了大量19世纪70年代英商、俄商用玻璃镜片照相机留存下来的珍贵照片,晚间还可以在此住宿,欣赏到传统的古建筑之美,体验这里古香古色的生活韵味。

通城·药姑山古瑶村

咸宁市通城县大坪乡内冲村

瑶望千年,只为等你。药姑山下的古瑶村是山水间清润的明珠一颗,独特的民族风情保留至今,不仅是昔日千家峒的主要寨落之一,更是如今湖北唯一的特色瑶族村寨。

问津亭边游湿地生态公园,走木质栈道玩特色喊泉,秀丽唯美的风光独得自然的偏爱,还有二期景区瑶乡药谷,百草园、当归桥、东璧听溪、鹰嘴岩驿站、牵手桥、古瑶梯地、观景台等景点如梦似幻,使人目不暇接。

古井、神台、梯地、石墓、石庙、石柱等瑶族历史遗迹依稀残存,一砖一石,沉淀着瑶族先民浓厚的文化气息。

古瑶文化陈列馆里,蜡像栩栩如生的再现了瑶族人耕织的生活场景,了解瑶民的服饰穿着,民风民俗,增进对古瑶文化的了解。

崇阳·茅井村

咸宁市崇阳县天城镇茅井村

崇阳古八景“葛洪炼丹”的葛仙山脚下,葛仙泉静静绕着茅井村缓缓流淌。清代中晚期修建的古桥,200多年的古树,还有古泉、古井、古洞、古禅、古庙、古驿道、古龙头、古石板,成就了茅井村“十古仙村”之名。

水湾勾勒出田园,烟飘散在农家的屋顶,农作的号子声悠远的传来,茅井村在朦胧的薄雾中变得逐渐清晰。

摄/沈小龙

这座石块垒积的古桥可以说是镜头里的常客,依绿树溪泉为点缀,是出片率极高的打卡点。

摄/沈小龙

没有浓郁的商业气息,只有青山绿水、白墙灰瓦,巷道纵横,袅袅炊烟,闻到的都是人间烟火的味道,治愈了你的疲倦、填补记忆里的乡愁。

崇阳·回头岭村

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

寻回头古村,品千年古韵。

这个小村庄里,完好地保存了500多处明清古民居,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2014年就被纳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虎头冲曾家古民居群建于清代同治四年,占地万余平方米,清一色的青砖墙体和黑色布瓦,硬山式的屋顶耸立着突出的马头墙,特高的外墙上安装着雕刻精细的石窗,醒目的黑白檐灰百余年色泽不褪。大门高大空旷,堂屋雕梁画柱,民居规模宏大,颇有气势。

不止山川秀美,回头岭村更是人杰地灵,这里是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王世杰故居所在地,民居坐南朝北,一进三重,共有大小房屋二十余间,对于研究鄂南传统民居也有较高价值。

通山·宝石村

咸宁市通山县闯王镇宝石村

一条蜿蜒的小河从九宫山上潺潺流下,恰将一村划成南北两岸。因铺满河床的鹅卵石若宝石般润泽,这河便被称为“宝石河”,这村则被名为“宝石村”。

明清时,村民就地取材,将这“宝石”铺路筑墙、修屋造堰,成就了今天“楚天第一古民居群”的称号。

明清民居建筑风格上融合南北,连贯东西,而又自成一体,建筑技艺上独特精湛,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题材广泛,构图新颖,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堪称明清时期汉族民居建筑奇葩,令人神往。

为了采光、集雨、通风,古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墙角下装饰着雕刻精美的花草、人物石雕,一重天井一重厅,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如今旧村原貌未变,一幢建筑、一块青石板,或许都会告诉你一段故事。一方池塘,一块石砖,都是过往历史的见证。

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看似万能

但实际上,还有许多细节没有完全列举出来

认识咸宁,你还得亲自来瞧瞧

在留言区说说记忆里的小众村落

再一起出发,亲身探寻美景吧!

来源:楚游攻略、咸宁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崇阳县   崇阳   咸宁市   瑶族   楚天   小众   天井   民居   明清   特色   建筑   咸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