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豸山,正义之山


沈子友(心系远山)

冠豸山——名山之旅(99)

冠豸(zhai)山,地处闽西连城县之东1.5公里处,海拔661米,因主峰形似一顶古代法官戴的獬豸冠而得名。其山势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拖势自远,集山、水、岩、洞、泉、寺、园诸神秀于一身,雄奇、清丽、幽深,与武夷山同属丹霞地貌,被誉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进入景区,正是雨后天未晴之时,四周如云似雾,在一片朦胧中前行。

不远处有一“清气亭”,为国学大师饶宗颐手书。亭边立一石碑,上有项南同志手书: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由此可见,此亭此碑皆出自明代诗画家王冕《墨梅诗》,以喻项南同志的人格风范。

由此至山中验票处大约1000多米,还有纪念项南同志的诗碑、生平介绍等3处,足见这位生于此地的前中共中央委员、福建省委书记在家乡人们心中的位置。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在人间

山中验票处在一陡峭的拐弯处,之后路也变得陡峭起来,直至险关要隘老山门。从介绍看,太平天国时,这里曾发生过一次血战,前面有“圣旨碑”,褒奖此役中的有功人员。

圣旨碑

经过一段“云栈”之后,上山的路缓了下来,迎面一巨大倾斜的悬崖峭壁,上面有众多石刻,其中“上游第一观”、“冠豸”等,都出自明清时期的名人之手。

行至东山草堂时,道路一分为二。在一热心的老年妇女的指引下,我先沿一条小路左行,过“曲径通幽”处,至灵芝寺。寺背后的灵芝峰一柱擎天。又在一老年妇女的指引下,我来到寺后峰前,看到了很多摩崖石刻。

灵芝寺,处在烟雨朦胧之中,是一处经典的文化景观。要不是以上两位老年妇女的指引,我很可能就错过了。

再从灵芝峰返回至东山草堂,往右行便是著名的“一线天”了。

进入其中,最窄处2一5米,最高处50一160米,中间过一山门,又沿石阶上行,共约280余米,方出深谷。这“一线”,就是灵芝峰与五老峰的分界线。


出一线天,下行一段到谷底交岔路口,迎面又一山峰,上书“人长寿”三个大字,顺着大字方向上行,到一孤峰之上的“长寿亭”。举目四望,风光无限。向左看,有“鲤鱼背”、“鳄鱼上山”,群峰叠翠,直达云霄。前右方则为一开阔的峡谷,内有一石突兀,被称为“生命之根”,峡谷的尽头,原野河流,一览无余。

人长寿

生命之根

生命之门

回来的路上,又看到了很多上山时未及细看的景点,更加感到冠豸山不只是一座自然风光之山,还是一座丰厚的历史文化之山。这里仅历代书院就有4所,其中有宋代的叔侄进士。还有客家文化、华侨文化,也都有具体的体现。

獬豸山,更是一座正义之山。獬豸,又称豸,相传为独角神兽。秉性公正,善辩曲直。战国时期楚王 “象其形”以制冠。中国最早的法制图腾即源于斯。獬豸山因其主峰形似而得名,而以此冠名,是民意要求公平正义的反映。

2017.12.14游览

2022.2.15 整理

作者简介: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莒县人,1970年11月入伍,1984年1月军转工,中铁十四局退休。

编辑:李勋修/尤宝清/吴军《青烟威文学》编辑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连城县   东山   长寿   主峰   圣旨   山门   草堂   陡峭   灵芝   正义   老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