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新加坡:盟军对新加坡的狂轰滥炸,为何会受到新加坡人欢呼?

|史这样滴

编辑|史这样滴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个国家结成了联盟(以下简称盟军),向其他国家发动了进攻,也正是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进攻,导致二战一直持续了许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还曾占领过新加坡,一直在扩大占领面积的日军让盟军感受到了威胁,最终,盟军选择了向新加坡发起进攻,展开了轰炸行动。

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盟军轰炸新加坡的具体情况。

轰炸新加坡(1944-1945)

轰炸新加坡(1944-1945)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空军进行的一次军事行动。美国陆军航空队(USAF)远程轰炸机部队在1944年11月至1945年3月期间对日本占领的新加坡进行了11次空袭。

这些空袭的目标大多是该岛的海军基地和船坞设施,并在附近水域进行了布雷任务。在美国轰炸机被重新部署后,英国皇家空军承担了在新加坡附近布雷的责任,这些行动一直持续到1945年5月24日。

在实施轰炸新加坡的行动后,对于新加坡有着怎样的影响?

这些空袭的结果好坏参半。虽然对新加坡重要的海军基地和商业港口造成了重大损失,但对这些目标的一些袭击并不成功,对新加坡附近岛屿上的石油储存设施的其他袭击也没有效果。

排雷行动扰乱了日本在新加坡地区的航运,导致三艘船只的损失和另外十艘船只的损坏,但并不是决定性的。

盟军的空袭成功地提高了新加坡平民的士气,他们认为空袭标志着该城市即将获得解放。轰炸造成的平民伤亡总人数不多,但在对军事设施的袭击中,有民工被杀;一次袭击使数百人无家可归。

背景介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英国扩大了位于新加坡北岸三巴旺的新加坡海军基地,作为阻止日本在该地区扩张的计划的一部分。

由此产生的设施是大英帝国最重要的设施之一,包括大型乔治六世国王装卸船坞和海军部第九号浮动干船坞。

然而,分配给马来亚和新加坡的英联邦部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几个月里迅速被击败,该岛于1942年2月15日向日本人投降。在马来亚战役和随后在该岛的战斗中,新加坡多次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这些空袭造成许多平民死亡。

新加坡海军基地在1941年和1942年的战斗中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害,并成为日本帝国海军在日本本土岛屿之外最重要的设施。

与英国统治时期的情况一样,许多当地招募的平民在基地工作,尽管日本海军对他们实行严厉的纪律,包括对小错物进行殴打,以及对偷窃和泄露信息进行监禁或处决。

1944年2月至4月间,日本第二舰队和第三舰队从太平洋中部转移到新加坡和附近的林加群岛,以便更接近其燃料油来源。这两支舰队构成了IJN的主体,并操作着其剩余的大部分战舰和航空母舰。

分配给新加坡防御的部队并不强大。1945年初,日本对该岛的防空部队只包括两个装备有自动大炮的陆军连,一些IJN的防空部队,以及少量的战斗机。

一些高射炮由马来辅助人员操作。由于陆军和海军之间缺乏协调,高射炮的火控设备短缺,以及没有火控雷达或拦截气球,使本来就不充分的防空力量的有效性受到阻碍。对夜袭的防御尤其薄弱,因为新加坡附近没有驻扎夜间战斗机,高射炮和探照灯部队之间的协调也不好。

1944年6月,美国空军第二十轰炸机司令部开始使用B-29 "超级堡垒 "重型轰炸机从印度东北部的哈拉格普尔附近的空军基地进行作战行动。


虽然该司令部的主要任务是攻击日本本土的工业目标,但其大约50%的任务是为了支持盟军在太平洋的其他行动。美国空军司令亨利-H-阿诺德将军,而不是在印度和中国的盟军战区指挥官。

1944年10月底,日本在莱特湾战役中失败后,IJN的残余力量被集中到两组舰艇中。10月27日,阿诺德向勒梅建议,日本在莱特湾的失败可能增加了新加坡海军设施的重要性,并询问XX轰炸机司令部是否可以攻击该岛的目标。

关于新加坡的最新情报很少,10月30日,一架摄影侦察机B-29首次飞越新加坡,并拍下了该岛的良好照片。尽管取得了这一成功,勒梅的参谋部认为,对新加坡的日间攻击--这需要从哈拉格普尔往返4000英里--不可能成功。无论如何,阿诺德命令XX轰炸机司令部攻击新加坡。

突袭

对新加坡的第一次空袭发生在1944年11月5日。XX轰炸机司令部从他们在哈拉格普尔周围的基地派出76架B-29飞机。

由于距离目标极远,每架飞机只装备了两枚1000磅的炸弹;飞行员还被要求从20,000英尺的低空进行轰炸,并保持松散队形。这次空袭的主要目标是乔治六世国王码头,苏门答腊岛北部的彭加兰布兰丹炼油厂被指定为第二目标。

第一批B-29战斗机于6点44分抵达新加坡海军基地上空。轰炸非常精确,领头的飞机将一枚炸弹投到了码头沉箱门的50英尺以内。

第三架B-29的炸弹落在附近,其他飞机也直接命中了码头,使其在三个月内无法使用。降落在乔治六世国王停尸房内和附近的炸弹也损坏了当时正在其中维修的465英尺的货船。

码头内和周围的许多平民工人无法逃脱而被杀害。袭击者还对海军基地的其他设施造成了破坏。总的来说,53架超级堡垒轰炸了新加坡海军基地,而7架攻击了彭加兰布兰登炼油厂。很少有日本高射炮或飞机向突袭者开火,但有两架B-29在事故中损失。

这次突袭是到那时为止最长的白天轰炸行动。袭击之后,日本士兵谋杀了一群受伤的印度尼西亚工人。乔治六世国王挖泥船坞的损坏意味着它不能被用来修理在莱特湾战役中受损的日本战舰。

后来的轰炸行动

对新加坡的下一次空袭发生在1945年1月。在收到关于在菲律宾战役中受损的日本战舰正在新加坡进行维修的报告后,一支由47架超级堡垒飞机组成的部队从印度出发,袭击了位于该岛南海岸的海军部第九浮动码头以及国王码头。

这些飞机于1月10日午夜左右起飞,并于1月11日8:20开始抵达新加坡上空。只有27架攻击机击中了码头,由于柔佛海峡上日本军舰的猛烈防空火力,轰炸机没有造成任何损失。其他飞机轰炸了马来亚的槟榔屿、缅甸的默吉岛和几个机会目标,一般都没有成功。在这次行动中损失了两架B-29轰炸机。

1945年1月,XX轰炸机司令部开始准备重新部署到马里亚纳群岛。该司令部停止了对日本和东亚的攻击,为此它利用中国的基地为B-29轰炸机在前往目标的途中加油,而将重点放在可以从哈拉格普尔到达的东南亚的目标。

由于在哈拉格普尔的范围内很少有工业目标,所以最优先考虑的是攻击主要港口的航运,如仰光、曼谷和新加坡以及较小的港口。攻击是通过常规轰炸和埋设海军水雷进行的。作为过渡的一部分,勒梅于1月18日前往马里亚纳群岛,并由罗杰-M-拉姆齐准将接替。

XX轰炸机司令部于2月1日对新加坡海军基地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常规轰炸突袭。当天,共派出112架B-29,每架配备了4枚1000磅的炸弹。

这次空袭的主要目标,金钟九号浮动船坞,被抵达新加坡的88架飞机中的67架轰炸。这次攻击击沉了干船坞,并摧毁了停泊在里面的460英尺的船只。

另外21架攻击新加坡的飞机轰炸了海军基地的西墙地区,摧毁了许多建筑物和一些重型设备;这个地区是基地的主要办公室。

剩下的飞机中,有20架改道攻击了槟城和马塔班的目标。一架日本战斗机击落了其中一架B-29战斗机,另一架超级堡垒在降落时遭受空袭损害而被摧毁。

尽管XX轰炸机司令部在2月6日开始准备再次攻击新加坡海军基地,但这次空袭在本月3日被东南亚战区盟军指挥官路易斯-蒙巴顿上将取消了。

蒙巴顿命令不要把新加坡和槟城的海军设施作为目标,因为在1945年晚些时候预计解放马来亚和新加坡之后,盟军会需要这些设施。

在这次会面中,蒙巴顿将吉隆坡地区的目标作为XX轰炸机司令部的首要任务,而将新加坡精心挑选的地区列为第二优先。

这些地区不包括乔治六世国王挖泥船坞和其他几个码头以及有重型机械的地区,但允许攻击新加坡海军基地的西墙地区、海军油库和商业船坞设施。西贡被指定为XX轰炸机司令部的第三优先级,第四优先级是新加坡附近岛屿上的储油场。

对新加坡的下一次轰炸是在2月24日进行的。当天,116架B-29被派去轰炸位于新加坡南端的帝国码头地区。

对新加坡的第二次轰炸又有着怎样的成果?

这是一个商业码头,被XX轰炸机司令部的计划人员认为是 "这个战区唯一合适的没有规定的主要目标"。

轰炸机配备了燃烧弹,到达新加坡的105架B-29轰炸机成功地烧毁了码头附近39%的仓库区。 几个储油罐也被严重损坏。

由于目标被烟雾遮挡,26架B-29使用了盲目轰炸,而不是目视轰炸,导致准确度不高,码头区附近的民用住宅和商业区受到了破坏。100多座商业和住宅楼被摧毁。叙南新闻报纸随后报道,396人因这次空袭而无家可归。美国空军的损失仅限于一架B-29,它在返回印度的途中因燃料耗尽而坠毁。

XX轰炸机司令部于3月2日再次袭击了新加坡。由于该司令部的许多服务单位正在前往马里亚纳群岛的途中,因此只能派出64架B-29。

这些飞机用500磅的炸弹袭击了新加坡海军基地的商店和仓库区。到达新加坡的49架B-29轰炸了这一地区,并增加了先前突袭造成的损失,但攻击的结果再次受到日本军舰防空火力的限制。两架B-29战斗机被高射炮击落。

XX轰炸机司令部在部署到马里亚纳群岛之前进行的最后两次空袭是针对新加坡地区岛屿上的石油储存设施。

3月12日,三个B-29机群被派去攻击新加坡南岸的布康岛和西巴洛克岛以及三宝岛,后者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巴淡岛附近,向南几英里。

每个小组被分配到一个不同的岛屿,没有遇到日本的高射炮或战斗机。尽管如此,恶劣的天气意味着到达目标区域的44架B-29战斗机不得不使用盲目的轰炸技术,他们的攻击几乎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指挥部在出发前往马里亚纳群岛之前的最后一次攻击发生在3月29/30日晚,29架超级堡垒被派去攻击布康岛。为了训练机组人员掌握针对日本本土岛屿的低空战术,轰炸机从5000英尺到7000英尺的高度单独攻击目标。

这次空袭摧毁了岛上49个油罐中的7个,另有3个被损坏。在这两次攻击中,没有B-29战斗机损失。

8月初,P-38轻型飞机在新加坡上空进行了几次空袭。两架日本战斗机被P-38击落,两架P-38也被日本战斗机击落。

新加坡附近的排雷行动

作为打击航运活动的一部分,从1945年1月下旬开始,XX轰炸机司令部在每个满月前后都会进行布雷任务。

1月25/26日晚,来自第444和第468轰炸机大队的41架B-29飞机在通往新加坡的航线上布设了6个雷区。 同一天晚上,其他B-29飞机在西贡和金兰湾附近布设了水雷,这是当时太平洋地区最大的一次空中布雷行动。

2月27/28日晚,12架B-29被派往新加坡附近的柔佛海峡布设水雷。其中10架飞机在目标区域成功布设了55枚地雷,另一架飞机在槟城布设了地雷。在3月28/29日晚的下一个满月期间,22架B-29战斗机在新加坡附近布设了水雷。在这些任务中没有飞机损失。

在XX轰炸机司令部撤出后,英国皇家空军第222集团军承担了使用B-24解放者轰炸机在新加坡地区布雷的责任。

5月24日,布雷行动停止,这样未扫除的地雷就不会干扰计划于9月在马来亚进行的英国领导的登陆行动。 日本人在新加坡海峡的岛屿上设立了观察哨,以发现雷区,但这些观察哨并不有效,通常在船只触雷前不会发现这些雷。

在新加坡附近,空投的水雷总共击沉了三艘船,并损坏了另外十艘船。此外,雷区还扰乱了日本护航船队的路线和修复船只的努力。然而,盟军的布雷行动过于短暂,没有取得决定性的成果。

后果

XX轰炸机司令部对新加坡的攻击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对新加坡海军基地的空袭破坏或摧毁了许多车间,并使日本人在1944年底至1945年初期间无法使用乔治六世国王装卸船坞,以及从1945年2月起无法使用海军部第九干船坞。

此外,海军基地的工人们在每次空袭后都有一段时间没有返回工作岗位,必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资和口粮以及额外的防空洞。

尽管对帝国码头地区造成的破坏阻碍了日本的港口运营,但港口地区的恶劣条件也阻碍了英国在战后恢复新加坡的努力。对新加坡附近岛屿上的储油罐的攻击没有那么成功,许多储油罐在日本投降后被发现仍然可以使用。

日本军方保卫新加坡免受空袭的努力并不成功。由于该岛防空力量薄弱,在美军作战期间,只有9架B-29被击落,而且都是在白天的空袭中被击落的。

扫雷行动也很缓慢,在盟军的每次扫雷行动后,都要花三周时间才能宣布该港口安全。被击落的美国轰炸机上幸存的机组人员命运各不相同;少数人与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等抵抗运动联系在一起,而其他人则被日本人俘虏,关押在恶劣的环境中。

被日本人俘虏的人质最终遭到了怎样的对待?

那些被IJN俘虏并关押在海军基地的人被斩首。战后,被认为对这些囚犯的暴行负有责任的日本人在塞勒塔战争罪审判中受到审判,那些被认定有罪的人被处决或服长期徒刑 。

对新加坡的空袭提高了该岛平民的士气。他们被视为预示着新加坡将从日本的压迫性统治中解放出来,尽管平民一般都会小心翼翼地对日本占领人员隐瞒这一信念。 人们普遍认为B-29战斗机是无懈可击的,平民们为其随意攻击日本人的明显能力而欢呼。

为了反驳这种观点,占领当局展示了被击落的B-29飞机的残骸和幸存的机组人员,以及一架超级堡垒被击落的影片。这一宣传活动并不成功。

日本人还试图通过强调1月11日和2月24日一座清真寺遭受的破坏来唤起新加坡的穆斯林民众反对空袭,而后者的空袭恰好是在庆祝穆罕默德的生日。 另一个促使公众支持空袭的因素是,以军事设施为目标的政策意味着只有少数平民伤亡,而且美国的轰炸被认为是高度准确的。

然而,对进一步袭击的预期导致食品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上涨,因为人们囤积了必需品;日本试图阻止这种囤积和暴利的做法并不成功。

作者观点:

在这次轰炸新加坡的行动中,盟军的出发点是为了能够解放被日军占领的新加坡和马来亚,而在盟军的凶猛的火力之下,日军也支撑不住选择了投降,至此成功解放了新加坡和马来亚。

从这个结局来看,盟军此次轰炸新加坡的行动是完全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二战太平洋—马来亚战役》

《新加坡的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新加坡   马来亚   盟军   司令部   船坞   新加坡人   狂轰滥炸   轰炸机   日本   战斗机   飞机   目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