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旗阵亡将领为依据点评明末英豪


前言:

1、 本系列以钦定盛京通志、钦定八旗通志、顺治实录、清史稿收录的八旗阵亡将领(正六品以上,追赠云骑尉以上)为主要评价依据,对明末清初部分英豪的抗清功绩做一个点评。

2、 收录名单基本以八旗内(含蒙、满、汉旗及部分三藩将领)的武将为主,4月30号更新为324人,汉八旗文官及绿营武将(追赠不属于八旗武官爵位体系的)不在收录范围内。时间范围以弘光元年至永历十六年为主(如果你们点赞够多的话可能以后会统计一下三藩之乱时的情形),额外彩蛋将会是圆嘟嘟和洪经略相关的部分。

3、 强调一遍,本文是伪硬核向。一来,为了便于区分和统计,对满清的官阶体系可能理解有错误,如本文护军参领和参领,护军佐领和佐领间各有半阶的差距;二来,计算人头归属的时候,主要还是以孙可望、李定国、郑成功等主要势力的头面将帅为主,冯双礼、白文选、郝摇旗、甘辉等长期以副将身份出现在战场的人物在这一版其战果均属于主将,窦名望、卢名臣、高文贵、靳统武等中级将领的贡献也不显,这并不是我的本意,事实上任何战果的背后都是从士兵到将军乃至整个集团的通力协作取得的;三来,本文少量战果(5%左右)的归属是建立在一定的推理而非实际记录上,如副都统多婆罗,八旗通志只记载其官至副都统阵亡,作者结合旗属、顺治实录中满清官方对他的祭奠时间及用词(阵亡副都统)推断其死于磨盘山,但并不能保证事实真相就是如此。

4、 本文只是提供一个评价明末英豪的角度,对满清军官的击杀数绝非历史作用和贡献的唯一标准(否则苏德战争岂不是算三德子赢了),但鉴于明末无人完成扭转乾坤、再造华夏的伟业,因此这算是一个比较“有实据”的评价角度。

5、本文尽量避免落入英雄史观,所以凡不直接统属于明朝中央政府(含鲁王系)但又确实参与反明斗争的算“义军”而非“明军”。

PS:如果谁有新的补充资料和发现,欢迎交流。

进入正题,以对八旗军官的击杀为标准,明末英豪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档次(排名不分先后)

一、 威震华夏、无人望其项背的双子星

其实大家应该都能猜出来这两个人是谁,在明末万历以后汉人武功颓势的大背景下,保住了最后的颜面,让我们的民族英雄不是“良心发现”的大汉奸,而是刀头舔血的少年长成的闪耀将星和纨绔公子浪子回头而来的东南雄主。他们的战绩超出同时代人一个数量级,是那个时代无可争议的闪耀双星,像“衡阳之战其实只杀了尼堪和他的20个护卫”“国姓爷在抗清上游而不击”之类的谣言可以休矣。

1、一生转战三千里,只手撑住半壁天——大明晋王李定国

三国志13mod《残明志》里的李定国

1.1 战果统计

收录的324员阵亡将领中,晋王指挥的战斗总共拿下66个将佐,其中满八旗38个,蒙八旗5个,汉八旗18个。历经五场大的战役,广东之战消灭将佐4个,桂林之战消灭将佐18个,衡阳之战消灭将佐25个,遮炎河消灭将佐4个,磨盘山消灭将佐14个。击杀和硕亲王1名,同亲王礼郡王1名,伯爵1名,子爵1名,男爵7名,轻车都尉14名;都统1名,护军统领(署护军统领)2名,副都统(署副都统)4名,护军参领(参领)10名,王府长史1名,一等侍卫(一等护卫、前锋护卫)5名;去掉重复的成员后三品以上高官击共消灭38名,其中纯正满洲19名,蒙古5名,汉军旗14名。

1.2 经典战役:衡阳之战

李定国虽然在此战之前就已经凭桂林之战一战成名,但是尚还欠缺足够分量的“真正满洲”人头证明自己的历史地位,直到此战彻底奠定了自己明末顶级名将的地位。战前调度其实不尽人意,由于孙可望亲自来到湖广战场,指挥权不统一的情况下,副帅冯双礼调走了至少两万人支援辰州战场。李定国在只得到马进忠部分支援的情况下,不得不以4、5万直属军队对抗尼堪率领的满洲主力。事实上第一天的战局对明军不利,但是李定国顶住压力,第二天采取诱敌深入、分割歼灭的战术,成功引诱尼堪带着最精锐的亲军脱离主力并消灭了尼堪的亲军,但最终由于兵力的劣势实在无法弥补,给清军以重创后还是让岳托率领的主力在抢回尼堪的尸体后退回衡阳。

即使如此,一战即消灭清廷三品以上高级将领15名(满13、蒙2),要知道从清军入关到桂林战役之前的八年,

明、顺、西三方一共才消灭含汉八旗在内的三品以上将领18名,从尼堪本人阵亡,护军统领、署护军统领、三名护军参领全灭的情况来看,至少尼堪本人指挥的亲军应该是全灭了,而剩下的署副都统、轻车都尉的阵亡数来看,岳托率领的主力必然也被重创。也无怪乎此战后不少从弘光初期都避世不出的明朝遗民们都觉得复国有望,舆论风向也从“八旗满万不可敌”转变为没打过仗的孙可望殿前亲军都觉“北兵易与”。

网上有些“有真相的历史发明家”,看了清廷自己粉饰的报捷报告,以及小说家言(尼堪被杀是带着护卫跑到凉亭喝茶结果被砍了),于是发明出此战其实是清军大胜,尼堪的死是意外情况,只被杀了20个人(估计看到实录记载亲王护卫的标配是20人)等等暴论,可以说真是令人贻笑大方。

倘若孙李之间不产生嫌隙,以至孙可望取消了李定国对湖广明军的统一指挥权。若按战前规划,李定国正面拖住清军主力,马进忠、冯双礼抄后的“铁锤与铁毡”战术得到完全的实施,也许历史就会被改写了,可惜“逮夫李定国桂林、衡州之捷,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以来全盛之天下所不能有,功垂成而物败之,可望之肉其足食乎!屈原所以呵笔而问天也!”

1.3 人物点评

一个因为家里贫穷被卖给响马的少年,成长于明末西北的尸山血海,跟随八大王二十骑攻下襄阳,开启了明末农民起义的最后一次高潮,在四川见证了明末大起义最终的失败;在云南镇压了当地反叛势力趁着国家大乱分离国家的企图,维护了祖国统一;走上抗清道路后,打出了汉人中含金量最高的战绩,远超那些被民脂民膏厚养的体制废物;尽力顾全大局,维系统一战线的团结,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依然没有放弃希望,最后抱憾而亡。我觉得评价真是多余的,他的人生经历、历史贡献就放在那里,在明末这个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的时代有多么亮眼无需多言。

另一方面,李定国也有自己的缺陷,他是极优秀的军人,却不是政治家,自己主政的时候忠奸不辩,抱有私心。然而这是一个从小没怎么读过书的人的天然局限,倘若生逢明主或者有卧龙在后支持,未必不能成长为岳飞、徐达这样的绝世名将。可偌大一个大明,泱泱上亿人的民族有关羽而无诸葛亮(其实有,只不过最后都留上大辫子了),甚至司马懿都没有,对此只能一声长叹。

2、缟素临江誓灭胡, 丰功岂在尊明朔——大明延平王朱(郑)成功

三国志13mod《残明志》里的郑成功

2.1 战果统计

郑成功指挥的战斗在324人种总共拿下81个将佐(有少量非直接指挥的),其中满八旗70个,蒙八旗7个,汉八旗4个(尚不计部下陈六御在舟山收割的10个将佐和张煌言在芜湖独自消灭的一员将佐)。抗清东线战场的格局同西线战场要么不打、要么大打不太一样,围绕舟山、南京、厦门这些关键城市爆发大规模战役的同时,沿岸的一些小要塞也在发生连续不断的据点争夺。

比较大的战役有福建反攻战役(漳浦之战、海澄之战、福州之战)共消灭将佐10个,南京之战消灭将佐8个,以及最为出名的顺治十七年第二次厦门保卫战消灭将佐53个(有文章考证出有60个),顺治十八年第三次厦门保卫战消灭将佐7个。击杀前锋统领1名,副都统1名,协领1名,参领(护军参领、前锋参领、署参领)8名,王府长史3名,一等护卫5名;轻车都尉6个,去掉重复者,共击杀三品以上的八旗将领24名,其中纯正满洲20名,蒙八旗3名,汉八旗1名。

虽然击毙将领的质量相比李定国有所不如(毕竟李定国有两个王爵),但在绝对数量上,延平王甚至还略有胜之,第二次厦门保卫战更是创下了和通泊前满清伤亡的最大记录,倘若记录属实,此战过后至少两白旗怕是要家家戴孝了。而且我确信我肯定还遗漏了一些,毕竟网上有文章考证出此战满清将校至少阵亡60人以上(虽然我对此文意见略有不同,我认为征厦门的主力确实还是以两白为主,蓝、红两旗为辅)。

2.2 经典战役:第二次厦门保卫战

单论对过程的阐述,其实《被汉人遗忘的辉煌-----歼灭满洲官兵人数最多的厦门大海战》此文应该比我讲述的生动。总体而言,国姓在大军压境,前一年又在南京损失极大对士气影响很大的不利情况下,在涨潮前能稳住军心,使舰队在蒙受损失的情况下依然阵型不乱,最后趁潮起出击割裂了清军舰队相互间的联系,实施分割包尾。而大海碧波之上,八旗真是想跑都只能喂鱼。

也正是因为此战打消了满清短时间解决东南问题的信心,才使得郑军能不受干扰地实施渡海作战

另外此战满清指挥达素和实际负责的黄梧、施琅均属于脑子不同程度被门夹了的典型,军力不占绝对优势,海战能力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居然想实施南北对进,登陆、海战并行的高难度动作。幸亏顺治死的早,继任的四个理政相互争权没工夫管这个事,否则真到了满清部议战败责任的时候,至少施琅怕是要和郑芝龙一起去菜市口作伴了。

2.3 人物点评

国姓在网上其实没少被黑(我有时候也会黑他),毕竟和晋王那种成长过程中的贫民色彩相比,国姓的早年生活实在是让普通人产生距离感。这也正常,看看现在的思聪少爷,郑公子早年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想象得出,更别提相对来说国姓家既比王家富也比王家有权。

但是在父亲投降、母亲自杀后,彻底地和自己的过去告别,几乎是从零开始地再度把郑家集团在内的东南沿海势力聚拢起来,最终如他自己所愿成为翱翔于东南的凤凰,这是极少数“二代”才能做到的事,更多的二代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小六子那样的废物点心。

政治上他靠着灵活的政治手腕吸引各路人才的加盟,争取最有利于本集团 的政治地位。依赖不同于明末军队的严苛军纪(看从征实录国姓对军队纪律的要求达到了苛刻的程度,连将领看有战机擅自出阵最后打赢了都险些被砍头),丰厚的军饷和舍得下血本的装备配备,打造了一支地盘虽小但战斗力毫不逊色的强大军队 ,战果如上所述。也最终靠这支军队,完成了从红夷手上收复台湾的伟业。

但是他的缺陷也很明显,作为南明时期汉人唯一的帅才(孙可望的问题其实比他还严重),他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依然无法实现政治、军事、财政层面考量的相互转化。以最受诟病的拒绝和晋王合攻广东这件事来说,他当时更多从财政上去考虑这件事,觉得短期内维持与清廷和谈能在漳州多征饷对于老家刚被洗劫的集团来说更有利,却没有看到出兵广州深层次的政治意义和长期的经济影响。南京之战他认识到这是个军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却没认识到北伐首先还是个军事问题,因此在镇江大搞阅兵浪费时间,兵临城下时更看重兵不血刃夺取南都的政治意义。

事实上,他的这些缺陷,本质上和晋王一样,都是承担了太多不该自己承担的东西。作为类比,李世民出征时就不需要像他这样既要考虑军事,又要考虑政治,还要考虑财政。而国姓的局面相当于李渊真的跪舔了突厥,本人跑到大漠作龟孙,晋阳的军队和财富都拱手交出,李世民带着少数亲信逃到河中,重新开始逆袭之路,此中艰难,何以言说。

任何一个集团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优秀嫡长子,真的来了,却被不做李渊非做肉便器的老爹拖累了,明末的历史,有的时候真的觉得太黑色幽默了。

为了兑现诺言,先不更后面几档,直接上lowest的一档

N,大明官军,威武无敌

n.1 战果统计

。。。

n.2 经典战役

喵喵喵???打内战算不算?

n.3 点评

我大明的士大夫们能忍住不留辫子的冲动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好吗?还要啥自行车

作为对比

呵呵

附加一个彩蛋

战果统计

其实还成,宁远击毙一个护军统领,北京、宁锦各击毙一个护军参领。

经典战役

几场守城战,虽然完全没法和晋王、国姓比,但是比上面的几个废物点心还是好不少的。

点评

说圆嘟嘟完全没有本事那是瞎扯,最大的问题还是牛皮吹过了头,而为了圆自己吹的牛皮不惜践踏既有规则,结果最后自己身败名裂。他如果真的沉下心,就在宁远或者锦州踏踏实实地干下去,不说拯救大明,成为真正毫无争议的民族英雄还是可能的。

(伪硬核向)以八旗阵亡将领为依据点评明末英豪(2)

首先说声抱歉,由于工作后的时间原因(其实主要是我懒以及战锤/钢4/群星更新太频繁),所以说好的第二篇拖了这么久才出来,不过这段时间也做了一定程度的修订和增补工作,总名录增加为324人。

前言:

1、由于本文点评的是明末英烈,而孙可望、洪承畴、吴三桂,姜镶,金声桓虽然也对抗清做出了一定(甚至是相当大)的贡献,但实在谈不上“英烈”二字,因此本次暂且不录,日后会单开一章阐述。吴三桂麾下的马宝、吴国贵、王屏藩,郑经手下的刘国轩等三藩之变时期的将领同理。

2、有一点颇令人无奈,明弘光时期以后的胜仗屈指可数,而且基本被上一篇文章的两位双子星包揽,因此对战斗的点评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除了一个无可争议的例外)有也只能说是对“重要”战役的点评乃至战略形势的点评,而非“经典战役”的点评。

3、再强调一遍,本文仅提供一个相对“确实”的评价角度,并不能完全以此为依据评判历史人物,有相当多人物与绿营、反正前伪军的战斗结果都少见于史籍,如大明宣国公焦琏,是旧明军队中少见的勇武大将,却因为交手对象主要为李成栋和孔有德部,因此对八旗的战果不彰。

下面进入正题

1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战果统计

义军指的是虽然打着大明旗号,但是并不接受大明中央政府或者强力军头(如姜镶势力)的直接管辖,军队的组织和管理基本靠自理,但配合明军作战的广大势力。换言之,其绝大部分成员可谓是普通群众的“人民”。

相比于正规军,他们训练松散、装备低劣,然而其战果相比大明各路官军却是熠熠生辉,足以让史道邻汗颜,何腾蛟蒙羞。各路义军共击毙八旗有据可查的将校50名,其中满八旗31名,蒙八旗3名,汉八旗16名,击毙散秩大臣1人,都统1人,护军参领、参领4人,3品及三品以上的高官共击毙10名。

经典战役

这场战役只有一个名字,叫“敌后抗战”或曰“人民战争”,很多战斗甚至都让我无法详细归类,但是不论是叫得上名字的“江阴”,还是叫不出名字的战斗,都当得起“气壮山河”四个字。

江阴之战,此时大明文臣武将降清者多如过江之鲫,投降军队的总数竟超过满清南下初始军队的两倍,江阴人民在一介典吏的带领下,竟然抵抗清军数万大军重重包围三个月之久,造成的伤亡甚至可能超过之前清军南下伤亡的总和,为鲁监国和隆武政权吸引了相当的火力。以致清方自己都感慨,若是江南座座城池都如同江阴,自己也得不了天下了。

在山东,榆林军踏着梁山好汉曾经的足迹活跃在青州南北,两度逼迫满清在东昌府和曹县出动大军围剿以保障运河交通线的安全,更是活捉并处死了可与秦脍齐名、以汉人身份率先提出“剃发易服”的大汉奸孙之獬。

在山西,姜镶起事后,民众纷纷响应,不到一月全省除了驻扎了重兵的太原等要塞外,几乎全部被义军收复,并迅速蔓延到河南、陕北。多尔衮原以为起义的核心不过是姜镶一部兵马,只要派重兵隔断姜镶驻守的大同,其他义军自然很快作鸟兽散。没想到包围姜镶的同时,外围的义军却愈演愈烈,而他们对前来镇压的清军抵抗之剧烈也远远超乎多尔衮的想象。不得已满清只得在山西逐步加码,除英亲王阿济格、敬谨亲王尼堪领军围困大同外,端重亲王博洛、承泽亲王硕塞、多罗亲王满达海、多罗郡王瓦克达被陆续派往山西,而以上任何一位都是之前独自领军的方面大员。而为了避免起义从陕北波及到整个关中,多尔衮甚至不惜纵虎出笼,重新起用被半冷藏的吴三桂,以分担兵力上的捉襟见肘。多尔衮本人亲自赤膊上阵,两度亲临山西前线,甚至督促满军强行投入损耗极大的攻城战。花费了一年时间,才勉强将各路义军镇压下去,而代价则是军队战斗力极大的损耗,此战后满清方面在入关后第一次出现了需要严肃惩处军官临阵脱逃行为来约束纪律的行为。

在关中,在甘肃,在英霍山,在四明山,在安吉,甚至在天津,满清入关的前六年,民众反抗的烽火几乎无处不在,真可谓是“青山处处埋英骨,男儿何须裹尸还”。

贡献点评

事实上,即使这个榜单也仅仅点出了义军的一部分贡献,他们和各路绿营军的战斗,和各路反正前军头的抗争,都已经成了事迹留存史册已属不易,数字考订几乎不可能的状态。

以明弘光朝在内各路小朝廷层出不穷的昏庸、腐败和内斗,本身是绝不可能在满清的赫赫兵锋下存活的,官军与绿营汉奸军尚能有所拉锯,可“真正满洲”一旦出马,甚至是极少量军队出动,数万明军就纷纷作鸟兽散,而满清入关后也确实只有极少数将校是被正统的大明官军所杀。

与之相对的,至少在入关前6年,正是各路义军的层出不穷,才使得满清除了动用绿营维持秩序外,不得不屡次将八旗军队调往统治腹地进行治安镇压,这才是明廷屡屡得以逃出生天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亲明封建文人自己吹嘘的被自己“感化”的李成栋、金声桓、姜镶之类的军头“反正归来”。事实上,以李成栋为代表的有奶就是娘类型的军阀头子,之所以投身抗清事业,固然有被复明志士的爱国情怀所感动兼与满清统治阶层分赃不匀的结果,但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民众的反抗让清廷的统治风起云涌、很不稳固,使军阀们在判断局势后认为满清并无天命、人心尚在大明,才决心反正归明。

即使各路军头反正归明,但依然十分依赖义军的配合而不是相反,以姜镶为例,之所以能在大同支撑大半年以上,固然有所属军队为旧明宣府精锐,大同为军事要塞城池牢固的原因,但外围义军在大同周边屡屡活动,甚至数次派出大军为姜镶解围使得满清军队顾此失彼有很大关系。

可以说,满清入关前6年各路民众组成的反抗义军才是八旗主力的主要交手对象,甚至是比大顺、大西余部更令满清忌惮的存在,从八旗阵亡名录上也可以看出,顺治六年以前八旗将校共阵亡120人,其中47人为义军消灭,无论从任何方面,大明的义军们才是那个阶段抗清战争中真正的中流砥柱!

另一方面,也必须承认,大顺军败退后,北方民众再未诞生出自己的领导核心,起义的领导权往往在发展一段时间后被旧明乡绅势力夺取或者被各类军头遥控。而满清则采纳以侯方域为代表的各路乡绅的意见,充分放任忠于自己的旧明地主势力发展团练武力“剿匪”,同时推行保甲法管制人口。上层的软弱动摇(还是以山西为例,满清在攻破大同后,疯狂的屠杀吓坏了部分原本支持起义的乡绅,于是他们纷纷绑了本地的义军领袖向清军乞降),下层的空间被挤压,也使得民众的力量爆发而不持久,终于在长久的屠刀下不能支撑向满清屈服了。然而抗争并非毫无意义,明廷虽然腐朽不堪,但是义军们争取的时间让大西和郑明残余势力在分别总结了左倾激进主义和右倾投降主义的教训后,逐步成长起来,成为抗清运动新的领导核心和中坚力量。

2 刘文秀

战果统计

作为大明的南康王、蜀王,刘文秀共击杀八旗将领17员,其中满八旗2员,蒙八旗2员,汉八旗13员,虽然真正满洲的击杀并不多,但是对吴三桂部的杀伤,他应该是最大的,光三品以上的高官就消灭了12个。这是他独特的履历造成的。事实上,他对吴三桂部的杀伤应该远超图表所列,否则难以解释表中吴三桂部为何全是轻车都尉以上级别的伤亡。但是由于吴三桂部后来反清失败,除了顺治实录中有幸记录的此次对吴三桂阵亡部将的大肆封赏,吴三桂为虎作伥期间部下的大部分伤亡记录均散失无考,晋王磨盘山之战中吴部的伤亡同理。

重要战役:保宁之战

从胜仗的角度,其实更应该拿叙州之战来说,但是由于保宁之战的争议更多,因此我决定还是谈一谈我眼中的保宁之战。一直以来,由于后世王屏藩成功在保宁击退了清军,还顺势夺取了汉中,有这个成功的参照,刘文秀在保宁城下的作为一直被史家黑的不成样子。顾城先生也延续了这种观点,并对刘文秀在叙州之战胜利后该有的举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暂弃保宁于不顾,专注经营成都。

但我斗胆提出一些不同意见,顾老毕竟是史家,不是军事家,我斗胆以键盘军事家的身份看看这个问题。第一、王屏藩和刘文秀背后的物质基础是不一样的,王屏藩部背后是完整的四川省的支持,吴三桂也对川陕战场寄予厚望,多次抽调军队支援王屏藩,甚至为此拖延了大军进攻江西与耿精忠会合的脚步,而刘文秀背后的资源是有限的,孙可望在1652年的部署依然是以湖广战场为最优先;第二、从战前的局势上,刘文秀其实比王屏藩还有利的多,请注意在叙州战场被俘后被杀的白含贞,在当时吴三桂部内的地位极高,乃是独领一军的统帅(吴三桂部降清后也仿造八旗体制建立王府亲军,编制上下设两旗,白含贞正是其中一旗的都统),而表中标记为保宁之战阵亡的将领很多其实是战死在叙州(是由于清方自己记叙不分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不下决心“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三,从心态上,刘文秀当时其实更需要胜利,王屏藩攻打汉中时,正是吴军全盛之时,自然有和莫洛慢慢对峙下去以托待变的余裕,而刘文秀其时还并不知道李定国在衡阳取得了胜利,而之前满清的无敌神话已经快延续了二十年,汉人太需要一场彻底的胜利了,所以他更迫切地希望求胜;第四,保宁的地形也更有利有歼灭战,保宁四面环山,只有一条道路与汉中相通,而出了保宁往南,地形起伏不大,很快就能杀到重庆,是一个典型的攻击重于防御的据点。从地形上看,这甚至是明方唯一一次能消灭满清一个重兵集团的机会,湖广战场虽然可能重创清军,但是想包围清军除非清军将领都是傻子。倘若此时放走了吴三桂主力,他们以汉中为后盾,从保宁出发骚扰川西平原,蜀中依然不得安宁。

综合起来,假如你是刘文秀,你在保宁战前得到的情报是:我军后勤难以持久,利于速决而不是持久,我军之前在叙州和重庆都给了敌军以重创,甚至有可能已经被我军消灭了三分之一,敌军困守难以逃离的孤城,而整个汉人都需要一场大胜,请问你会如何抉择呢?至少我认为,从战略上,我会和刘文秀一样,选择赌一把。

但是,在战术上,刘文秀的实际指挥让保宁战役成了一场灾难。大军背河进攻在高处的保宁城,关键地段交由战斗力较差的原明军保护,撤退时慌乱中把过桥的绳子砍断了,结果留在对面的大军与指挥系统分割后彻底崩溃。结果就是副将王复臣阵亡,6万明军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二,在重庆接应的白文选只收集到2万残军。但这一仗,也让吴三桂深深忌惮,之前虽然历经松锦、一片石、镇压陕北等大战,但唯独对刘文秀部评价为此生未遇如此之劲敌,而在孙李内讧之前,吴三桂也确实未再大举进攻过四川。

人物点评

事实上,通过对保宁之战的分析,刘文秀的优缺点就已经十分明显了,他在战略上的眼光十分独到甚至是老辣,但是自身的战术操作跟不上自己的战略规划。后来的常德之战,其实也是保宁的翻版,水陆并进的构想很好,然并卵,战术上水陆两军因为速度而脱节,结果又把大将卢名臣送出去了(当然,这也和他保宁后心态就不好有关)...晋王则是和他相反,战略规划其实不强甚至可以说非常一般(守卫云南时的部署相当有问题),但是在战术上,他想做什么能不能实现是一回事,但一定能让军队完成他预先的部署,而且意志非常的坚强,衡阳先败后胜,磨盘山在一片崩溃中的绝境反击,在云南缅甸始终不改初心。

事实上,刘文秀的地位对他并不是十分合适,他更适合大战役的参谋指挥,而非具体的战场指挥官。收拢孙可望旧部,去世前看出李定国守不住云南,提前为朝廷规划入蜀方略都证明了他的战略眼光。大西最黄金的组合应该是杨畏知负责对接朝廷,孙可望专注于后勤和生产,刘文秀负责战略规划,李定国负责落实,当然这在大西实际的政治架构中是完全不可行的,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3 李自成

战果统计

大顺皇帝李自成,在登上皇帝位后,共消灭八旗17名将佐,其中满八旗12员,蒙八旗4员,汉八旗1员,高级副都统一员。说实话,我说句得罪顺粉的话,这个表现,(虽然没算李过的战役)其实对不上大顺集团的体量,而李自成在一片石之前和之后的很多决策,是需要为此负责的。

重要战役:山西之战(前、后)

从对满清的打击来看,明明一片石之战最大,为啥要说山西,因为大顺在一片石和后续的潼关出现的所有军事上的恶果,几乎都是因为对山西的处置失当造成的。

第一、大顺在崇祯十七年对山西的扫荡中,面对原以为会有恶战的明军宣大集团的投降冲昏了头脑,不仅没有按原计划扫荡山西后观望时局而是直取京城,而且对原明宣大集团未做有效的改编。有人说是担心宣大集团的反叛,拜托,大顺你们是去造反的啊,你听说过TG怕傅作义造反于是为了安抚傅作义更改自己大的战略规划吗?宣大集团该杀的杀,该换的换,姜镶架空成一个光杆吉祥物才是那段时间大顺最急切要做的事,而不是急着上京。

第二,大顺在兵败撤出京师后,面对山西暂时的地方反叛困难,李自成选择主力收缩回关中,山西没有留刘宗敏级别的大将率领重兵镇守,结果晋北防线被反叛的宣大集团轻易打穿进而导致整个山西防线崩溃,也使大顺的关中、襄阳两大兵团更加呼应不灵。可事实上,从后来姜镶之变的情况看,山西如果经略得当,足够大顺和满清周旋一年以上,足够做大的战略调整。

正是这种天下看似近在眼前,但集团内部依然有所欠缺时表露出的急躁和操切,最终在崇祯十七年冷酷地葬送了顺军看似触手可得的胜利。

人物点评

我觉得吧,闯王这个人物既不要因为他的阶级色彩把他污蔑成全身都坏的流脓的坏蛋,连对顺军抱有极大恶意的明史都承认他生活简朴能与部下共甘苦同患难并不是一无是处;但也不能因为他的阶级色彩,就认为他是毫无错误的完人。

大顺的最终失败,根本原因固然是得不到旧明最腐朽堕落的地主阶层的效忠,以致一片石一战败,就迅速丢失除关中、襄阳外几乎所有地盘的控制权,这些势力快速投入满清手中,再配合明“恰到好处”的“联鞑灭寇”战略,力量此消彼长下最终被绞杀。

但是李自成本人在崇祯十七年不能抗拒“速胜”的诱惑,一片石后又不能理性地分析当前的情况,并作出合理的决策,无疑大大加快了大顺势力丧失明末舞台主导权的进程。而他在湖广轻赴险境导致的意外身亡,也使得丧失

了领导核心大顺集团并没能在抗清事业中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剩下的 还有 李过、李来亨、陈六御、张献忠。想了想还是单开一个章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明末   将领   大顺   英豪   大明   都统   战果   山西   满清   战役   军队   点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