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把书的选择权交给孩子

#头条创作挑战赛#

阅读,把书的选择权交给孩子

“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如今,现在许多人家境小康,家长普遍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希望子孙多读书。不少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小书架,但是如果问孩子,书架上的书都读过吗,那么十有八九会让父母失望。

从头到尾认真读过的书不过少数几本,能反复阅读的就更少了。也就是说,孩子的阅读量和拥有的图书量不成比例,这就意味着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图书时出现了严重的错位。因此,有家长常常苦恼:家里藏书虽多,孩子读书却少。

为什么呢?原因是父母认为好的书,孩子不感兴趣;孩子喜欢的书,家长认为不值得读。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只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层,只要是内容好、思想健康的书。

对此,不少朋友难以接受,他们说:“小孩子懂什么?怎么能让他们自己去选呢?读到坏书怎么办?”

其实,“读什么书”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是孩子自己。

父母为孩子选择的图书不论多么优秀,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不进去,还是没用的。更何况,所谓父母为孩子挑选图书,可能是根据销量排名或网站评论买书的“跟风”,未必就真的适合孩子,也未必是好书,更不一定是适合孩子的书。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重要的不是读什么,而是培养一种以书为伴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是:通过从头到尾读完一本,再读一本书的循环不断的过程,才能培养出来。

阅读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阅读不应该成为压力,阅读应该像喝水、吃饭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家长过于强调阅读的功利性,将孩子的阅读和语文考试成绩划等号,这样孩子又怎能更开心主动积极的阅读呢?

很多孩子会说没时间,其实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校车回家的路上、写作业的间隙,只要你想,时间总是有的。

把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作为教给孩子重要的课题之一,这样他们才能无时无刻不想着挤时间来阅读,你要知道从孩子读三年级开始,他们的作业多到真的没时间来读书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书中的故事抓不住孩子的心,以小孩子的专注程度,很快就会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了。所以,我们的目标其实是通过阅读培养专注和耐心,这两种品质的价值远远超过某本书所传递的知识。

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书,他才有可能认真地耐心地读完。完完整整读完一本书所带来的成就感也会使孩子更加自信,不会因书太厚而产生畏惧感。

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孩子的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学习能力,却可以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去得到。

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第二是阅读量的累积,没有量的累积,就没有质的提升。

根据孩子的爱好和特点,给孩子挑选出恰到好处的图书。用恰到好处的图书帮他们实践阅读能力,恰到好处的书是孩子能够有兴趣、愿意读、没有太多识字难度、逻辑思考难点的图书,如果你从没买过图书,网上有一堆一堆的书单可以参考。如果孩子已经有了大量阅读,发掘孩子的兴趣延展阅读模型即可。


附:适合孩子阅读目录建议:

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童谣和儿歌,绘本故事。

二年级: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歪脑袋”木头桩,小鲤鱼跳龙门,一只想飞的猫,神笔马良,七色花,一起长大的玩具,愿望的实现

三年级: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稻草人,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

四年级:中国神话传说,世界经典神话传说,十万个为什么,灰尘旅行,中国神话故事等

五年级:中国民间故事精选,上下五千年,欧洲民间故事,非洲民间故事精选,西游记,水浒传等

六年级: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童年,三国演义,红楼梦,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爱丽斯漫游仙境等。

小结:孩子读什么书,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家长只要是把握好书的内容和思想健康,指导孩子循序渐进选择,例如低年级以简短、通俗易懂的绘本、童话、诗歌为主,中高年级就可以开始读中外名著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选择权   孩子   民间故事   恰到好处   家长   父母   习惯   能力   时间   图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