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闻仲和殷郊死后,为何不肯进封神台,而是要去见纣王?

在封神中,但凡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在战死之后,其灵魂便会前往封神台向守卫在此的清福神柏鉴报道,而柏鉴在确定前来的灵魂就是榜上有名之人后,便会用手中百灵幡将其引入封神台,随后便是静等姜子牙凯旋而归前来封神。而对于这套进入封神台的手续,几乎每个上榜者都是一样。

不过,在封神中有两个人却是例外,他们在战死之后,虽然灵魂也来到了封神台,但却不肯立即进入,而是前往朝歌去见了纣王,当然,对于他们的这一行为,手持百灵幡的柏鉴也没有强行将他们引入封神台,而是在限定好进入封神台的时间后,便在封神台等待他们的归来,而这两个被柏鉴特殊对待的人便是商纣太师闻仲和纣王长子殷郊。

那么问题来了,闻仲和殷郊死后,为何不肯立即进入封神台,而是非要去朝歌见纣王呢?对于此,我来说说我知道的吧!

先来说说闻仲;

绝龙岭之战,商纣太师闻仲因受阐教仙人燃灯、云中子算计,从而命丧通天神火柱中。

当闻仲死后封神原文写道: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有清福神祇用百灵幡来引太师。太师忠心不灭,一点真灵借风径至朝歌,来见纣王,申诉其情。

在这一段中有个关键词就是“太师忠心不灭”,闻太师是殷商三朝元老,同时也是先王帝乙的托孤之臣,然而跟其他殷商股肱之臣不同的是,闻仲还是其恩师金灵圣母特意指派去辅保殷商的人选,因此在这几重身份之下,就注定了闻仲肩上的责任重大。

也正因如此,一旦哪里出现反叛,闻仲便会亲自带兵前去征剿,像北海反了袁福通,悬闻仲带兵前去征剿,并用十五年的时间才平定叛乱,刚回朝不到一年,东海又反了平灵王,又是闻仲带兵前去征剿,而在得知西岐反商之后,闻仲又再次踏上征途,不过这次闻仲就没前两次那么幸运了,最终战死于绝龙岭。

也就在闻仲即将进入封神台的那一刻,突然意识到自己辜负了恩师和先王的重托,在这种情况下,心系商纣安危的闻仲才会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前往朝歌,并以托梦的方式去劝诫纣王好好打理朝政,然而,结果却是就连闻仲最后的忠心也被纣王给无视了。

再来说说殷郊;

殷郊拿着恩师广成子的众多法宝反叛师门,却因此而招来杀身之祸,最终被燃灯、广成子等人用四方旗困住并受犁锄而死。

殷郊死后,封神原文写道:殷郊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清福神祇柏鉴用百灵幡来引殷郊。殷郊怨心不服,一阵风径往朝歌城来。

由封神原文可见,殷郊是因“怨心不服”才回朝歌见的纣王,那么,殷郊为何会“怨心不服”呢?在唐古看来,自然是跟他的身份有关。

殷郊是纣王与姜皇后所生的嫡长子,这样的身份也就意味着殷郊将来能继承商纣王位,虽说后来因为变故殷郊被广成子带走,但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殷郊又怎么会忘记呢?

所以在奉师命下山辅保西岐时,殷郊经申公豹一说便立即背叛师门,并以殷商王子的身份入主成汤大营,然而,想以一己之力挽回败局的殷郊,却没能逃过阐教仙人的算计,最终遭受犁锄而死。

跟其他榜上有名之人一样,殷郊死后一道灵魂也往封神台而去,不过在殷郊进入封神台的前一刻,突然感觉自己非常委屈,也就是自己既得罪了师门,同时又不受父亲纣王待见,因此才会“怨心不服”,然而骨子里对商纣的眷念,又驱使他不得不回朝歌提醒纣王要专心朝政,保全商纣。

当然,跟闻仲一样,殷郊的提醒最终也被纣王无视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封神   神台   福神   殷商   太师   师门   榜上有名   恩师   百灵   灵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