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泛滥不可取,救助须量力而行

□杜慧敏(郑州大学)

近期在广东珠海香洲,一小区居民反映,住户郭女士(化名)持续收留流浪猫,把自家房屋当“猫宅”,五年来“囤”了超过五十只。最终,民警请求相关爱心人士协助,将郭女士家中的猫悉数转移至宠物店,目前正陆续被好心人领养。(2月16日《广州日报》)

随着年轻用户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宠物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业态,养宠需求迅速增长的同时夹带着“后院猫舍”的利益攫取。据媒体报道,有许多商家借“免费领养”噱头吸引网友,并以收取押金、疫苗费、猫粮费等方式强买强卖,甚至故意出售病猫,平添几倍或几十倍的医疗费用。皂白难分的“领养骗局”也导致大量由个人商家繁育、价格较低廉、有隐形疾病的宠物源源流向市场,干扰了千亿级别宠物产业链的正常发展秩序。还需注意的是,随着宠物数量逐年增多,弃养宠物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因“宠物热”冲动性购买的动物无形中给社会增加了生态安全、生物安全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风险。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而导致的问题,“绑架(领养)代替购买”的口号应运而生,成为新的养宠趋势。也就是说,除家庭繁育外,考虑到购买价格、宠物体质等因素,爱猫人士可以选择有资质的正规猫舍,也可以通过“猫贩子”领养到心仪的健康小猫。

这里的“猫贩子”并非是无证买卖宠物的人,而是无偿收养流浪猫的爱心人士。前文提到的“猫贩子”郭女士着迷于在小区里喂流浪猫,看到合眼缘的就抱回家,以至于越“囤”越多,适得其反。据民警走访了解,邻居们经常被难闻的气味和此起彼伏的叫声困扰得苦不堪言。在清理过程中,在场所有人都震撼于满屋的笼子和垃圾,还有义工因恶臭难闻当场呕吐。确实,郭女士的收养为不少流浪猫解决了食宿问题,但却没有解决最根本的归宿问题。“收养一时爽”,若无法负责好随之而来的食物、绝育、生病等事宜,很显然是顾头不顾尾的失责行为。所以,郭女士看似“爱心泛滥”的善举,实则对流浪猫而言,是从野外到室内的再次圈养。

郭女士并非个例,现实中还存在不少患有“诺亚综合症”(又称“动物囤积症”)的人。这一群体缺乏足够的收养能力,却又会囤积过多数量的动物,不过,很多患者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对动物照顾不周,更无法停止饲养欲望和行为。这种行为本质上与一般的虐待动物行为无异,既无法给动物提供妥善的照料,同时又严重地伤害到了动物的正常生存,导致其比流浪时还要“脏乱差”。面对宠物,人们不能一时头脑发热,更不能随意弃之不顾。总之,不爱请别伤害,若爱也请尊重善待。

反观社会,其实不乏尽职尽责的流浪动物救助人士、团队。如萌宠视频UP主“本喵叫兔兔”经常活跃于各大小区,致力于救助流浪猫。身为“猫德学院”院长,他熟练掌握“绑架”“利诱”等方法,和团队人员一起保护并照顾了许多流浪猫咪,直到它们被顺利领养。“我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精力有限,为了提高效率,都会提前找好领养人,然后一起去现场‘绑架’小奶猫。这个过程就像开盲盒,讲究缘分,抓到那只就领养那只。”在“本喵叫兔兔”及其团队的努力下,他们帮助几百只流浪小猫找到了合适的领养人,帮助更多的流浪毛孩子不再流浪、过上有家的幸福生活。

每一个小生命自诞生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被善待。保护流浪猫狗,不仅要“爱”,更要妥善管理,但爱心泛滥不可取,救助须量力而行。奉献爱心之余,也应主动了解流浪动物的管理流程,用科学的行动取代刻板的“囤积”,在能力范围之内帮助流浪动物找到新家。如此,城市流浪猫狗的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对人和动物而言,也可以迎来和谐共处的美好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前文   诺亚   爱心   小猫   养人   量力而行   难闻   贩子   民警   妥善   女士   数量   团队   人士   动物   宠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