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AI学算法,每天进步一点点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重复地交换相邻的未按顺序排列的元素,从而使得最大(或最小)的元素逐渐“冒泡”到数列的末尾,从而实现排序的目的。

冒泡排序的具体实现如下:

1、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前面的元素大于后面的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2、继续比较相邻的元素,直到将整个数组排好序;

3、重复进行第一步和第二步,直到没有任何元素需要交换为止。

冒泡排序是一种时间复杂度较高的排序算法,其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O(n),即数组已经按照升序排列。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即数组按照降序排列。在实际应用中,冒泡排序一般用于小规模的数据排序,对于大规模数据排序而言,更适合使用时间复杂度更低的其他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AI提供的Java(算法不在语言,重在思想)实现:

本地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算法   升序   目的   复杂度   数组   排列   元素   思想   时间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