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涉水寻富路,志在故乡早脱贫-开国中将韦杰回乡考察记

一九八四年冬,开国中将、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的韦杰同志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举行李明瑞、韦拔群纪念碑揭碑仪式,得知故乡河池地区由于种种原因,解放三十多年了,群众温饱尚未完全解决,他深感不安。

揭碑仪式结束后,他人虽然回到了成都,但仍然日夜思考着家乡怎样才能把经济搞活、尽快脱贫致富这个问题。

一九八五年四月八日,他怀着振兴家乡的深厚感情,回到广西河池地区的东兰、巴马、凤山、南丹、天峨等县考察。他深入壮乡瑶寨访贫问富,同各级领导和科技人员促膝谈心。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向中顾委和自治区党委写了题为《关于广西河池地区农村经济情况的调查报告》。

四月十一日下午,当火车驶过都匀、独山车站时,韦杰同志用柔纸把车窗的玻璃擦了又擦,聚精会神地细看窗外的景色。火车继续向东南行驶,不久只见铁路沿线呈现出喀斯特地貌,山形是那样奇特。姿态是那秀丽、挺拔。

这离韦杰同志的故乡不太远了,他微笑着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我都到过。北方的山多数象水波一样,平缓舒展,无其特色;西部高原上的山风化严重,多裸岩,少植被,缺少生气;东南沿海的山虽有植被,但山形平淡无奇。论山水秀丽还数广西,尤甚是漓江山水,确是全国独一无二的。”

车外细雨蒙蒙,夜幕徐徐降落。七时许,火车到达金城江车站。在当地党政领导同志陪同下,韦杰同志住进了河池地委招待所。

四月十四日,韦杰同志从金城江前往南丹县调查。路过河池镇时,示意驾驶员把车速减慢。他用军事指挥员特有观察地形的敏锐目光环顾四周,对陪同人员说:“这里曾是红七军驻地。”

他边说边用手指:“右边几幢房子是警卫连驻地,左边那洼地是埋锅烧饭的地方……”当时他还是十六岁的小伙子,时间已过去五十六年,陪同人员好奇地问:“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事,你怎么还记得这样清楚?”

韦杰同志说:“严酷的战争环境迫使我们早熟。战争年代的经历在我们思想上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有些烙印是终身难忘的。”

四月十六日中午,韦杰同志从南丹来到天峨。稍事休息后,下午就听取县委领导汇报。当听到纳尚村坚持十五年造林不止,效益显著,昔日的荒山僻壤,已经变成树木葱郁,花果满山时,非常高兴,决心登门拜访。

第二天下午,韦杰同志乘车西行十九公里,然后换乘小木船,逆水而上,约二十多分钟,到达纳尚村脚下。下船上岸,沿着山路往上攀登。这段路虽然只有二、三公里,但坡陡路窄,两旁杂草丛生,路面低洼不平。

韦杰同志手持拐杖,踏着松软而有些打滑的树叶缓缓前行。有时,他感到气喘了,就停下来擦擦汗,又继续前进。地方领导几次劝阻他别上去了。但他那已经下定了的决心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他说:“这算什么困难?比当年长征好多了!”

走了半个小时,韦杰同志来到了纳尚村。这是座落在半山腰、仅有五户人家的小山村。他环顾四周,山上山下郁郁葱葱,满目碧绿,一片宁静。他舒心地坐在门前的晒坪上,与村民杨仕伦交谈。

杨仕伦说:“我们是从东兰县武篆迁来的。在武篆时,每天劳动收入只有九分钱,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就四处找地方,一九六九年才搬到这里安家。头年开荒种玉米,遇上特大旱灾,几乎颗粒无收,日子很难过,只能靠野菜充饥。以后我们就将部分玉米地改种梨树,几年后,每年收鲜果几万斤,用卖水果的钱买粮食吃还绰绰有余。我们尝到了种树的甜头,以后坚持年年栽果种树。到今年已造林二千多亩,种果二百多亩,每天劳动收入在三四元以上,日子好过多了。”

韦杰同志听了很高兴,勉励他们说:“你们在陡坡上退耕还林,大搞植树造林,发展多种经营,走上劳动致富的道路,带了个好头,全县人民都应该向你们学习。”

韦杰同志回到县里,对县领导说:“为什么这几户在东兰穷得活不下去的农民,搬到纳尚以后,坚持植树造林,大搞多种经营,经过十六个春秋的艰苦奋斗,就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做法完全符合中央文件精神,他们的经验一定要广泛推广,这是天峨全县人民要走的光明大道。”

四月二十四日上午,韦杰同志又走访了巴马县城郊造林专业户黄德金。黄德金家座落在由巴马通往百色的公路边上,新造了几间砖瓦房。大家下车走进黄家,只见这一家人在忙碌着。他们见有领导来到,赶忙迎了上来。

1984年,黄德金和另一户农民向国家贷款联合造林,当年造林一百五十三亩,次年又造九百四十亩,还培育树苗30亩。他准备再用二、三年时间把二千亩荒山全种上树。

黄德金对韦杰同志说:“我有六个子女,大的二十二岁,小的八岁,以往生活艰苦;去年靠种木薯、生姜、养鱼等收入一万三千多元,人均一千五百多元,日子过得好些了;等这些幼林成材了,孩子们也长大了,那时收入更可观了。植树造林,既是为儿孙造福,也是为国家作贡献。”

韦杰同志问:“你怎么敢贷款造林?敢冒这样的风险?”黄德金说:“我是根据中央文件办事,有的乡亲对我说,你投这么大的资,万一将来国家政策有变,你不怕吃亏吗?我说,我根据中央文件办,靠自己劳动致富怕什么?如果将来政策变,首先是国家吃亏,集体吃亏,我个人吃亏只是小事。但我相信中央政策不会变!”

韦杰同志听了农民一席话,进一步认识到中央一号文件确是调动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灵丹妙药。

访问结束,黄德金送到门口,韦杰同志的注意力被门板上贴的一副春联吸引住了。上联是:“心扑山上,产如登梯步步高”下联为:“屋近路边,财如车轮滚滚来”。

他稍加思忖地说:“这副对联反映了造林专业户劳动致富的因果关系。"接着,又勉励黄德金:“如果没有'心扑在山上'搞好生产,就不会有'财如车轮滚滚来',最要紧的是‘心扑山上’这几个字。希望你进一步搞好开荒造林,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东兰   山形   巴马   南丹   河池   爬山涉水   天峨   中央文件   植树造林   回乡   中将   吃亏   故乡   同志   韦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