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莱阳,三十年莱西

莱阳、莱西原本是一个县,1962年两县分治,至今过去了整整60年。从60年的发展看,前30年莱阳好于莱西,后30年莱西反超莱阳。用“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西”演绎成“三十年莱阳三十年莱西”,形容这60年“两莱”的变化是最恰当的。


建国后两市的渊源

建国时,是莱东、五龙、莱阳、莱西南四县并存

1950年3月,五龙县并于莱东县,称莱阳县;莱阳县与莱西南县合并,称莱西县,均属刚成立的莱阳专区。


1958年10月,莱阳、莱西两县合并,称莱阳县,驻地今莱阳城


1962年1月,莱阳、莱西两县分治,同属烟台地区。莱阳县驻地莱阳城,莱西县驻地水集镇


1983年10月,莱西县划归青岛市


1987年4月,莱阳撤县建市


1990年12月,莱西撤县建市


2022年1月,省政府推出“双莱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前30年是历史的差距

莱阳市总面积1732平方公里,莱西市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区域面积莱阳稍大于莱西。


一个地区的人口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变化,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最重要数据。


以下是莱阳、莱西两市1988—2021年间,5个年度人口与地方财政收入情况。

以上数据清楚地看到,莱阳由人口接近90万到了不足80万,而莱西的人口由不足70万,到了超过70万;地方财政收入更是由当初莱阳是莱西的1.6倍,发展到莱西是莱阳的2.4倍。


建国初期,莱阳是专区所在地,有大量的驻军;有省地属大中企业;有各类大中专院校、医院等,又是胶东东部交通枢纽。而莱西县城是在水集镇基础上建起的,不仅没有莱阳这些优势,县城人口少,全县又没有像样的大中企业,是真正的农业大县。两县在绝然不同基础上起步发展,差距显而易见。



后30年是现实的差距

莱西划归青岛,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莱西的发展加速度明显大于莱阳,并逐步超越莱阳。进入新世纪,两市的经济水平已经不在一条水平线上。莱西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而莱阳却离全国百强县越来越远。造成如此大的差距,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沿海资源不同。莱阳南部有15公里的沿海,而莱西是纯内陆县。现在看,沿海资源是经济发展的财富,80年代后期却成了莱阳的拖累。1987年中央和省委发出了“搞好滩涂开发,向大海要财富"的号召。莱阳县乡村三级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历时半年多时间,再加上后续几年不断的配套投入,让三级财政背上沉重负担。而随着市场的变化,并未收到预期的效益回报。之后几年,各地都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招商环境时,莱阳明显财力不足,投入不够,导致企业发展缺乏后劲,拖累了莱阳经济发展。而莱西在没有沿海资源的条件下,这期间中规中矩地发展农业、乡镇企业和县属企业,为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企业改革改制效果不同。进入九十年代,全国范围开始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国有和集体企业承包责任制、企业用工合同制。莱阳经过这几轮改革改制后,大量企业效益下滑,大批职工下岗,几年后,一批企业停产破产,莱阳原有的企业优势不复存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在企业方面莱阳、莱西差不多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③把握发展机遇不同。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改革后,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增税创收的积极性。莱西很好地把握了这一发展机遇期,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创办企业。而莱阳错过了这一大好发展机遇期,不仅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在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开始出现困境时,并没有采取得力措施,去拯救这些企业,而是将工作重心移到了农村。


④支持力度不同。1984年莱西划归青岛市,属于青岛市经济薄弱地区,即使现在全国百强县的莱西仍在青岛市、区中排位靠后,在政策、资金、项目等一直得到倾斜是必然。而莱阳直到本世纪初,在烟台市、区中的排名一直在中上的位置,在省内属于三十强县,不仅得不到政策、资金、项目上的倾斜,甚至担负着帮扶贫困县的任务。即使同样没有这些倾斜,青岛对莱西的辐射带动与烟台对莱阳的辐射带动也不在一个等量级。


⑤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从九十年代末,随着26军军部迁离莱阳、部队大量裁军;驻莱各大中专院校相继搬迁;驻莱省地属企业效益下滑;以及各地交通网络的形成,对莱阳交通枢纽地位的影响等等,使莱阳原有的优势逐步削弱,直至贻尽。而莱西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依靠青岛这棵“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背景,不仅引进了好项目大项目,还引进了多所院校(项目、院校多以冠名)。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经济增速的不同。


这30年,两市都在高速中发展,只是加速度的不同,才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两莱”一体化未来可期

省发改委批复的《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给“两莱”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定位很高,要成为:胶东经济圈新的增长极、县域同城化发展典范、“两山”基地建设样板、国家城乡融合标杆。

“两莱”作为全省首个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公布后,引来了“两莱”合并的热炒。这里发表几点个人看法:


①按照三年的发展目标,“两莱”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生活保障等高度融合,那时单纯靠一个一体化运营平台统一管理,恐怕很难管理到位。


②莱西、莱阳分属青岛、烟台管辖,两市分头管理一个高度融合的统一区域,会有很多不便。


③一个地区的区划变动,除了考虑历史、地域、人文、交通等因素外,主要是有利于地区发展,这么看,“两莱”合并似乎是必然。


③假若“两莱”合并,会出现几种可能,一是回到60年前的大莱阳;二是加入周边几个县市,升格为地级市;三是合并后或加入海阳,作为一个行政新区,归属青岛市。我个人更倾向于后一种,理由是青岛市2030年要发展成为大都市,人口由现在的1000万达到2300万,莱阳、海阳已划入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

莱阳、莱西作为全省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机遇难得,未来可期。


点右上角关注,阅读更多原创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莱西   莱阳   海阳   胶东   青岛市   青岛   人口   地区   经济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