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身下嫁,昔日“商超一哥”要凉凉?

大规模闭店成常态,货架空置现象频发,购物卡消费受限…


迈入2023年的家乐福,并没有迎来春节前的销售旺季,反而倒闭传言甚嚣尘上。


持续亏损,资金链陷入紧缺困境,与供应商关系出现问题,新零售逐渐兴起,家乐福日渐式微有迹可循。


国内大卖场模式的开山鼻祖,曾经所向披靡,如今令人唏嘘不已。


对于是否会退出中国市场,家乐福表示没有这个计划,并透露供应链正在有序优化,部分门店会尽快升级改造,将大卖场转型为“社区品质生活中心”。


是力挽狂澜,还是垂死挣扎,接下来就看消费者是否会buy家乐福续写的这部传统大卖场自救传记了。


01

被掏空的家乐福


整个超市没有几个人在逛,工作人员也寥寥无几,货架空荡荡,熟食区、零食区、日用品、生鲜食品等货品大面积缺货,这是现下大部分家乐福门店的真实写照。


图源:微博网友


多地被爆购物卡消费受限,不少持有家乐福购物卡的消费者担心门店倒闭,都想尽快花掉购物卡里的余额。


但是,不少货品都张贴了禁用购物卡消费的告示,还有“福气心选”系列商品也不在购物卡消费范围之内,这让手持家乐福购物卡的消费者感到十分无奈和不解。


“家乐福购物卡受限”相关话题更是登上了微博热搜。


对此,家乐福作出回应称:因疫情原因影响,部分城市战略调整,引发一些城市的退出谣言,再加上不法黄牛的推波助澜,导致购物卡挤兑,公司采取了临时限购措施。因挤兑导致抢购造成的供应链压力,需要一个缓冲调整的窗口期。


有网友质疑,供应链能有啥问题,这是拖欠供应商货款了吧。


图源:微博网友


能使用购物卡结算的商品很少,而且都是些单价较高、没有听过名字的“杂牌”。几乎90%以上的商品不能使用购物卡结算,部分商品价格还被刻意抬高了,引发网友吐槽“平均比网上贵50%”。


同款海飞丝1kg洗发水,宝洁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售价58.5元,沃尔玛定价59.8-79.8元,家乐福竟然卖136.9元。这价格开什么玩笑!明摆着坑消费者?


图源:微博网友


有人花了3个小时把卡内的6000大洋挥霍完了,有人把5年内的食用油囤够了,还有人刷2000块入手一堆秋衣秋裤,这下子再也不用担心老寒腿了。


清卡过后人们内心OS:这辈子第一次疯狂购物献给家乐福了,也是最后一次,家乐福永别了。


除了到店刷卡消费,有人选择在线上甩卖购物卡,以三五折的低价出售给黄牛。随着倒闭传言愈演愈烈,入手家乐福购物卡需要承担的风险过高,有些收售购物卡的黄牛已经拒收家乐福卡了。


2月9日,家乐福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部分城市的缺货及购物卡消费受限问题将在一个月左右解决。


又是一次为稳住消费者的官方回应?


恐怕为时已晚,家乐福的诚信体系已被撬开了一个口,再多的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02

何以落魄至此?


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家乐福,被视为国内大卖场形态的开拓者。


亲民的价格、琳琅满目的商品、自主选购的购物方式,家乐福颠覆了国人以往的购物模式。


在购物渠道单一和物质匮乏的年代,逛家乐福是一件非常洋气和令人愉快的事情。


彼时,家乐福在中国如鱼得水,发展迅猛,短短几年门店遍布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等地。巅峰时期,家乐福在中国门店总数达321家,销售额高达498亿元。


图源:家乐福中国官方微博


随着网络零售业的腾飞,传统大卖场受到线上电商平台的冲击,再加上国内其他大卖场模式革新的挑战,反应迟钝的家乐福还沉浸在过去的辉煌成绩中。


2012年,唐嘉年履新家乐福大中华区总裁时表示,电商不顾利润占领市场的现象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线上只是线下大卖场的补充,家乐福做好自己的大卖场就好。


然而这个想法在不断下滑的业绩中被哐哐打脸,直到2015年,家乐福才开始着手电商业务,可惜并不能扭转家乐福的颓势。


这迟来的后知后觉,断送了家乐福的“钱途”与命运。


2019年,奄奄一息的家乐福决定“卖身”,最终苏宁易购以48亿元的价格收购家乐福中国业务80%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图源:家乐福中国官方微博


并入苏宁易购体系后,家乐福在会员制超市、数字化运营等业务方面均做出了创新尝试。


至于成效如何,看到家乐福如今的现状,想必大家都心里有数了。


从开始的大刀阔斧,打破家乐福生鲜区、杂货区和纺织区的原先布局,到后来的优化整合,增设儿童区、餐饮区等不同场景区域,这些摸索也没能给家乐福带去新的生机。


苏宁高估了自身对商超领域的运营能力,也低估了家乐福转型的难度。


面对消费需求的改变以及零售新业态的涌现,以传统大卖场模式崛起的大型商超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榨,甚至走向衰落,不仅是家乐福,沃尔玛、人人乐、华润万家、步步高等多家老牌商超均陷入“关店潮”。


与传统商超颓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火热的新零售业态赛道,仓储会员店的典型代表山姆跑马圈地拿下中产,盒马、叮咚、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正在蚕食零售市场的大蛋糕,永辉、大润发等商超瞄准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纷纷试水mini小店、仓储店、前置仓等零售业态。


图源:盒马官方微博


模式可以复制,但卖货最关键的还是得依靠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产品品类与客群的匹配精准度是未来会员店比拼的关键,而产品的品质、性价比和购物体验是形成差异化的突破点。


此前曾尝试会员店的家乐福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如今陷入资金困境,需要耗费更多资源以及精力的会员店,显然不是家乐福目前的最佳出路。


奄奄一息的家乐福靠上自顾不暇的苏宁,原以为是强强联手,可没想到是难兄难弟。


03

家乐福的一线生机


逛家乐福是一种潮流生活方式,甚至有人将其与自己的青春岁月联系在一起。


图源:微博网友


有网友感慨:家门口的这家超市,本以为可以一直逛到老,这两年去得不多。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说再见了。


北京、深圳、长沙、广州、上海、成都、武汉…家乐福闭店潮席卷各大城市。


苏宁易购2022年三季报显示,家乐福门店数量从2021年底的205家减少到151家,骤减26%。


2023年伊始,家乐福的撤店浪潮仍在上演。不过家乐福和苏宁依然存在求生的信念,也始终谋求转型变革。


图源:小红书网友


在春季部署会上,家乐福将定位明确为“近场零售服务商”,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购物+服务”多元“家庭场景解决方案”。所谓的“近场”指本土化属性较强,主要聚焦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家庭客群,对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最优匹配。


打造“社区品质生活中心2.0”,在超市业态的基础上扩展家电、百货、儿童、酒水和餐饮等业态。同时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餐饮、生活配套、休闲娱乐、家电家装等场景需求。首批改造的新业态门店将于3月在北京、上海、昆明、沈阳等地亮相。


概念和模式再怎么新颖,口号和目标再怎么宏大,尚且都是纸上谈兵。有多少能落到实处,明眼人心中都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无论各大商超各大互联网平台怎么卷,怎么颠覆传统卖货模式,零售行业的本质还是“人货场”。以“人”为核心,以“货”为根基,以“场”为沟通桥梁。


图源:家乐福中国官方微博


货架空置、购物卡消费受限的问题,让家乐福累积了数十年的品牌信誉和用户基础,正在加速瓦解。


目前家乐福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是供应链问题,推进供应链模式迭代和多样化,建立起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不断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为消费者带去更高品质、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创造更舒适的购物环境、更好的消费体验以及售后服务。


人在变,市场在变,原地踏步注定会被时代抛弃。传统卖场的转型之路并非只有一条,同城零售、社区小店、会员店等皆有成功先例,模式可以复制,但成功不易复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的风光已成为历史。留给家乐福试错的机会所剩无几了,在这次信任危机中探索出新的出路对它来说刻不容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家乐福   黄牛   货架   中国   昔日   消费者   传统   模式   网友   官方   会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