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宣布拒绝俄罗斯要求彻查“北溪”事件:不会启动任何调查

据悉,一周前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记者西摩·赫什独家报道的关于北溪事件的文章引起了巨大热议,也将美国再度推上风口浪尖。这篇文章援引“直接知情者”的情报详细叙述了美方和挪威合谋爆破“北溪”管道的整个过程,以及拜登政府在事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赫什提供的证据偏向于“说服性”的,他也表示实际证据并不难调查,但因为媒体和政府合谋掩盖真相,令自己非常吃惊。

消息提到,在新闻发酵后美方采取了和去年“乌克兰生物实验室”事件几乎完全一样的态度:政府出面表态对所有指控一概否认,然后拒绝回答任何相关的问题。尽管多家国际媒体纷纷向拜登追问“真相”,要求他们对去年军演期间的疑点给出解释,美方始终保持沉默。在此期间中国和俄罗斯外交部也相继就该问题呼吁美方向全球做出交代,并依据国际程序进行调查。俄政府还在本周二通过议案的方式将事件提交到联合国,要求联合国介入调查此事,找出幕后的策划者。

15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直接回绝了俄罗斯的要求,并称他们不可能启动任何调查,理由是“没有获得相应的授权许可”。有解读认为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想表达的意思是因为事发地涉及其他国家专属经济区,再加上整个事件性质非常“特殊”,他们在没有接到邀请的情况下不会介入。但也有批评者认定联合国是出于担心“触碰到相关利益方”的缘故,选择远离一切和这起爆炸事件有关的指控。换句话说就是调查可能牵涉到美国,所以联合国不愿意维护公正。

对此有分析则认为,抛开社会各界对联合国“不愿意触怒美国和西方世界”的怀疑之外,在程序上联合国组织确实也没有管辖权,所以俄罗斯指望通过这条渠道追查真相是很艰难的。有一个关键的阻力是该事件并非“无主案”,丹麦和瑞典第一时间就宣布组成调查团在相关海域寻找证据,调查团至今尚未解散。尽管该团队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是“一无所获”,也没有公开重大的进展,不过他们仍然是法定意义上的调查者,其他国家和组织没有立场在瑞典的专属经济区内“办案”。

值得一提的还有,遭到联合国方面拒绝后,俄方并没有放弃国际路线的努力。俄外长拉夫罗夫15日在国家杜马会议上表示,俄方正筹备要求调查“北溪”事件的联合国安理会特别会议,以安理会表决结果的方式向联合国施压。不过很多人对此事的前景还是不乐观,有评论认为:“即使除了G7之外所有国家全票通过对‘北溪’调查,这就意味着一定能得到真相?乌克兰生物实验室事件俄方搜集了上百页的证据甚至还有美政府部门的一手文件,多次召开安理会特别会议都没有得到答复,所以还是不要抱有太多希望为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联合国   专属经济区   俄罗斯   杜马   联合国安理会   调查团   乌克兰   事件   瑞典   美方   安理会   美国   证据   真相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