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鹤岗安家》火了之后,90后导演探索:家到底是什么?去哪安家?

近日,“26岁江西女孩带着10岁妹妹定居鹤岗”的话题再次登上热搜。随后,“乳山银滩6万元可买一套海景房”的争议性话题,又让乳山这座被称为“海边鹤岗”的小城引发关注。家到底是什么?买房子就是安家吗?

鹤岗、乳山,因为低房价,这些小城经常出现在热搜上。90后纪录片导演秦潇越也因此被吸引。2022年,她辗转鹤岗、乳山、泸沽湖、大理等地拍摄,制作成系列短片《去哪安家》,其中,《在鹤岗安家》在视频网站播放量已超过50万次。

买房子就是安家吗?秦潇越试图通过镜头回答这个问题。她不再局限于房价的数字,更关心在小城安家的外地人对于“家”的定义,思考对于在陌生城市扎根的人来说,何处才是他们的家。

在吸引更多外地人定居的地方,秦潇越探索着人们搬家的原因,以及人们搬进新家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新家或许是失心、失意后的避风港,或许是美好新生活的开篇。纪录片展示着这片广袤土地四季的不同风景,激励人们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向人们展示那些“在别处”安家的人们。

家到底是什么?秦潇越说,家是房子,是伴侣。都没有的时候,只有自己给自己一点归属感了。

外地人

在上海前往哈尔滨的飞机上,秦潇越遇到了鹤岗人何女士,在她的小区,一间房子三四千元就能租一年。在鹤岗,最低两到三万元即可买下50平方米的小房子。出租车司机习惯了慕名而来的外地人,也习惯了一批批离开的年轻人,“每年学生考试就考走一批,一万多人,每年都是这样。”

鹤岗

浙江小夫妻放弃白领工作,到鹤岗定居,这里的人情味最让他们留恋。小城的酒吧里,酒保说起鹤岗的年轻人虽然越来越少,但这里的幸福指数其实很高。在鹤岗定居的广东仔小豪,直播这座网红城市的生活之外,还会帮粉丝买房。小豪总结道,在这里买房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钱的,花个几万块在这里也没什么,一种是没钱的,只能买个两三万的房子,以后留着住。”

年纪更长的房主康叔更能看透这些人的心事,“失恋、失心、失意、失婚。”康叔总能感受到退居鹤岗的外地人隐藏着的情绪,“他们不会将自己到鹤岗买房真实的原因说出来。”康叔觉得,到最后,这些外地人还是会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

威海乳山,是“安家”系列的最新一集,沿着银滩连绵的海岸线,大拇指广场上的艺术团每天都有演出。这是银滩最早成立的民间艺术团,至今已有15年。乳山被称作老年人的养老天堂,相比于在鹤岗满腹心事的年轻人,在这里的老年人更有活力。组建艺术团、在海边打球、市场上的海鲜,每件小事都值得高兴。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家乡,离开儿女,在这里生活的老年人抱团享受生活,“自己快乐了,孩子也能生活好。”

乳山被称作老年人的养老天堂

秦潇越在泸沽湖遇见了民宿店主朱先生,他是上海人,原是一名英文教师,在泸沽湖旅游时喜欢上这里。他在民宿打零工,做摄影师,后来娶了位摩梭人,定居安家。秦潇越说,由于地处偏远,朱先生自装的民宿中,运费和安装费要比材料本身更贵。

这些外地人各有故事,在陌生城市扎下根来,秦潇越寻找的就是这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人。她还会对比不同城市中外地人的“气质”,以此窥探平静生活下的另一面。

去哪安家

鹤岗、乳山、泸沽湖……秦潇越和朋友们从2022年3月开始计划拍摄《去哪安家》,这是一个记录人们搬到另一个地方,选择新生活的系列纪录片。他们搬家的原因多种多样,更便宜的生活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者更舒适的退休生活。

人们总在期待更美好的生活,秦潇越想去看看,现实中,是否真的有人过着她幻想里的生活。拍摄人物的选择是随机的,去乳山和鹤岗,原本只是想围绕“买房”话题,采访完当地的中介,她发现外界对当地的误解很多。“网上说乳山是鬼城,消费水平很低,是一座落寞的城市。鹤岗也是一样的标签。其实,真正选择移居到这里的人,肯定是觉得这里好才会来。”

在鹤岗本地探店博主小杨看来,鹤岗的房子争议性很大,“最便宜的一两万元。”他没有像大部分年轻人一样离开家乡,他对秦潇越说:“记录下这些年的变化,让离开的人看见。我感觉我的家乡会更好。”

鹤岗到处张贴的楼房出售信息

离开家乡的年轻人,在外地漂泊无定。鹤岗人王小宝在北京做互联网工作,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考出去,别回来。“大部分考出去的年轻人确实没回来,但是不回来真的好吗?”王小宝也不确定未来会去哪。“安家,没想过,或者说,想过也没想好。四海为家吧。”

年轻人和老年人在低房价的城市买套房,往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秦潇越发现,年轻人买的低价房,或许短时间内不会入住,但在心里有份底气。“几万块钱一套房,买份安全感,不论混得再差,最后还有个地方可以住,这也是一种安家。”在乳山的老年人更有活力,更洒脱。“对比到鹤岗定居的年轻人,会觉得他们内心很苦,这些年轻人都经历了些什么。虽然他们不会说很多,但是能感觉到是经历过一些事才来的。”

乳山的房屋出售广告

秦潇越形容,鹤岗拥抱了隐藏情绪的年轻人,乳山接纳充满活力的退休老人。“他们真的将乳山当家,建立了老年人社群,积极正面地在这里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心里是有希望的,总是自信地面对变化。”

流动的生活

既无法在大城市生活,也无法在老家找到合适的工作,索性找到另一个地方安家,这些人就是秦潇越要拍摄的人。“很多人会选择去云南。还有一些向往田园生活的年轻人,在成都周边找一家农场,在那里种花种菜,完全换一种生活方式,做新媒体,这是他们的时代印记。”

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秦潇越从两个层面看待这件事。“从传统方面看,一个人在既定轨道上做错了,可以说他是失败的。但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他因为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挫折,更加看清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有机会的时候,再去做人生选择,他的规划其实是更契合内心的。”秦潇越对于这样的重新选择有着强烈认同,与其每天过着不喜欢的生活,迎合别人所谓的成功,不如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或许外界会担忧他们的现实问题,转行困难、收入骤减,“相比这些,他们在目前的人生阶段里,想明白到底要什么,这个问题更迫切。”

秦潇越说,这些拍摄对象,其实都是很有勇气和能力的人。“将他们随便放逐到陌生的地方,都能重新扎根,这需要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实干精神。”如果要为选择拍摄对象定一个标准,那就是勇敢之外,要直面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选择在哪里生活,就一直定在这里,秦潇越认为这是不必要的固有观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居,乳山的冬天,老年人会回到老家,鹤岗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可能也是短暂的居住地。“它是个很好的过渡地,遇到挫折,可以在鹤岗平淡地度过几年,生活成本也很低,可以做一些线上办公的工作。等到想要再去外面闯荡,还可以离开。”

人是流动的,家也是可以移动的。在大城市里压力大,就可以换个小点的地方,或者换一种文化氛围,体验不同的生活。在大理,秦潇越遇见一对夫妻,男方是美国人,之前在北京做主持人,最后在大理定居,经营一家农场,同时做语言培训,“充满活力,四十多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他们还在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创造一些东西。”

身为上海人,秦潇越也会时常幻想,如果去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隐居,会是怎样的生活。也许会移居,这需要一个契机。“生活是自己一点点编织起来的,就看你遇见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生活又将你带到哪里,很多都是缘分。”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刘瑾阳 编辑:孙菲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鹤岗   乳山   大理   艺术团   生活方式   外地人   纪录片   老年人   小城   房价   导演   年轻人   房子   地方   城市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