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第一勇士"鳌拜为何死后还能被追公封爵,他究竟是忠是奸?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朝宫廷题材影视剧的上映,鳌拜这个人物也经常出现在各大荧屏之中,少年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也成了大家茶前饭后的热门话题。鳌拜作为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鳌拜剧照

鳌拜,满洲镶黄旗人,出生时间无资料记载,大约在1610年,死于1669年即康熙八年。鳌拜出身名门将后,是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因作战英勇无敌且精通骑射,鳌拜青年时期就追随清太宗皇太极征战四方,曾参加攻克皮岛,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皇太极剧照

清太祖皇太极逝世后,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在帝位继承上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鳌拜当时作为镶黄旗的护卫军统领,他的重要性对于这场皇位之争就显得举足轻重。于是他与两黄旗的索尼、谭泰等八位大臣也曾盟誓准备密谋拥立豪格为帝,鳌拜也曾在朝廷四周埋伏好武装力量,准备关键时刻以武力威胁多尔衮,在鳌拜的坚持下,多尔衮也不得不做出让步,提出拥立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顺治帝)继位,由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同辅政。经多方探讨,这个方案最终为双方所接受。

福临继位后,多尔衮一直以摄政王名义辅佐幼帝顺治,摄政期间党同伐异,擅权自重。他首先要打击的就是之前肃亲王豪格的拥护者,即以鳌拜为首的大臣,鳌拜因忠于皇太极不愿意附和于多尔衮的做法,也遭到了多尔衮的残酷打击。多尔衮曾多次强行列出鳌拜相关罪名,对鳌拜进行革职、罚赎、降爵等打击。顺治七年(1650年)冬,多尔衮不幸死于塞北狩猎途中。

顺治剧照

顺治亲政后得知鳌拜、索尼等人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对他们的忠心耿耿的行为极为敬重,所以把鳌拜他们视为心腹亲信,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1661年正月初八,年轻的顺治帝去世,顺治立下遗诏,指定由皇三子玄烨嗣位(即康熙帝),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顺治死后,四位辅政大臣曾在顺治灵前盟誓,表示同心同德辅佐小皇帝玄烨。看似这一盟誓团结一心,其实四大辅臣各有所虑,并不能真正抱成一团去忠心辅佐幼主康熙。

索尼是四朝元老位且德高望重,身居四辅臣之首,但奈何已年老多病,很多事情上力不从心,也不予过问了。苏克萨哈属于白旗,之前依附于多尔衮一派,后因朝局之变在顺治面前告发多尔衮,才得以重用,所以索尼等人皆看不起他,位居四大辅臣第二。列名四大辅臣第三的遏必隆虽出自名门,但为人庸懦,遇事无主见,又属镶黄旗,常常附和于鳌拜。鳌拜虽居四辅臣之尾,但是依仗自己资历高且军功显赫,又加其将军出身,脾气秉性日益跋扈,常常气势夺人,擅权自重,并逐步开始走上专权的道路。

少年康熙与孝庄太后剧照

鳌拜借着康熙年幼,无视年老的索尼,又不惧怕出身白旗的苏克萨哈,鳌拜操握权柄、结党营私越发疯狂。康熙身边的带刀侍卫倭赫(费扬古之子),只是在御前对鳌拜不够敬重礼貌,鳌拜一直对此怀恨于心,之后鳌拜遂以倭赫等人擅骑御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名将其处死。鳌拜还把那些敢于弹劾他强行更换百姓土地的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身上妄加罪名,俱以处死,康熙虽然年幼,也知这些官员都是被冤枉的,奈何索尼、遏必隆附和鳌拜,苏克萨哈一人也不敢轻举妄动惹火烧身,但小皇帝不愿错杀忠良,只判了三人各鞭一百,没收家产的处罚,但是鳌拜公然无所顾忌,最终竟矫旨将三人处死。

四大辅臣剧照

1667年,索尼病死,索尼生前虽然没能有效遏制鳌拜势力,但他临死前曾上书年幼的康熙遵循顺治14岁亲政的一个行为,也为后续康熙解决鳌拜专权问题提供了转机。康熙亲政后依然无法应对鳌拜的威胁,苏克萨哈见状,便上书以自己年老为由请求解除辅臣职位,去往遵化守护顺治陵寝,这一行为严重威胁到鳌拜利益,因为自索尼死后,此时的苏克萨哈已经排名四大首位了,第一都退去帮先帝照看陵寝了,那么按理第三第四的鳌拜、遏必隆也应辞职退出政治舞台。于是鳌拜便给苏克萨哈罗织了心怀奸诈、久蓄异志、欺藐幼主、不愿归政等24款罪名,提出应处凌迟、族诛之刑。虽然康熙深知不该杀,但是鳌拜气势汹汹,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强奏累日",最终将苏克萨哈处以绞刑,并诛其族。苏克萨哈的死,致使康熙和鳌拜的矛盾急剧上升。

鳌拜和康熙剧照

苏克萨哈死后,四大辅臣只剩下一个无足轻重的遏必隆,鳌拜更加肆无忌惮的为所欲为,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此时年幼的康熙帝早已下定决心要一举铲除鳌拜集团。但是鳌拜党羽遍布朝廷内外,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打草惊蛇。于是康熙便挑选了一些自己信任的亲贵子弟,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的,各个身强力壮,康熙让他们经常在花园里以练习打斗为戏,康熙假装自己沉迷于这些嬉戏,鳌拜看到后不以为然,反而以为皇帝年少贪玩而暗中得意。终于在1669年五月,康熙把鳌拜的亲信调离京城,又安排自己的亲信接手京城的护卫,康熙认为时机成熟,就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习以为常,毫无防备的就进宫了,刚一入宫,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便被众人摔倒在地,自知不敌后束手就擒。

康熙剧照

鳌拜被抓后,康熙命多名议政王大臣审讯鳌拜,核实罪证后罗列鳌拜30条罪状,按大清律应革职并立斩。据传,鳌拜已知自己罪不可恕后,请求再见康熙一面,想让他看看自己曾经跟着康熙祖父皇太极戎马征战四方而留下的多处伤疤。康熙看到鳌拜身上的伤痕累累,也念在鳌拜毕竟是大清的开国功臣且资深年久,且本质上也没有篡弑迹象,便免其死罪并禁锢终生,直到1669年,鳌拜在禁锢之地抑郁而终。

康熙五十二年(1713),念其旧劳,追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雍正时期,赐予祭葬,复一等公,加封号"超武",世袭罔替。乾隆四十五年(1780),追覆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我想从鳌拜死后,康熙、雍正、乾隆对鳌拜的追封这一点,也看得出鳌拜实质上并无太大的罪过,只是鳌拜将军出身,性格直爽、行事高调,为人处事飞扬跋扈,对于当时的大清,对于当时的少年康熙而言,并容不下这种权臣祸乱朝政,导致他最终的结局吧。

康熙剧照

人无完人,是人都会犯错,更何况鳌拜这种当时朝政的重点人物。对国家而言,鳌拜一定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忠臣,但对康熙而言,鳌拜的一些专权做法严重威胁到皇帝本身。所以说,没有绝对的忠和奸,一切都是当时的历史背景制度下的产物。总的来说,鳌拜的一生起起伏伏,有喜有悲,历事三朝,有功有罪。鳌拜的前半生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战功显赫,皇太极死后也始终忠于旧主,绝对算的是清朝的开国功臣。后半生又无视年幼的皇帝,依仗自己过往战功,飞扬跋扈且贪图权利,所以劣迹斑斑,最终被少年康熙智擒,抑郁而终死于禁所。

对于鳌拜,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补充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黄旗   满洲   镶黄旗   太极   盟誓   白旗   索尼   顺治   年幼   剧照   勇士   康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