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募集80亿!首批混合估值法产品卖爆…债基迎建仓时点?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来源:券商中国





在去年底债基赎回导致产品难卖的背景下,兔年首批创新式产品逆流而上。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获悉,兔年首批创新式基金产品发行持续受到投资者热捧,鹏华基金旗下的鹏华永瑞一年封闭式债券基金的募集规模已达80亿,该产品为国内首批发行的混合估值法债基。

首批混合估值法债基卖爆

来自债基中的优质创新产品,正在破除债基去年底的不利印象。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获悉,首批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在今年2月2日开始正式发行,包括了鹏华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富国基金等公司旗下的五只相关产品,其中,鹏华基金旗下的鹏华永瑞一年封闭式债券基金的募集规模目前已达80亿。


根据公告显示,首批5只混合估值类债基中,除南方恒泽18个月封闭式债券基金未规定发行上限,其余均规定了80亿的募集资金上限。在投资比例限制上,这些产品均约定采用摊余成本法计量的债券资产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50%,采用交易策略并以市价法计量的债券资产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20%,同时在合同层面允许投资可转换债券及可交换债券,比例不高于基金资产的10%。


业内人士认为,混合估值类产品综合了市值法产品和摊余成本法产品的优势。从估值波动来说,与净值法产品相比,混合估值类产品配置的资产大多以摊余成本法计量。若债市出现集中抛售,该类产品的“防御属性”较强,回撤幅度亦相对可控。从投资收益来说,由于混合估值类产品还配置了部分以交易为目的的资产,当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可以抓住交易机会,实现收益增强或及时止盈,这些优势显然有利于吸引更多个人投资者参与债基投资。

创新产品打破债基不利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产品的火爆,或将扭转市场对债基销售低迷的印象。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2022年11月以来,在疫情防控优化、地产政策放松、资金面收敛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债市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并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下跌而引发赎回担忧,形成净值下跌、赎回、抛售债券、净值下跌的负反馈。


最近披露完毕的基金去年四季度报告,也进一步揭开债基产品去年底的赎回潮。Wind数据显示,四季度共有996只债基净赎回超1亿份,其中有302只债基净赎回份额在10亿份以上,净赎回超过100亿份的也有4只基金。以北方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一只债券产品为例,在去年第四季度期间规模减少接近130亿元,总赎回份额超过150亿份。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偏债型基金产品在今年年初还一度遭遇发行难题。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份,深圳地区一家公募基金发布公告指出,公司旗下一只偏债新基金于2022年12月1日起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3年1月13日,之后决定将延长至2023年2月28日。上海地区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也发布公告称,旗下一只偏债型基金已于2022年12月26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3年1月12日,后决定延长至2023年2月10日。


不过,债市调整也为新产品提供了更多的修复性机会,债市情绪逐渐平稳。“目前,赎回压力最大的阶段或已过去,影响也逐步消退。”长城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在债市本轮调整中,利率债最早受到冲击,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是波动放大器,长久期城投债后续或仍会有余震。但是,赎回潮并不意味着配债资金的永久消失,而是资金管理由基金或理财转向银行表内,因此其带来的影响是短期冲击,长期来看,债券市场的核心影响因素仍然是经济基本面。

基金经理看好债基建仓时点

值得一提的是,鹏华永瑞一年拟任基金经理刘方正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强调了混合估值法债基的创新优势以及对债市的看好。


刘方正指出,随着国内居民家庭资产的不断增长,个人投资者理财需求不断扩大,个人投资者对风险偏好较低、追求低波动的投资品种有迫切需求,混合策略债基成为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


根据刘方正的介绍,混合策略债基所投债券的投资策略可分为两个子组合,部分资产采用买入持有策略并相应以摊余成本法估值,可一定程度降低基金的净值波动;同时,部分资产仍使用交易策略并用市价法估值,可灵活捕捉交易机会、增厚投资效益机会。并且混合策略债基采取封闭运作方式,避免投资者频繁申赎对产品投资的冲击及对潜在收益的耗损,可使得基金经理更好地专注长期投资管理。此类债基较好兼顾了买入持有策略下持有资产收益的可预见性和交易策略下可灵活捕捉交易机会两种债券投资策略的混合优势。他强调,鹏华永瑞这只产品作为一款混合策略债基,它的市场定位是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和希望配置一定中低风险资产的投资者。


刘方正认为债市正在逐步回暖,国内这一轮的经济企稳向上的预期比较确定。经济自然规律也是从2021年的上半年到达上一轮经济景气的高点之后持续往下走,多方面叠加的力量都推动这一轮经济向上,基金可以较好利用建仓时间点的收益率优势,克服债券市场或有风险,以较好锁定中短期收益率,并一定程度降低收益率波动带来的净值大幅调整的风险。

责编:万健祎

校对:杨立林




















证券时报“消费企业赋能计划”启动!这份调查问卷很重要,就等你来!


为进一步摸底消费行业最新动态,证券时报发起《2023年国内消费行业企业调查问卷》。相关消费企业负责人可以直接点击问卷进行回复,也可以通过证券时报官网,或者通过点击下方图片进行回复。




















直播预告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股事会专栏投资小红书e公司调查时报会客厅十大明星私募访谈“20cm”涨停,这一板块涨嗨了!8天腰斩,这股啥情况?美国又一起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居民紧急避难;试驾致母子一死一伤!蔚来回应…加仓中概互联网股!高瓴旗下HHLR四季度美股持仓揭晓,高毅资产、景林资产也有类似动作…什么信号?巴菲特最新操作曝光!刚建仓就大幅减持,台积电盘后暴跌5%…欧洲大动作,特斯拉暴拉3000亿,啥情况?注意!网下打新生变:新增现金资产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兔年   时点   产品   净值   封闭式   券商   债券   中国   建仓   证券时报   投资者   火爆   资产   优势   策略   基金   机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