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堵了?中医调理来疏通

保持身体通畅对于健康来说十分重要,对于鼻塞不通、咽部异物感、毛孔粗糙、大便干结等堵塞问题,不妨通过一些中医方法来调理。

肠道堵——

润肠食疗疏通肠道

经过气候干燥的秋季,不少人出现津液亏损的情况。如果肠道干湿,容易感到大便干结难解,甚至加重已有便秘,此时疏通肠道需要润。

1.便秘干咳口渴:干咳痰少、手足心热、口干口渴的便秘人群,可将北沙参60克、玉竹50克、芡实20克、生姜2片、老鸭1只(洗净斩件)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两小时,分数次饮汤吃鸭肉,能够滋阴润肺。

2.便秘咳喘腰疼:取核桃肉250克加水磨浆,与白糖适量、奶油100克搅匀,煮沸后装盆放入冰箱冻结,食用时划成小块,撒上鲜桂花15克即可,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痰热咳喘、肾虚腰疼、肠燥便秘等症。

3.便秘干咳少痰:将南杏仁15克、北杏仁3克泡软去皮,与大米50克(浸泡)一起磨浆,加清水煮成糊状,或加适量冰糖调成糖水服用,有润肺祛痰、止咳平喘、下气润肠的作用,适合肺燥咳嗽、慢支炎干咳、肠燥便秘等情况。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聂斌)

鼻子堵——

内治外治消肿通窍

鼻黏膜受到长期刺激可致鼻甲肿大,出现持续性鼻塞、睡觉张口呼吸、打鼾、鼻涕倒流、头痛等不适,可以内治、外治双管齐下。

1.食疗健脾益肺:若流清涕、容易感冒、有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可取五指毛桃30克、白术20克、鸡肉片200克,文火煮40分钟后下辛夷花10克(包放)煮沸后食用,一周2-3次。

2.茶饮清热通窍:流黄绿脓涕、大便黏腻或干结的急性鼻炎、鼻窦炎人群,适宜取桑叶6克、芦根10克、夏枯草10克、罗汉果1/4个入锅,加水700毫升煮沸20分钟,加薄荷5克再煮5分钟代茶饮用,能够疏风清热、通窍止涕,一周2-3次。

3.按摩促进消炎:点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16次,按印堂穴(两眉头中间)2-3分钟,揉睛明穴(目内眦稍上方凹陷处)2-3分钟,搓鼻旁30次,每天一遍,能促进鼻黏膜血液循环,改善炎症。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主任医师-李云英)

喉咙堵——

疏肝解郁微笑应对

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堵着,吐不出也咽不下,却检查不出什么异常,多是发生了梅核气,调节情绪、疏通气机很重要。

1.穴位调气机:用拇指或大鱼际按揉膻中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先顺后逆各20次,重复10遍,能够调理气机不畅、肝气郁结等症状。颈部的人迎穴(喉结旁开1.5寸),廉泉穴(结喉上方,香骨上缘凹陷处),脚背的行间穴(第1、2趾间)、太冲穴(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2.茶饮畅情绪:取佛手、茯神、紫苏梗各5克,玫瑰花、绿尊梅、陈皮各3克,用400毫升开水冲泡后代茶饮,有助改善咽异物感、口苦、睡眠不足等症。取绿尊梅、玫瑰花、厚朴花、郁金各3克,佛手、枸杞子5克,绿茶2克,用300毫升开水冲泡代茶频饮,适合气郁不舒、胸闷胁胀的梅核气人群。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主任医师-李云英)

毛孔堵——

补脾润肺光泽皮肤

皮脂腺分泌油脂的旺盛程度,由脾胃直接决定,好皮肤首先要养脾胃;肺通过皮肤、毛孔与外界气体交换,肺气越强,毛孔就能越致密。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皮毛”,肺气不足可致毛孔粗大,应注意滋阴补肺。如果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堆积在体内,皮肤也容易长痤疮、变粗糙。日常生活中注意养足脾肺,就能慢慢缩小毛孔。

茯苓、山药、莲子、芡实能发挥很好的补脾效果:百合、马蹄具有养阴润肺的功效,可搭配制作一道四神芙蓉汤。将茯苓10克、山药10克、莲子10克、芡实10克、马蹄30克、瑶柱6颗洗净入锅,加入适量清水,隔水炖90分钟,出锅前5分钟加入鲜百合1颗,此方能够健脾祛湿、生津润燥、养颜润肤,改善胃口不好、口淡无味、神疲乏力、口燥咽干、皮肤干燥等症。有口苦症状的时候可以留3-5粒莲子心加入一起炖汤。孕期、经期慎用;有增生、肌瘤、囊肿者去山药。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咳喘   芡实   山药   广东省   莲子   肠道   中医院   毛孔   大便   中医   皮肤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