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到底有多重要

武汉是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古城,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

武汉市古有夏汭、鄂渚之名,武汉最早的传说是关于大禹曾在此治水成功的故事,至今武汉汉阳江边的禹功矶上建有禹王庙,到了春秋时期,《列子·汤问》所记载的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钟子期,楚国汉阳(今武汉蔡甸)人。至今,汉阳仍存有北宋留下的古琴台、锺子期墓等建筑遗迹和“琴断口”等历史地名,武汉也因此被称为“知音”故里。

公元222年,为对抗曹魏入侵,孙权在武昌(今鄂州)设立都城,公元265至266年,孙吴曾将首都迁往此地,该地第一次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到南朝时期,夏口城扩建成郢州城,成为郢州治所所在地。

到隋朝时期,设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时江夏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期间,武汉经济文化逐步繁荣,成为文人墨客的汇聚之地,黄鹤楼被崔颢、李白、白居易、王维、刘禹锡、苏轼、陆游、黄庭坚等无数唐代乃至后代著名诗人吟诗颂赞,一时之间,使武昌成为中国南方的文化重镇之一,李白的一首“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使武汉从此拥有了“江城”的别称。

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郡。南宋时期,武昌再次成为中国仅次于首都地区之外的第二大政治军事据点,抗金英雄岳飞驻防鄂州(今武昌)8年,在此兴师伐金,因此岳飞也被朝廷封为“鄂王”,武汉也曾遍布“岳王庙”的遗迹。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湖广行省为全国10个行中书省之一,辖境包括今长江以南、湖南大部、湖北部分、广西、海南全省及贵州大部、广东雷州半岛、重庆东南部。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的治所,也是武汉正式成为中国中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的开始。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攻克武昌时,第六子朱桢出生,因而在朱桢长大后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昌因此得到扩建,成为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明代中后期,武汉的汉口崛起。由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来自徽州、山西、陕西、江西等各帮商人纷纷前来经营,以盐、典当、米、木材、棉布、药材为六大行业,发展到上下二十里的规模,主要街道汉正街上起硚口,下到堤口(四官殿)。明末清初,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被世人称为“楚中第一繁盛”,成为全中国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美誉,也因汉口扼长江、汉水两大水道咽喉,成为天下商贾聚集之地,历史上也被称为三大茶市和天下四聚之一。

1858年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中增辟的11个通商口岸,包括汉口。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由此,汉口开始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国际大都市的转型。此后,汉口先后开辟英、俄、法、德和日五国租界,40余个欧美国家在汉设立领事馆。外国各路商人先后来汉通商,从此武汉的对外贸易大幅增长,贸易量稳居全国前四,成为全国四大港口之一,其中有40年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0%左右,居全国第二位,呈现出“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态势。清代后期直至二十世纪初的武汉享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是中国第二大城市。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开展“实业救国”,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兴建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使汉阳造成为闻名东亚的品牌,进一步刺激武汉近代工业兴起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武汉在原有以商贸金融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基础上拓展为近现代中国的工业发源地。他主持修建京汉铁路,使武汉成为中国的南北交通枢纽,成为名副其实的九省通衢。他还兴办西式现代教育,创建“两湖书院”、“自强学堂”等新式学堂,进一步推动武汉成为中国的教育文化重镇。1905年,张之洞修筑后湖长堤,建成后堤内干涸土地10万亩,基本奠定现代汉口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城市轮廓。1907年,张之洞将后城城墙拆除,修建后城马路并成为汉口第一条近代马路,这条路也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中国各方政治势力在武汉地区角逐的主要舞台。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爆发,革命成功后,起义军宣布脱离清朝,建立军政府,成立中華民國,随后中国各省响应,清朝被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宣告结束。1926年9月,北伐军攻占汉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1926年10月7日成立汉口市政府,刘文岛为汉口市第一任市长。1926年11月21日,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并决定将汉口、汉阳、武昌合并为一个城市,设为京兆区(首都),定名武汉,这也是武汉三镇首次在行政上统一于一个城市之内。

1938年6月,武汉会战打响,国民革命军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大大消耗日军的力量,粉碎日本三月亡華的图谋,此战也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武汉也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焦点城市。

武汉会战包括:马当战役、九江战役、黄梅战役、广济战役、田家镇战役、瑞昌战役、马头镇战役、星子战役、万家岭战役、富金山战役和信阳战役。时间跨度超过四月,中国空军损耗巨大,海军几乎全灭,伤亡超过40万人,日军方面,即使无耻的使用了毒气弹,伤亡也超过10万。

武汉会战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的消耗了日本国力,会战之后,日本国内只剩下一个师团,人口数大幅度下降,无法支持长期战争,到1944年一号作战前,日本再没有形成超过或者等同于武汉会战的规格。为反法西斯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图片和资料部分取自W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武汉   湖广   汉水   鄂州   汉口   武昌   长江   日本   中国   战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