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如潮!挖掘大同资源,让文化IP大显不同

癸卯新春期间,大同古城内的文化活动好戏连台、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好评如潮,而打开各大媒体的报道和抖音、快手、视频号、朋友圈,可以看到其中的关注聚焦热点,是以大同历史文化为素材打造的IP形象,备受大众追捧与盛赞。《千年微笑》和《昭君出塞》两大情景舞剧在网上爆火,点燃了大同人的激情和游客的兴趣。此外,《花木兰》中的巾帼英雄形象,《金榜题名》中的大同士子故事,也都令人印象深刻,备受嘉誉。

采访中,很多人分析这些原创节目备受热捧的原因,大家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这些表演及文化IP取材自大同历史文化并将其活化展现。正所谓只有本土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原创的才是富有生命力的,只要立足本土,展现特色,就会让人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只有深掘大同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而媒体与网络上的关注热潮,以及每天在表演现场人潮中只为一睹那抹动人微笑的观众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千年微笑》

《千年微笑》取材自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合掌露齿菩萨,为华严寺辽塑中的珍品,塑像高约两米,跣足立于莲花台上,体态丰盈、袅娜多姿,肩着披帛、肘悬飘带,胸佩璎珞、下着长裙,发束高冠、戴有臂钏,整尊造像神情闲逸、宁静大方,轻启双唇、皙齿显露,双手合十、微微而笑,其微笑动人的神态表示着对佛法的领悟。在《千年微笑》表演中,饰演者范晶为一名舞蹈老师,面容圆润,仪容大方,身材修长,笑容可掬,舞蹈演绎大气雍容,意态安详,可谓形神兼备。其服饰、化妆、道具等亦精心考究力求还原雕像原貌,其中的莲花宝座,有细致精巧的古典纹络,颇具艺术品位,为表演格外增辉。舞蹈每每凝神定格,都让现场观众为之惊呼:“太像了!”“宛如合掌露齿菩萨下凡!”令人倍感艺术震撼和美感洗礼。

《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则取材自一段汉时平城佳话。汉竟宁元年,昭君肩负和亲重任,远赴匈奴边地完成和亲宁边使命、促成民族和睦。她从长安出发,途经平城即今大同,住宿在东胜店客栈,夜里思乡情浓,便弹奏起随手携带的琵琶,琴声哀婉,如诉如泣。在离开平城时,她把琵琶留在了客店,由此东胜店改名为“琵琶老店”,代代相传,至今犹存。在《昭君出塞》演绎中,表演者陶靖蕊为一名专修舞蹈的学子,其面容婉丽,气质古典,仪态万千,神态端庄,在舞台上以优美舞蹈展现出王昭君的忧郁与深情。随后的巡游中,在豪爽英武的武士和汉装古典仕女的簇拥下,身披红裘的“昭君”展现出神色庄重、温和坚定、从容不迫的气质,吸引着观众一直跟随欣赏,让人恍然间似乎真的陪“昭君”走过一段非凡的历史足迹。

《花木兰》

花木兰的故事伴着《木兰辞》千古流转,并远播世界,而诗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则无可辩驳地印证出木兰与北魏平城的密切关联。在华严广场的主舞台和纯阳宫广场舞台,《花木兰》表演展现出英姿飒爽的木兰形象,让人领略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表演者李旭婕在铿锵有力的旋律和紧张节奏中,展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的木兰骁勇善战形象,随后在平和舒缓的音乐中,展现木兰凯旋脱下戎装后女性的柔美与温婉,让观众赞叹不已,由此了解这一世界驰名的巾帼英雄与古都大同历史的密切关联。

在府文庙内及云路街上,精心打造的《云路纳福》《金榜题名》《钟馗贺岁》三部沉浸式明朝古装演艺,既与府文庙的文脉高度呼应,亦以丰富内涵、美好祝愿、精彩互动,让游客在年味里感受古城文韵,让人印象深刻,许多游客留下高度评价。

采访中,我市文化艺术界人士表示,以文化见长的古都大同从不缺乏优秀文化艺术人才,亦能打造出许多优秀舞台剧目和以大同文化元素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如“云冈乐舞”等。在今后的大同文旅振兴事业中,应大力扶持本土艺术人才,着力挖掘大同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具有感染力与影响力的大同文化IP形象,引领大同文旅破圈爆红。


记者 史涌涛

责编 王宇

审核 邓琳

监制 刘双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大显   东胜   昭君   花木兰   木兰   文化   琵琶   舞蹈   好评   观众   千年   形象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