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晓兰丨止语禅修班开示有感

今天看到你们来到这里一起禅修,我想我们大家都是有缘之人,既然是缘,我们就要珍惜这样的一个缘分。世界上有50多亿人,大家能碰在一起,同吃同住同修,这是一个非常难得机会。画苏洪晓兰艺术馆之所以推出禅修,就是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改变大家原有的一些思维方式。我们之所以认识不正确,不正确的认识就会导致迷失。痛苦、迷茫。禅修就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把错误的认识转换成正向思维。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人生非常的辉煌与灿烂,自己的人生能心想事成期待自己在短暂的生命里面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但是这样的一种期待往往跟现实社会离得很远。比如说大学生刚从学校毕业豪情万丈,等真正走入岗位以后,没过几年,对什么都提不起信心,最后什么抱负和梦想都束之高阁,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总是以一个标准去衡量每个人的人生价值。所以大家都涌上一个塔尖。最后很多人都在爬到塔中间就掉下来了,摔得头破血流。我觉得生命的价值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展现多种人生存在的价值,为什么要朝一个方向去看齐?好像只有当官,只有当老板,只有成为某某艺术家,才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这其实是不对的,如果一个人能把地扫好之后,也能从扫地当中得到一种快乐,也能体现他的价值 所以,我希望禅修能改变这样一种观念,然后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转变我们的错误观念,是要有一些方法。在禅修当中,我们要通过内在的察觉去了解自己、了解事物,正确的透视人生。不然的话,我们会永远随着这个世间的大流走。想想看,我们活在这个世界是不是这样?老师告诉你要实现理想,家庭告诉你要事业有成,同学告诉你要当官。身边所以朋友都引导你朝一个方向走。这个方向是什么?佛教把它总结出来就是财、色、名、食、睡。这几个名词我想大家都经常听到。大家都是为了财,为了名,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青春、快乐往这方面一投,最后把健康也投进去了,当我们年轻时我们没觉得自己怎么样,当我们50岁时就觉得身体大不如从前,要好好调养、要好好养生、要好好养心。其实当我们青春的时候,我们没感觉到自己投入了青春、投入了健康、投入了时间,乃至投入了全身所有的好东西,到40而立不惑之年,或者50岁之后,你去想一想,这一生一直在这样做生命价值的体现到底是什么?我们很少把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这些东西。 我们整个社会包括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被典论导向牵引着走,认为人生的价值,只有用钱财才能衡量。惟其如此,我们就迷失了自己,所以在商场里边碰得头破血流,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自己的本性没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地位就这样在黑暗当中摸索了一生。自己到底得到了什么?当在大方向里迷失的时候,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我们一生当中就得不到光明,永远在黑暗迷茫的状态里边浑浑噩噩地过一生。导向了一个结果是什么?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去抢还是用什么方法。用什么办法能赚到钱,就是本事。是不是都变成这样一个状态?那整个社会就变得很可怕了。所以在街上走着路,包被人家偷了抢了,晚上走在路上总是担心害怕。这样我们时时刻刻处在惶恐不安之中,我们就不会快乐。佛教把这样的一种状态叫做地狱,因为你恐惧,因为你神情不得安宁。你活在一种朝不保夕、诚惶诚恐的状态里面,走路的时候是跑着走,眼神永远是游离不定。为了升学彻夜苦读,等到我们走到工作岗位的时候,被工作的业绩压得喘不过气来。当你过了50岁发现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你就发现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健康。本来,我们20岁的时候,觉得爱情是最重要的,30岁的时候,觉得事业是最重要的,50岁的时候,我们觉得健康是最重要的。当我们把这些东西从头到尾过滤一遍的时候,我就在想人活着安心最重要的。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当中,能奉献一份真诚的爱,我觉得是最有意义的人生。 其实一个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类最伟大的作品。当我们具有一种大悲、大愿、大慈精神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跟着这样的一种愿力行驶,就会得到极大的改变。不然的话,我们的眼光只看着眼前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思维只顾着自身的享受,我们的人生定位只看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这样狭小的人生,就局限着你的发展,这样的人生永远被自己的欲望所捆绑,自己很难解脱出来,思路就会乱,看待问题就会很偏激。当我们坐禅时候,就不断要把自己的那种局限狭小一种思维方式把它打开来。古代那些好皇帝和大官都是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而乐。这种思想就跟菩萨的思想是一致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就是你快乐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我能感受到,把你的痛苦想成自己的,把你的快乐一起分享。身边一个陌生人跟我们不是亲人,不是朋友,当他们在病床当中挣扎、痛苦的时候,我们能感同身受,这就是无缘大慈。我们的禅修就是培养自己这样的一种德行,一种良知。这样的思想在我们的内心里边生起来的时候。我们碰到一点点痛苦的时候就不会为之悲伤。芸芸众生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需要我们伸出慈爱的双手把他们拉到岸上来。烦恼和污浊时刻地煎熬着我们,让我们沉迷,挣扎在这个世间当中无法自拔,我们更需要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清净。我们要学习,我们要提升,我们要改变,我们要具备无穷的能量,让自己坚强。那就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让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这就是叫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我们的愿望,这是我们的使命,这是我们人生的自身价值体现。 人总是认为一切东西是永恒的,人们所以不快乐,就是建立在这样的错误观念上“缘起性空”,即“色即是空”的思想,就让我们正确地认识食物根本的原理。 修禅人是专门学习礼让别人,恭敬别人,赞叹别人,能守本分与完善本分的人,有无上美德。其实道与理。道,是道路,是光明大道,是可以给予人人平等而行,绝对而行的道,是定位,是国家纲领,是社会的原则,是公众的公约,是家庭的家风,是每个公民的本分。理,是理由,是在人心的千差万别上,人心各异,所以理是相对而言的。道,是肯定在完善自己上下功夫。德,是服务于社会,启蒙公众,来检验自己的德行素质。上善人与大恶人都是好老师,善人提醒我们学善人的好处。恶人则提醒我们行恶业的苦果。我们的爱心服务,宗旨是为和谐社会服务,目标为世界和平创造条件,纲领是宣扬好人好事,最终感化恶人恶事。 道有公道、私道之分,公道以完善自己的因、慈、悲、喜、舍为公众利益为果;私道以个人利益为因,求福报为道果。公道人如大地,是心平等,利益十方,奉献平生,甘愿,只有承受,没有偿还。私道人如滴水杯中,点点滴滴都为自利,左右上下,生怕吃亏。大道与中道。何为大道?上顺国法,为全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是大道。何为中道?是人与人之间 相互尊重,各守本分,各正其位,是中道。 道德与生命,一切以人为本,人以命为本,命以智慧,觉悟为本,智慧、觉悟以道德为本。道德;是生命与灵魂,爱心是生命与营养,感恩给人圆满高兴,所以感恩是人的能量。福德的人能够知足常乐,所以福德是人的健康。福报的人肯于任劳任怨,所以福报恶是人的财富。道德,能为人类奠基生命的生活,建立良好的升华。感恩能够给人类生命乐意接受大自然的一切缘起缘终。知恩,让生命有良好的依靠;感恩,让生命的依靠力更加强大;报恩,生命的依靠力更加牢固。修道与修德人,是明白人生生存,需要相互成全,生命才能共同解脱;凡夫人则相互麻烦生命,拖累生命,一直到无法生存为告终。人有爱心,生活才能得到快乐。人有感恩,生活才能得到美满。人有道德,生活才能得到健康幸福。人有福德,才能享有缘分遍天下。人有福报,才能享有财富满神州。人有爱心,就会和天堂接着缘;人有感恩心,就会和大地接着缘;人能有爱心又明白感恩,就会和世间人人接着情缘。有爱心,是人间的福报。福德是自足常乐,始获生命健康之因。福报是任劳任怨,终得财富满人间之果。道,是道理和礼仪,是原则规矩,是威仪形象。德,是圆满完善原则规矩,圆满庄严威仪形象。人,无礼仪则没有道理;人,无规矩则无威仪,人无威仪测无威德形象。人无礼仪,不成规矩,人无规矩,不成方圆。礼仪是人的威仪,规矩是人的威德庄严形象。礼仪和规矩,都是公众和公共秩序的规约。无礼之人,自然失去威仪,没有威仪之人,就是没有规矩;没有规矩之人,就没有威德形象。人人没有规矩,公共秩序就成为大乱,道是有规定不变的礼仪和规矩。礼仪和规矩就是公共秩序的原则。德,是在规定的道理和礼仪原则上,必定履行圆满到位,是为德行圆满。德守天地大道,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违背规律,就有灾难了,世界是以人为本,人类要以道德为本,一切道德的文章都是成全生命的方案。 洪晓兰 2019.10.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威仪   本分   规矩   礼仪   道德   价值   生命   人生   快乐   健康   洪晓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