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纪实

癸卯新正十二,伟光兄召集我与建胜、益琍兄等赴乐清城北乡黄檀硐古村落游嬉。驱车一个多小时终于如愿到达目的地,去年,年底我们来过因修路返回,未能见到黄檀硐“真面目”。

黄檀硐古寨深藏于群山峻岭之中,四面环山,山腰悬崖之上,但见龙溪流水平远静穆,嘉树四合,龟山绿竹成林,郁郁葱葱,别有一种境界。穿村而过的龙溪发源于西山,经村庄平缓流淌几百米至村东,落差几十米成瀑布,消失于苍茫大山之中,唯见小鸟掠水隐树丛而去。黄檀硐村地形地貌酷似湘西“凤凰古城”,处于溪流三级梯段的中段;山体系流纹质火山喷发堆积的岩石,奇岩怪石、风化窑硐、飞瀑深潭、 风景美不胜收。

村庄始建于宋代宝庆年间,建筑物依溪而建,溪南为祠堂、庙宇, 溪北为江南溪山特色明清民居。古木、石屋、古庙宇、庐氏大宗、古木雕装饰、石砌围墙、院门古色古香存留尚好;曲径通幽的深街长巷, 一幢幢石墙青瓦木楼和一户挨一户的小商铺,仿佛在述说着几百年来古寨人丁兴旺。屋后有水田和山园,构成典型的农耕庄园式自然经济格局,以及古老的道家风俗,置身其中乡土文化浓郁。

黄檀硐村凭天险而建,过去,主入口(寨门)为村庄东面,龙溪瀑布南首山坡隘口,巨石堆积垒成寨门高约 3 米,古朴雄伟壮观,扼守在险要之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此地偏僻,如千百年前的《桃花源记》所形容与世隔绝的区域,可是到如今,它的地位也完全不同了。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公路完善旅游设施。

村庄东段几亩稻田改成了游客农耕体验基地和仿古民宿客栈,以满意旅游旺季需求。现在,从乐城城北盘山公路,依山岭脉络蜿蜒,穿过两个山洞,可进入黄檀硐村西面入口停车场。

在村庄转了一圈,从古寨门出村往北,经新建栈道过龙溪瀑布,独坐在瀑布水口山石的边缘,体验瀑布上的村庄景色。聆听泉水潺潺的流动,那种静与美的色调,牵引一串串挣出身体的心跳,在波光粼粼的亮眸中,出现的“峰回路转、云合水分(王原祁),”诠释在宣纸

上,构就《黄檀硐龙溪瀑布图》写生稿一幅。董其昌说“行万里路”,画者重在观察体验大自然。

黄檀古硐,在村东龙溪瀑布北边山上,我们拾阶而上过黄檀树林,悬崖峭壁下有一道观,道观的青龙方小瀑布落差十几米,水很少象下小雨一样。步入道观大殿,是进深十多米,高十几米,一百多平方米的硐穴,传说某大仙在此修炼得道。站在硐口平坡上,可观村寨内外景观。因山坡有黄檀林又有一天然窑硐,在冷兵器时代又作为瞭望哨所,故以黄檀硐为村寨命名。

游嬉自然离不开品尝当地特色农家菜,中午,我们在村中农家就餐。点了几个农家小菜,换一下正月里大鱼大肉的囗味。店家烹饪技术不错,品尝到了真正的农家菜味道。

中饭后,我们经中雁荡山玉甑峰景区盘山公路回乡,黄檀硐古村值得一游。

姜文华于癸卯元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石屋   宝庆   黄檀   盘山公路   村寨   道观   农耕   庙宇   村庄   瀑布   纪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