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接受孩子的普通

我是花了好长时间才接受儿子的普通。

养孩子就是这样,刚出生时每一天的进步都觉得比别人快。可能跟我每天给儿子读睡前故事有关,儿子讲话讲得早讲得清晰,一岁三个月就能讲连贯的句子了,那时候觉得他就是天才,长大了上清华北大都觉得有点亏。

上幼儿园后,报了不少兴趣班,溜冰、游泳、围棋、语言艺术等,溜冰溜得非常好,到了可以拿奖的水平,担心长时间溜冰后引起膝关节内扣,到幼儿园结束就没继续学习了。动作也比较协调,早操课都是排在第一个领操,全幼儿园早操表演时也是领操。这就是最开始的高光时刻,那时候真觉得儿子太棒了。


没想到所有能拿出手的也仅限于此了。

幼儿园班级舞蹈表演时,儿子经常扮演一动不动的小树和草,从开场站到结束。也不爱上台表现,如果是语言表达课之类的,能往后躲就往后躲。

上小学和初中后,成绩一直都是中等,没有哪门成绩比较突出。每次家长会,在教室坐一两个钟头,都听不到儿子的名字,好的表扬里没有他,很差的批评里也没有他,就像个透明人没有存在感。期间先后学的游泳、钢琴、羽毛球都没坚持下去,因为都是浑水摸鱼,上完又不练习,可能本质上就没兴趣。



中考报考时因为求稳,报了区龙头高中,学校其实实际上是很不错的,每年都有上清北的,一年前还出了个全省屏蔽生。但儿子觉得亏了,应该上市属前八所,因为超了20多分。没办法,中考都是提前报志愿,而且容易滑档,所以当时为求稳同时也想着分数高的话能进重点班,进可攻退可守。

高一时儿子情绪很低落,不喜欢学校和老师的管理方法,成绩下滑明显,数学尤其退步,经常考五六十分。住宿了一年后,就要求高二走读租房住。无奈,只得在学校附近步行十分钟的距离内租了套房,每天从学校下晚自习后走路回出租屋。好在经过老父亲的疏导,和他自己在困惑时买些哲学书看,慢慢走出了低落。高二开始就明显情绪好多了。


每个家长都希望子女能考上985大学,但是看他的成绩以及不太努力的学习劲头,老父亲和老母亲经过了一年的暗自焦虑后,终于决定不再把期望定那么高,考个211甚至普通本科都能接受。

距高考只剩下110多天了,全家都摆脱了焦虑感。因为父母本身就很普通,所以也要接受儿子也很普通的现实。

我也是三十多岁后看到那句话:年轻时要接受父母的平凡,成年后要接受自己的平凡,当父母后要接受子女的平凡。真正接受却是在十几年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连贯   早操   焦虑   中考   幼儿园   平凡   儿子   父母   成绩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