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或已发起战略性战役,可能一举扭转战局,乌方只得坐下来谈判


综合英媒俄媒报道,乌方判断俄方将在10天内发起总攻,乌方正在集结力量准备反攻。我们根据来自乌克兰战场的真真假假的消息,力求去伪存真,初步判断俄方在近期发动一次空前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是大概率的。2月15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总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俄方新一轮重大攻势已经开始。是否开始,还要看战场情况。

一是俄外交部一副部长宣称,俄方已准备好与乌方无条件谈判,同时宣称谈判需要建立在现实情况之上。我们分析,俄方此举把自己的姿态放到最低,极其谦恭,但有利于占领道德高地。但第二句话更重要,"现实情况"并不是当下双方的僵持情况,而是指总攻之后获得重大战果,完全取得战场主动权之后的情况。那时的"无条件",其实就是乌方单方面不得不承担的战役后果。俄方的和战双手,其实都很硬。

二是当下战场情况,在双方全线僵持中,俄方渐占主动。三个主要战役方向(上图),其中北顿湼茨克方向,俄方在巴赫穆特地区的"绞肉机战术"取得成功,大量杀伤乌方有生力量,对乌方围三阙一,乌军进退两难。扎波罗热方向,1月底前俄方向北推进了10余公里,不仅对扎波罗热首府造成威胁,而主要使亚速海沿岸陆桥地带的威协暂时缓解,使后勤运作有了足够的地幅。这个方向的俄军挟着胜势,经过半个多月的人员装备物资补充,应该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三是当下与乌方对峙的主要是瓦格纳雇佣兵团(上图)和车臣武装。西方情报机构判断,得到局部动员和训练的新兵补充,俄方30多万齐装满员的正规军,装备有1800辆坦克、近4000辆装甲车、3000多门火炮,数百架飞机,应该在双方接触线后面的战术和战役地幅内集结完毕。但美西方各种侦察手段至今没有发现重兵集结地域,这才是令乌方恐慌的地方。

四是俄方的主要突击方向。俄罗斯和美西方军事专家判断,在顿巴斯的北顿涅茨克方向(上图)。当下这里态势对俄方最为有利,仅瓦格纳雇佣兵团和车臣武装已使乌方难以招架,伤亡惨重。远离乌西战略后方,补充困难,新锐兵团也难以进入。一旦突破,可迅速攻占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全境,并改善哈尔科夫方向战局,使欲并入俄罗斯4个州中的2个州完成合并。

但我们判断主突方向在扎波罗热(上图)。自俄军从第聂伯河右岸撤到左岸以后,据河防守,掩护后方调整部署和补充人员装备物资。1月22日俄方发动了一次局部进攻战斗,把战线向北推进了10多公里,既解决了亚速海沿岸陆桥的安全,又扩大了地幅,便于重新调整部署。俄方在这个方向发动重点进攻,一是左翼有第聂伯河作掩护,右翼空旷,乌主力都被吸引到北顿涅茨克方向去了,可集中优势兵力向北突进,拿下扎波罗热市。尔后可有3个转进方向。一可向北顿涅茨克乌军后方进攻,断其退路,与正面进攻的瓦格纳雇佣兵团和车臣武装共同围歼乌军。二可在扎波罗热市附近乌军防守薄弱的河段渡过第聂伯河,从左后卷击赫尔松市,与河左岸俄军共同围歼赫市乌军,收复赫尔松州,占领扎波罗热州。三可视乌后方空虚,直驱尼古拉耶夫州,并向敖德萨发展进攻。这个方向一旦进展顺利,将从黑海封闭乌克兰,截断美西方从海上和罗马尼亚对乌方的军援,是乌方的一个致命穴位。


五是乌方声称准备反攻。新组建8个旅用于进攻克里米亚,另外正在组建22个军事单位。从现在的战场形势看,完全不利于反攻。如果只是虚张声势,迷惑俄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真按反攻做准备,布局攻势部署,则未战先败。现在乌方应全面转入防御,准备粉碎俄方的进攻。同时进行先制行动,打击俄军的进攻出发地域和后勤保障设施,破坏俄方的进攻准备,减轻未来防御的压力。

六是俄乌冲突一周年,大规模进攻行动的时间窗口开始变窄。2月24日是俄方进攻乌方一周年,战局仍呈胶着状态,乌方拒不和谈,形势远不令俄方满意,必须在一周年之际尽快打破僵局。现在乌克兰战场为冰封状态,便于机械化重兵集团的进攻行动。离冰雪融化的四月份只有1个多月了,时间不等人。乌军经过长期损耗,人员伤亡,装备不足,近期又处于劣势,士气不高,美西方援助的先进坦克还未进入战场,正是最薄弱的时候(上图)。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利于俄方发动大规模进攻。如果俄方能集中全力取得主要战役方向的重大胜利,一举扭转战局,甚至取得全线战略性胜利,乌方将不得不坐下来按俄方的要求谈判,离结束战争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战局   聂伯河   赫尔   瓦格纳   车臣   北约   战役   波罗   乌克兰   陆桥   俄军   战略性   兵团   战场   方向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