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深论 - 开局即“狂飙”的深圳,打出高质量发展“三张牌”

2023年,什么是深圳的年度主题词?

答案是,高质量发展。

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在高质量发展中坚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新春伊始,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圳全面发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战,强势打出“三张牌”。深圳各行各业都在高质量发展的主舞台上奋楫争先,赛龙夺锦。

鹏城大地,处处洋溢着“奋跃而上、飞速奔跑”的火热氛围,目之所及皆是一片奋进之景。

全球招商辟新天地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开年伊始,深圳市、区政府、职能部门等率先出击,面向全球“敲门招商”,远赴意大利、西班牙、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前往中国香港、澳门,和内地重点城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收获满满,实现良好开局。

这样的招商引资节奏,风风火火,遍地开花,在以往的深圳并不多见,足见深圳全力“拼经济”,誓抢“开门红”的决心。

为了招商引资,深圳多个区的主要班子成员也集体出动,上紧发条,奔赴山海。各区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招商方向涵盖面都非常广,涉及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军民融合、生命健康、先进制造、高端酒店、时尚服装、创意设计、教育培训、智能传感器、钟表、金融、现代时尚、科技、消费、旅游、黄金珠宝会展物流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次深圳多个区都重点发力招商引资,但各个区重点发展产业不一样,发力的方向也有所不同,可谓是各具特色。

例如,南山区聚焦高新产业、数字经济;福田聚焦时尚产业、创意设计;罗湖瞄准金融、科技、黄金珠宝业;龙华加码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宝安和龙岗则主要面向制造业。

分析人士指出,深圳多区争先恐后,出发招商,与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的冲锋号一脉相承,展现出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奋进态势,有助于深圳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

大项目托举大未来

重大项目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去年,深圳的工业规上总产值和全口径增加值,首次实现“双第一”。今年,深圳誓要努力保持在全国城市里面的工业经济领先身位。

1月29日,深圳全市11个区(新区、合作区)同步开工总投资近3300亿元的大项目,以高质量投资为新一年高质量发展起笔。

其中,宝安区32个项目总投资84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3.9亿元,总投资额和年度计划投资额居各区之首。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表示,宝安区将全力以赴稳存量、添新量、留增量,加快吸引更多重大项目落地,以高质量招商引资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龙岗区新开工项目共46个,项目数量位列全市各区第一,总投资611.7亿元,年度投资81亿元。龙岗区委书记张礼卫表示,龙岗区将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以深圳速度、龙岗担当高水平规划建设好开工项目,确保早日竣工、早见成效。

光明区18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34.4亿元。光明区委书记蔡颖表示,将全速推动395个在建项目,落地见效欣旺达、TCL中环等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全力冲刺固投1000亿元。

大鹏新区集中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64亿元。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广阳表示,大鹏将重点加快乐高乐园、金沙湾国际乐园、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等项目建设。

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踵落地,全面掀起新的建设热潮。为确保项目质量、数量和速度,深圳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确保当前发展见成效、长远发展后劲足。

中小微企业迎“春雨”

中小微企业不仅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更是激励创新、带动投资、促进消费的重要“生力军”。作为一座极具创新活力的城市,深圳不只有腾讯、华为,还有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共有商事主体394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达148万户。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于抗风险能力弱,遇到的挑战和困难也更大。

2月6日,深圳8部门联合重磅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举措》从纾困和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有效扩大市场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4个方面共提出了20项具体举措,集合政府力量全力赋能深圳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降低产业生产经营成本方面,《措施》“边降边缓”。一方面为企中小微企业让利,在中小微企业税收、企业用房成本、融资贷款成本、融资担保费等具体环节中降低费用。以税收为例,《措施》将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措施》还延缓企业的各类开支,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

降低成本、扩大需求是打开中小微企业发展正循环的重要入口。在有效扩大市场需求方面,《措施》从各类应用场景、消费场景切入,助力中小微企业激活市场需求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据深晚记者了解,《措施》将全面支持文旅体行业发展,从2月份开始全面恢复线下体育赛事,深圳马拉松、南山马拉松、宝安马拉松等赛事活动将如期和市民见面。

此外,《措施》聚焦于企业创新、转型两个关键词。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方面,《措施》聚焦智能科技,激活深圳产业的创新动能,致力于将中小微企业培养成产业中流砥柱。为了培育企业创新活力,《措施》将对在“创客中国”(深圳)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的获奖项目,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同时提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证的特殊资格。到2023年底,深圳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5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以上。

在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措施》把重点放在了人才培育、品牌转化、数字化转型上。据悉,未来每年深圳将推动1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深度上云上平台,同时将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搭建工业软件供需交流平台,引导工业软件企业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记者】崔璨

【作者】 崔璨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深圳   重大项目   狂飙   开局   招商引资   中小企业   措施   重点   产业   项目   经济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