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岩区:驭势而行勇作为 砥砺奋进开新篇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起航。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强省会”行动的关键之年。新春之际,云岩区相继召开区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区委经济工作会,全面厘清方向、提振信心,并提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的目标。

云岩区提出,将聚焦“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主题,紧扣“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两条主线,落实市委“一个高于,五个走前列、作表率”奋斗目标、“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八个强”重点任务“三大目标”,强化“敢干、实干、快干、会干”的“四干精神”,做好“破、稳、转、强、优”“五字文章”,用“强云岩”支撑“强省会”,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岩答卷”。

云岩区一景。

A 做强做优产业 促经济运行质效双升

2023年,云岩区不断推进工业规模向“强”迈进、产业结构向“优”调整、经济质量向“好”提升,对工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进行全面部署——

工业方面,紧盯电子信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一主一特”产业定位,聚焦“芯”“件”“板”“机”“器”五大板块,全力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力度,做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全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工业聚集,强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狠抓工业项目谋划、管理、招商、建设,全力推进各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2023年,云岩区力争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总产值达20亿元,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100个以上,新增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及车间3家,确保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10%、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6%以上。

旅游业方面,坚持“产城景一体、文商旅融合”,全力打造一批高品质、多元化的“六爽”消费体验场所。不断丰富“爽爽贵阳·文昌云岩”品牌内涵,加快山海体育文化等文创园建设,引进培育更多文创企业,力争文化产业产值在全市的比重达到70%。大力引进洲际酒店、希尔顿惠庭高端酒店品牌,推动万怡酒店项目落地,力争新增精品酒店和星级酒店4家、规上旅行社2家。谋划实施黔灵山公园改造工程,打造一批组合型精品线路。不断完善旅游文娱功能,推进贵阳星辉文旅综合体、光影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游客人均消费及旅游相关产业增加值均增长10%以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持续完善旅游配套功能,力争今年实现旅游收入330亿元。

现代服务业方面,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确保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净增30家、营业收入达55亿元;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多样化、品质化发展,打造全省、全市现代服务业总部集聚区。围绕“三区一楼”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力争引进500强企业项目5个以上,认定总部企业总量达到18家,新增营收过亿楼宇3栋。

B 推动城市更新 建设现代魅力城区

“以前排污管道年久失修,污水全排到地面,整个小区的路面都是污水。背街小巷改造后,路面干干净净,住着舒心。”说起背街小巷改造,云岩区半边街制药厂职工宿舍居民罗萍连连点赞。

2022年,云岩区把“一圈两场三改”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启动14个“15分钟生活圈”建设,改造农贸市场17个;新建停车场6个、新增车位4800个;实施棚户区改造21211户、老旧小区改造2176户、背街小巷改造110条;新建人行过街天桥2座,打通交通堵点12处,城市品质品味品貌不断提升。

2023年,云岩区将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标准高规划高水平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让老城区换新颜、展魅力——

完善城市功能。狠抓“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加快完善“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及停车场、农贸市场等要素配置,启动大营路、改茶、三桥等12个“15分钟生活圈”建设,新建惠民生鲜超市3个、公共停车泊位4800个,完成棚户区改造18777户、老旧小区改造4966户、背街小巷改造84条,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50台以上。实施市政道路4条,建成人行过街天桥1座。

精细城市规划。全面落实全市“一核三中心多组团”规划,强化与南明区在指挥调度、规划策划、项目推进、政策支撑等方面的协同联动,推动南云老城核心融合发展。加快完成“一河一道一片”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

延续城市文脉。突出“城市核心、老城灵魂、文化高地、精神家园”定位,启动实施贯城河复涌工程,加快推进红边门、大西门、六广门等历史城垣步道建设,全面提速文昌阁片区提升改造,深入挖掘贵山书院、君子亭等文化景观资源,实施虎门巷、通衢街、文庙巷等亮点工程。

加速片区开发。老城区加快推进中交城市综合体、贵医中船总部等在建项目,启动金仓路、飞山街、三民东路等地块房屋征收工作。三马片区加快推进A05保租房等项目建设。东线片区加快推进渔安河东片区土地出让,提速酒世界项目建设。小关片区将加快万达、中交、城投地块项目建设。

提升城市管理。不断优化湿垃圾快收快运处置体系,大力整治市容环境卫生,持续开展交通治堵,打通重点区域堵点,稳步降低城市拥堵指数。

推进农村“五治”。谋划一批精品民宿项目、推进杨惠农文旅研学基地项目;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打造一批都市型富美村寨。

C 办好民生实事 打造民生幸福高地

2023年,云岩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狠抓民生实事办理。

强化民生托底保障。扎实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深入实施全民医保参保计划,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160套;完成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构建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促进居民就业增收。扎实开展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3.92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实施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抓实抓细根治欠薪工作,全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谋划启动省府路小学、新东门小学、十九中等改扩建项目,完成24所“强校工程”项目校评估;持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880个,学前教育公办率稳定达60%以上、普惠率达92%以上;深入推进“民转公”,率先在全省完成义务教育民办学校规范工作,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加快健康云岩建设。启动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区康复中心建设,建成区人民医院分院、区妇幼保健院,新改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水平;推动云岩区中心敬老院二期项目建成投用,探索“老年食堂”新运营模式,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新增养老床位100张以上。

D 深化改革创新 营造一流市场环境

2023年,云岩区将多方发力,多举措帮助、扶持、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深化重点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一表办、一站办”,确保全程网办率达85%,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以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增设“自助办”应用场景,全力推动政务服务向村(居)延伸,建成“15分钟政务服务圈”。重点聚焦城市开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民生短板补齐三大板块,推动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进行战略性重组,推进二三级子公司专业化整合,不断增强企业“融、投、建、管”的能力水平。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紧盯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导向,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商会招商、基金招商、驻点招商,力争新引进过亿产业项目30个以上。不断完善招商组织机制、协同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积极对接驻外办事处资源,建强招商引资队伍,压实招商责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构建产业大招商格局。紧盯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确保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85亿元、引进优强企业40家以上。

扩大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外资、外贸、跨境电商三个倍增行动,做大外向型经济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强化“外综服”平台作用,支持贵州新联等外贸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提升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

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健全完善常态化企业走访调研机制,掌握企业发展诉求,解决企业难题,做深做实企业服务,切实擦亮“贵人服务”品牌。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确保营商环境便利度测评进入全省前十。

升级改造后的新添大道南段604号支巷。

亮点点击:2022年“成绩单”

2022年,云岩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发展成绩单——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增市场主体1.15万家、总量达13.56万家,新增“四上”企业85家,总量达707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5家,同比增长228%;实施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108个,引进优强数字经济项目17个,建成东懋中心亿元级数字产业楼宇;开工标准化厂房40.2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化厂房30.32万平方米;新引进贵州电商集群等楼宇总部型企业33家,亿元税收楼宇达13栋。

文旅商贸提质升级。围绕“爽爽贵阳·文昌云岩”城市IP,打造“云岩礼物”文商旅融合品牌,培育“一心不二”IP产业生态。旅游总收入排名全市第一,位居“2022 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第9位。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初步认定符合市级总部企业标准15家,排名全市第一。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编写“两图两库两池”,全年新引进产业到位资金72.21 亿元。引进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民营500强企业5家、其他优强企业41家,全年预计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3.5亿美元、服务外包接包执行额预计完成4500万美元。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印发《关于扎实做好重商亲商安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以“五个一体化”擦亮“贵人服务”品牌,政务服务“一窗通办’2+2’模式”获得全省推广。全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3.56万户,规上企业总数达892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科技创新有新突破。新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新引进科技型企业1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3家、增速达194%;105家企业成功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5.77亿元、增速达48.78%;成功获批第六批“省级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以及“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全省唯一入选“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的区(市、县)。

人才动能不断积蓄。聚焦“筑人才·强省会”行动,2022年,云岩区实现重点人才倍增137人,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172人,新增制造业、大数据产业等领域人才2207人,筹集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2990套。

记者 周芸 郭然 周永

编辑:贺孝瑚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背街   贵阳   砥砺   省会   楼宇   服务业   民生   全市   总部   重点   产业   项目   工业   城市   旅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