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发布,五大特色服务助金融机构谋篇布局

本文约1449字 | 预计4分钟阅读完

如有受益,欢迎转载分享



近日,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为此,上海计然碳科技重磅推出“金融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下的系统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国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战略部署,以“坚持绿色导向、坚持低碳发展、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市场运作、坚持风险可控”为原则,提出提出八个方面三十条重点任务,以完善上海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推动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更好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查看全文)

《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将基本建成与碳达峰相适应的绿色金融生态服务体系,形成一批绿色金融行业标杆;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效能不断提升,预计绿色融资余额突破1.5万亿元,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资管、绿色租赁等业务稳健发展;绿色金融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形成绿色金融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方案。

这意味着,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将基本建成与碳达峰相适应的绿色金融生态服务体系,推进兼具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各类经济活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形成一批绿色金融行业标杆。

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融入战略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海计然碳科技团队重磅推出“金融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下的系统解决方案”,提出“自身运营碳中和服务”“气候与环境风险管理”“技术质量风险识别与防控”“投融资信息化技术平台”“气候投融资相关培训”等五大特色服务,服务金融机构,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更好地为中国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规范开展碳盘查、碳抵消、碳披露等相关工作,分析摸排金融机构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碳排放量。利用相关节能降碳技术与策略,帮助机构实现双碳发展目标,履行社会责任。

帮助相关组织与机构从气候变化造成的物理影响进行气候风险识别与管理,搭建风险管理体系与信息化平台。


围绕清洁能源改造、工业低碳转型、绿色建筑发展等方面,提供绿色金融产品的技术质量风险识别与防控服务。 在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识别并管理相关的技术风险和融资风险。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


搭建绿色金融的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包括金融活动的数据信息整合,项目环境数据、参建单位数据、工程实施过程数据、金融项目管理数据、行业整体数据,未来将该数据形成绿色金融“大数据”。


加强机构管理者和员工的气候风险管理意识,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气候风险信息披露体系,明确碳偏好与落地政策,优化投融资结构积极配置资源,统筹形成持续合力,推动建设气候友好型投融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金融机构   上海   方案   金融   保险业   银行业   气候   布局   气候变化   风险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