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孩:高跟鞋是畸形审美,我们不要它了

高跟鞋,尤其是细跟高跟鞋在逐渐被女人抛弃,下一个被抛弃的对象或是钢圈内衣?

如今,除了一些靠打擦边球秀身材的女网红外,无论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在写字楼办公场所里,都很难见到穿高跟鞋的年轻人了;商场里,卖高跟鞋的柜台也不再占据一楼黄金位置,而是被赶到了商场的边缘上,并且面积一年不如一年的小。就算是网购平台,高跟鞋的销量也远远不及运动鞋等,高跟鞋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曾经可媲美女性包包的高跟鞋被抛弃了还是被淘汰了?

高跟鞋的前世今生

高跟鞋的诞生就带有浓郁的阶级和权利胎记。

据考查,高跟鞋起源于埃及,当时率先穿高跟鞋的是贵族,他们这样穿的目的是为了彰显与没有鞋穿和不穿鞋的老百姓的地位悬殊,就如同现代人,开豪车和骑电摩车的区别;15世纪,随着战争的蔓延,高跟鞋传到欧洲。

16世纪的法国贵族为了强化自己的地位,捏造了一种观念:“鞋跟越高,越接近神”;这种观念和和现在依然流行的:下雨不用打伞,因为那种上帝的恩露一样。后来, 那个集时尚与恶趣于一身的路易十四(据说一生只洗过7次澡的爱穿丝袜的皇帝)看中了高跟鞋能够增加身高的功能,疯狂地迷恋上了它,一时间高跟鞋成为王室专属,为高跟鞋打了一波强力代言。

后来,以精明和狡猾闻名的威尼斯商人看中了高跟鞋不方便行走的特点,为了防止他们外出经商的时候他们的情妇、老婆外出偷情,就给她们穿上了高跟鞋,有点古时候的“贞操锁内裤”的思路。但是阴差阳错,穿上了高跟鞋的女性反而更显女人味更能突出女性魅力,引得大众争相模仿,反而成了一种时尚潮流。

高跟鞋是生活条件优越的标志。

西式高跟鞋传入中国后,也引起了中国一部分赶时髦的人的效仿,并且引领了中国的时尚,在民国时期表现尤为突出,很多表现那个时期的电影,都有女主高跟鞋+旗袍的标配。

这个时期的高跟鞋依然带有阶级属性,只有家境优越,工作舒适或者是不需要工作的城里人才能穿上高跟鞋,因为在泥地里可穿不了高跟鞋,穿高跟鞋可走不了快路......

曾经的王者,沦落风尘,90后开始抛弃高跟鞋

无论是在流水线上打螺丝的,还是在办公室里打电脑的,抑或是都市丽人,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放下了高跟鞋,或者是顶多在工位下放一双高跟鞋做备用,以往那种高跟鞋一走,哒哒一路回响整层楼的情景,成了绝响。对于上下班开车,下了班去健身蹦迪的都市丽人来说,高跟鞋更是不方便。

职场与时尚,高跟鞋失守两大关键市场。

是什么让高跟鞋失宠?

女人味的变化:以前的女孩需要表现出十足的女人味来体现性别角色,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代人对女性的价值定位也发生了改变,女人味已经不是女性的全部,社会对女性的审美由单一的女人味变为“健康活力有个性”等。

男女身高差距的缩小也让高跟鞋失去了一部分市场:以前女孩要体现女人味,要与身边的男人不至于差太多,他们需要增加身高,那种断骨长身高的方式太痛苦和不健康,高跟鞋弥补了这二者的不足,既可以增加身高,又可以提升女人味,毫无疑问,高跟鞋是个不二的选择,于是就造就了中国女性人手好几双高跟鞋的局面。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18-44岁女性的平均身高五年间增加了0.8厘米。在山东、北京、黑龙江等北方省份,女性平均身高超过1米65。

在营养与锻炼的加持下,女性身高普遍增长,用高跟鞋增高的需求就变得不那么刚需了。


高跟鞋天生的穿久了不舒服,有害脚部的健康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命运,被束之高阁,被运动鞋,休闲鞋所取代?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高跟鞋引领世界时尚潮流数百年,现如今面对运动鞋、马丁鞋等后起之秀的围攻,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的没落,或许只是暂时的;时尚的轮回,说不定某一天,她又回到潮流的宝座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高跟鞋   路易   人味   不方便   畸形   运动鞋   中国   身高   潮流   女孩   女性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