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市值重回2700亿,医药股2023要打翻身仗了?

在进入2023年仅半个多月的时间,1月16日,“创新药一哥”恒瑞医药罕见涨停。

前段时间,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环磷酰胺胶囊(25mg、50mg)获批上市,适应症为适用于成人和6岁及以上儿童的恶性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的治疗,这也是国内市场该品种首仿上市药品。

受消息影响,恒瑞医药那天直接来一个涨停,市值定格在2756亿,距离重返3000亿只有一步之遥。

恒瑞医药多点开花

在进入2023年的这一段时间,恒瑞医药稳步前进,取得了诸多成绩。

1月16日,恒瑞医药1类新药SHR2554片拟纳入突破性治疗,适用于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

其子公司山东盛迪医药有限公司1类新药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片(HRX0701片)上市许可申请获NMPA受理,适用于经饮食运动治疗或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事实上,作为国内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的地位牢不可撼,据数据统计,目前,恒瑞医药已有 12 款创新药产品获批上市,60多个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26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而且,近年来,恒瑞医药还在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推动药物创新研发。

据数据统计,2018 年至 2021 年,恒瑞医药研发投入从 26.7 亿元增长至 62.03 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从 15.3%增长至24%。

另外,在公司管理层架构上,恒瑞医药2023年开局也有了新变化。1月9日,恒瑞医药召开董事会会议,新提名董事江宁军博士将与董事长孙飘扬以及董事、副总经理张连山组成战略决策小组,全面负责公司战略和研发决策。

医药股2023要翻身

不止是恒瑞医药,今年年初,A股医药板块集体性爆发,药明康德、泰格医药、迈瑞医疗、凯莱英等细分龙头纷纷大涨。

那么问题来了,医药2022年的困境要迎来反转了?关于医药在今年复苏的预测,梳理了以下几个逻辑:

1、医药核心资产通过长达约2年时间消化估值,释放风险,以全球视角来看,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就拿四大医药白马股(迈瑞医疗、恒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来看,其核心资产在2021-2022年超跌,市场表现弱于大盘,这就有一定的超跌反弹的概率。

就中国经济环境来看,过去2年外资流出较多,而2023年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元年,全球投资价值洼地有望在中国出现,医药白马公司依然是较好的选择。

2、医疗新基建带动医疗设备增量需求,中国品牌有望加速成长。

据“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医疗体系的中长期规划来看,医疗设备采购品类覆盖面有望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一些可以创新、实现国产替代的国产设备,如影像类、体外诊断类、高值耗材等,预计持续受益。

3、医保政策温和,助力平台型企业和创新药企业产品放量。

2022年谈判药品续约规则首次公布,明确了价格降幅规则,缓和了已进入医保的药物收入下降多的状态。

并且,明确温和的降价幅度使得多管线平台型药企增长可期,助力平台型企业和创新药企业产品放量,多家药企纷纷布局,比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

4、医疗消费压制因素消退,行业继续成长可预期。

回顾2022年全年,政策和疫情主要影响这医疗消费。而2023年负面影响边际减弱,成长赛道有望业绩重回高速增长。

比如在“新十条”颁布后,线下医疗终端已经逐步回归常态,像药店这样的线下消费终端也有所改善。还有像OK镜、种植牙和正畸材料的集采进展也已逐步落地,相关医疗消费品和耗材也逐步调整行业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康德   医药   淋巴瘤   终端   中国经济   医保   新药   市值   董事   医疗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