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为什么会火?剧中几乎无官不贪这一点照进了现实

《狂飙》这部剧已经收官了一段时间了,但是这部剧的火热依然在持续。就连我本人也在读原著。剧中的设定跟原著稍有差异,但是无论从原著还是影视剧来看,大体框架没有什么大的改动。这部剧之所以能这么火,引发全民大讨论。除了舆论大环境的原因,还有就是这部剧相对于曾经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来说,更贴近现实,尤其是剧中贪官遍地的巧妙设计,让大家从这部剧中找到了现实的感觉。

文艺作品本身就是现实的批判,如果文艺作品仅仅用来粉饰太平,不去做现实的批判,文艺作品也就失去了灵魂。相信人民网那篇名为“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的粉饰太平的文章作者也是深有体会吧?因为我昨天重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作者删除了很多负面的评论,但是即便这样,新出来的评论依然在对其进行无情的嘲讽!这就是唱高调的后果!

咱们接下来看一下狂飙中的人物,从后来的结果来看,狂飙中的官员,除了两个指导组的领导,安欣以及安长林最后是好的。其他官员几乎全部下马,就连指导组的领导何黎明最后也没有逃脱。就连一个小小的村主任李有田,用心之歹毒也真切的反映了现在的基层状况。李有田这个人物虽然是现实中的小人物,但是其贪利贪名之心一点也不比那些大领导差!

刚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剧中人物设定中好像只有赵立冬一个大反派,其他的人物即便是有贪腐行为,几乎全部都是被迫的。或者说赵立冬是李响口中的那个稍微亮一亮獠牙,就可以碾碎安欣,李响这种基层公职人员的背后怪兽!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发现,除了安欣安长林之外,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贪腐盛宴中。

先来说一下最早暴露的隐藏式腐败人物曹闯,这个人作为基层老刑侦支队长,明面上看是安于刑侦支队长的职务几十年,兢兢业业。实际上内心也是有一颗升官的野心的。这也是后来曹闯给赵立冬卖命的直接原因。因为赵立冬许诺给曹闯警察局副局长的职务。从职务上来说,曹闯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地级市的刑侦支队支队长,级别应该是正处级,跟一般的县委书记是平级的。按说也不算低,但是人家这样的职务在京海不过是个小人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曹闯的困苦。

再来说一下看似公正,最后却受到处罚的孟德海。剧中的孟德海仅仅是失于监督,但是原著中孟德海却比这个要严重的多。在杨建的贪腐案中,孟德海是出了大力的。如果说老岳父在女婿的贪腐案中完全的摘干净,这话说出来估计鬼都不信吧?而杨建从一个道路执勤的交警,做到了禁毒支队长,又脱下警服做到了供电局副局长。这应该是大多数官员的梦想吧?利用职务的升迁,获取升官的资格。随后再谋求一个肥缺发财。

剧中的曹闯,李响,杨建甚至是孟德海,尤其是何黎明。在刚开始的时候都不是观众心中的贪官。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些人都选择了一条贪腐的路。从整部电视剧中出场的人物来看,除了那个市委书记只露了一面没什么事情之外,几乎全部出场的官员,多多少少都有问题。尤其是几个看似正派,但实际上却都成为了大贪巨贪之后,这样的剧情跟现实的相似程度令人咋舌。这也是《狂飙》这部剧被指尺度大的主要原因。这部剧能在央视播出并收获不菲的收视率,背后反映的有两点,第一是公众舆论的尺度有所放宽,第二是央视认可这样大尺度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现实中。现实中的扫黑除恶,可能不会像剧中那样斗智斗勇。因为督导组到一个地方之后,基本上将有问题的人员一抓,分开审理就成了。现实中根本不用担心任何人不招供,因为几乎被抓的所有人都认为对方会招供,自己不招供等待的肯定是最重的刑罚,所以只要抓人,基本上就可以很快的破案。

这几天现实中发生的贪腐案件不在少数了,仅仅是元宵节过了的这一段时间里,估计全国大老虎小苍蝇的落马数量没有上千也有几百了。在中央的反腐重拳之下,仅仅是云南一个省的涉粮腐败落马官员数量就高达20起。

有幸说到这一条就多说一点,我国名义上是全世界存粮最多的国家,据说存储数量高达10亿斤。没有到大家口中可以吃三十年的程度。但是应对个一年半载的自然灾害,仓库里面的存粮数量还是足够的。我们为什么要存这么多粮食?还不是人口多耕地少,种出来的粮食不够吃的,每年进口的数量高达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一还多。如果粮食出现危机,对我国来说就是巨大的人道灾难。我具体咨询过了解国家粮食库存的人关于我国的存粮数字,如果刨除腐败的成分,真实的存量到底有多少。说白了,有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数字。得到的答案是没有。大约只有满仓的三分之二,而且优质粮几乎都被这些粮仓硕鼠换成了劣质粮,因为中间的差价是他们挣钱来源的大头。

既然一个不属于主要产粮大省的云南就有这么多涉粮腐败案件的发生,那么全国呢?是不是应该查一查?粮食关系着国计民生,一旦发生战争或者自然灾害,我们的库存根本就不足以支撑我们长期的需求。所以还是有必要对整个粮食链条上的官员查一查的。

再来说一下另外一个腐败案件。浙江余姚市教育局党组书记王胜战贪腐落马,撤出萝卜带出泥。一个县级市教育系统竟然有103个贪腐官员。他们不但从学生的口粮中克扣而且还将裤子脱在了女学生的床上。这样的官员对待教育系统的伤害有多大?他们所培养的,可是祖国的未来啊。这种事情在当地估计早就传开了吧?另外关于贪腐数额,王胜战一个科级干部,贪污的数字就高达3亿。如果这个县有10万学生的话,等于说他贪腐的数额占用了每个学生几千元的教育经费。这还只是他个人,剩下的那103个贪腐官员呢?他们加在一起岂不是摧毁了整个余姚市的教育机构?

据说这件事情出了之后,全国掀起了一场针对教育系统的廉政风暴。很多教育系统的人要么主动自首,要么被带走调查。然而实际上真正的贪腐官员,绝大多数是不会主动自首的。针对这一点,是不是可以搞一次洗地式的调查?

说回到电视剧,《狂飙》剧中最后对赵立冬的量刑标准是死刑,这也反映了民众心中的期望。因为现实中的大多数贪腐官员的判罚很轻。如果一个大官贪腐数亿元,等待他们的可能是无期徒刑或者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刑期。这些人因为生前的关系还有自己藏起来的财富,在以后的复兴生涯中会快速的得到减刑。绝大多数拥有减刑资格的贪腐官员,都会在十几年的刑期结束之后出狱,只要他们的判决不是立即枪决。哪怕是死刑缓期执行,他们也有很大的运作空间。

狂飙中的量刑虽然跟现实中的不太一样,但是整体反应的,是观众心中的呼声。诸葛亮重典治蜀,刘邦对关中宽容对待关中,仅仅约法三章。两者都取得了不错的历史成绩。道德经道德经开篇讲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说的就是要根据事物的变化,来相应的做出应对的办法。既然贪腐那么严重,一查一个准,为什么不用重典以惩治?我感觉别说死刑了,族诛都是适用的,因为任何贪腐官员背后收益的都是庞大的家族人群。所谓一人得道,鸡犬飞升。古人诚不我欺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狂飙   道德经   剧中   关中   余姚市   存粮   现实   支队长   这一点   原著   职务   粮食   官员   文艺   数量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