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中“华阳国”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很少有人读正确?

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应该听说过《华阳国志》。而在成都的人,如果对“华阳国”的来龙去脉不了解,大多会误以为“华阳国”就是今天双流区哪个房价高得离奇的华阳镇(该地在唐肃宗时期改名为“华阳县”,现在一些老成都人还会称华阳为“华阳县”、“双流县”,有歇后语:“成都到华阳,现(县)过现(县)。”)。

那么,《华阳国志》中的“华阳国”是不是今天成都双流的华阳镇?为什么会说很少有人把“华阳”的“华”读正确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历史和文化的常识。

一、《华阳国志》一书及作者

在历史上,历史一般是以国家的力量编写的(春秋及之前除外,因为没有中央集权,又逢乱世),绝大多数朝代都设有“史官”,专门负责修史,最著名的史官,就是司马迁了。除了国家编写的历史,还有私人编写的历史,但在古代,修史属于国家事权,私人编撰历史属于大罪。比如,康熙年间,原归安知县吴之荣揭露庄廷鑨编写《明史》,酿成一起牵连甚广的文字狱:但凡此书列名参校、刻印买卖者尽数获罪,入狱者多达千余人,被杀者70余人,处于凌迟极刑的就有18人。就连案发时庄廷鑨已死,也被开棺戮尸,枭首示众。,这就是尸人变酿造的一桩骇人听闻的血案。

私人不能修国家历史,但却可以修地方史。《华阳国志》就是一部地方史,共十二卷,包括巴、汉中、蜀、南中四地,以及公孙述、刘二牧、刘先主、刘后主、大同、李特雄期寿势各志、先贤仕女总赞、后贤志,卷末为序志并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名录。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记录了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从内容上来看,《华阳国志》是历史、地理、人物三结合的地方志史书,从体裁来况是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的三结合。

《华阳国志》的作者叫常璩(),字道将,蜀郡江源县(今四川崇州市江源镇)人。常璩出生于西晋末年,曾在巴氐人李雄、李特在四川一带建立的成汉政权中任散骑常侍(相当于秘书、顾问)、掌著作(相当于笔杆子)。晋朝派大将桓温南下进攻成汉,常璩曾劝李势投降,桓温以常璩为参军,随至建康(今南京),后编撰《华阳国志》。

现在,成都崇州还有一个常璩广场,树了一尊常璩像。崇州市图书馆二楼的二楼,还有一个常璩文献馆,收集了43种不同版本《华阳国志》以及2000多种全国各地不同时期地方志,集合了传承历史文脉、常璩文化思想研究、方志资料收集和研究等多重功能。

二、《华阳国志》中的“华阳国”所指的地域是今天成都双流的华阳吗?

很多人看到《华阳国志》,很容易就想到华阳国。但即便熟悉历史的人,也很难从历朝历代中,找到一个“华阳国”。其实,“华阳国志”中的“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而是用的“国”的本义,即“土地”“地方”“区域”的意思。也就是说,“华阳国”其实指的是“华阳这片土地”。

那么,《华阳国志》中的“华阳”究竟指的是哪一片土地呢?这还的从“华阳”二字说起。

“华阳”一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华阳黑水为梁州。”常璩在《华阳国志·序志》中说:“唯有天汉,鉴亦有光。实司群望,表我华阳。”意思就是“汉水是华阳地区的标志”。

结合《尚书》和常璩的自述,再根据《华阳国志》写作的内容,“华阳”,指的就是“华山之阳”。由于中国的地势整体上是西北高东南低,太阳从东方出来,先照到的地方,就是“阳”,后照到的就是“阴”,所以,一般而言,可以概括为“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今天的洛阳,就是洛水之北,江阴就是长江之南。

所以,“华阳国”就是华山之南的大片区域,再结合《华阳国志》的内容,大概就是今天的云贵川(四川包含重庆,按照文化习惯)加上现在属于陕西的汉中、甘肃和湖北的靠近四川的一带。

所以,以后有人问起“华阳国”在哪里,千万不要说就是今天成都双流区的华阳镇,也不要故弄玄虚说什么“华阳县”了。

但事实上,今天成都双流的“华阳镇”,得命也来自于华山。“华阳”在唐玄宗时期叫做“蜀县”,唐乾元元年(758年),因“安史之乱”而到成都避难的唐玄宗,身在成都心在长安,驻畔成都却常常思念,所以,就将“蜀县”为华阳县——从此,被巍巍秦岭阻隔的成都和西安,就连在了一起。

三、“华阳国志”中的“华”究竟该读做huá还是huà?

通过前面的大致介绍,“华阳国”的地域大家应该清楚了,得名也应该清楚了,现在就该来揭晓答案了,“华阳国志”中的“华”和今天成都双流“华阳”中的“华”究竟该读做huá还是huà呢?

估计,很多人应该清楚了,其实应该读作“huà”。“华”是一个多音字,有“huᔓhuà”两个读音,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读作“huá”,而只有在用作地名和姓的时候,读作“huà”,比如三国名将华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还有我们外交女神华姐。而天下险的“华山”,自然应该读作“huà”,同样的道理,只要名字来源与华山有关的,都应该读作“huà”。

或许有人要找我的漏洞,不是还有一个读音“huā”吗?其实,这不是“华”的读音,而是通假读音,比如,《诗·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汉乐府《长歌行》中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其中的“华”都是通“花”,读音,其实读的是本字“花”,而不是假借字“华”。

那么,从此之后,请您注意,请不要再念作“华huá阳国志”,而要念成“华huà阳国志”,同样,成都双流华阳,就是那个房价现在高得离谱的地方,再也不要读成“华huá阳”,而应该读作“华huà阳”了。

当然,语言文字本身是为了交流沟通的方便,读音还需要遵从大众的习惯。就像“六安”,应读作“”,如果大家都读成“liù”,慢慢就会改了。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有语言专家说要尊重当地人的习惯,那其实就是扯,如果要尊重当地人的习惯,大多数四川人把“遂宁”读成“xù宁”,那是否也要改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崇州市   双流   汉中   华山   读音   成都   正确   习惯   地方   国家   历史   华阳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