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中医养生的优势

中医养生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也是中华文明在世界上延续至今的重要因素。

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积累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健经验和理论方法,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养生为核心,以治病为目标。

中医养生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人体健康。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养生方式有:穴位按摩、艾灸、刮痧、拔罐、食疗等。

一、中医养生可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阴阳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医养生也是为了保持和维护这种平衡。

中医认为人体之“阴”,是指人之气,包括精、气、血,简称为“阳”。

人之“阳”,包括气和血以及脏腑的功能活动;阴属于人体阴分的范畴。

阴阳在生命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任何一方发生偏衰都会影响另一方的正常功能活动,即是“阴阳相冲”。

所以中医认为一个人只有做到“阴平阳秘”才能保证气血旺盛,才能延年益寿。

二、中医养生可以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发生。中医养生强调的是通过饮食、生活方式和精神调摄,达到防病的目的。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饮食宜清淡,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生活起居要规律合理,不要熬夜;精神调摄要适当进行心理调摄。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制约。所以在养生保健中需要根据脏腑之间的关系变化来调节其功能。

比如在饮食上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少食肥甘厚味,戒酒戒烟;起居有常,适当运动;精神内守;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勿使七情过极;勿劳伤脾……等等。

通过饮食、起居和精神调摄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后,能达到预防疾病发生或减轻疾病症状的目的。

三、中医养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疾病的产生。

人的健康离不开疾病的预防,而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攻,其气必陷,邪之所益,其气必满。”等等。

可见中医强调对人体正气的维护以及对人体邪气的防御。

中医养生可以预防疾病发生,减少不必要疾病的产生。

这是因为中医养生中非常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养,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减少不必要疾病产生。

中医学认为人有正气和邪气两种体质,而不同体质对应不同的病因;不同病因造成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养生中根据病情、性别进行针对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养生可以减少不必要疾病的发生。

四、中医养生能够起到增强体质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促进经络的畅通,使气血运行通畅,调节脏腑功能活动正常,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中医学认为,五脏功能活动的强弱决定了人体生命活动质量的高低。在中医理论中,五脏与六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单元。

在养生过程中采用针灸等方法可使内脏器官及相关部位得到按摩刺激以调节脏腑气血功能而达到增强体质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中医学认为:经络通畅则气血流通正常,脏腑功能活动有力,从而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维持全身生理功能活动正常;而经络不通则气血运行受阻而导致疾病产生。

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机能发挥作用依赖于经络通畅且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下进行发挥作用。通过针灸、按摩等中医方法可调整经络气血运行状况以达到增强体质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五、中医养生对人心理状态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在古代,中医有一种治疗方法叫“五音疗法”,其中“五音”就是中医对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五种声音”的理解与应用。

如:弹琴,是一种特殊的“五音”;唱歌,是一种特殊的“五音”;吟诗,是一种特特别的“五音”。

因此,中医养生学认为:一个人如果经常聆听古典音乐、阅读书籍、欣赏美景、接触大自然、与朋友交谈等行为方式和思想交流的话,就能使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相反地那些不经常听古典音乐和欣赏美景等行为方式和思想交流的人则容易产生忧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在养生中,中医又将各种声音分为了五种:宫、商之声,角、征之声:角指着天空为征声。

角指方向为宫声;征指声音为宫音,而征音又有主客之分。

另外还有:宫商角征羽(古代称音乐中的八音)。

其中《黄帝内经》中将声音分为五声(宫、商、角、征)与十音(宫、征……),对此解释很明确:“音声即气意也,气意为阴阳气血变化之反映”[6]。

六、中医养生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把人与自然、生理与心理密切结合在一起,通过调整人体各脏腑功能达到防病抗病及保健目的。

中医养生学强调平衡,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协调,使人体处于一种“和”的状态,以利于气血畅通,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和”的原则在于:顺时、顺气、调神。也就是说,身体状态良好时要多运动;身体状态不佳,就应该少动或者不动;不要因为太累而过度活动;不要为了减肥而节食等。

中医养生学与现代医学有一定区别,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主要以“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开展养生工作,具有辨证施治的特点;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机能正常时以调节为主,但不可能完全排除致病因素所致的病理状态。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人们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七、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现代社会,中医药已走出国门,并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交流手段,成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使者,为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中医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具有强大而悠久得生命力。

中医药学发展到今天,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中医药正以开放融合、创新发展之势走向世界舞台。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是王施潼,诚邀您和我一同遨游中医知识的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中医   目的   脏腑   经络   气血   阴阳   人体   优势   疾病   发生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