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为何把张学良的婚礼放在小镇郑家屯举办


按说,张作霖已经坐上东三省头把交椅,应该把长子张学良们婚礼放在沈阳帅府举办。可他偏偏选择了离沈阳几百里的郑家屯!

双辽市,位于吉林、内蒙古、辽宁三省的交界处,松辽平原与科尔沁草原接壤带,东、西辽河在此汇流,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市府所在地旧称郑家屯。

郑家屯旧影

郑家屯之名源自清嘉庆元年(1796),有郑姓者在此开店,供过往蒙古族人歇宿,郑家屯开始形成。民国之初,郑家屯已发展为“辽河航道要冲”,政治、军事和商贸重镇。民国十年(1921),奉系军阀第二号人物吴俊升由洮辽镇守使升为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于是在他的发迹之地郑家屯大兴土木,建起行府,俗称“大帅府”。如今大帅府经过修缮,成为吉林省第一家县级博物馆。

这大帅府坐落于辽河路与新市街(旧称鱼市街)交汇处,前为辽河路,右为新市街。这新市街便是1916年(民国五年)震惊中外的“郑家屯事件”发生地。由大帅府再往右,相隔二百余米,与新市街并行的一条街道叫白市街,这里商铺林立、人流熙攘,是郑家屯百年商业街。

张学良与于凤至


时间回溯百年,1915年8月8日,白市街一所民宅里彩灯高挂、喜气洋洋,这里正举办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婚礼。15岁的新郎是时任盛武将军、督理奉天(沈阳)军务兼巡按使的张作霖的大公子张学良;18岁的新娘,是当地的商会会长、富豪于文斗的千金于凤至。这场婚礼的隆重和热烈的程度无需赘述。

完婚后,小两口在郑家屯小住半年。1916年,张作霖在奉天的府宅完工,已经升任奉天督军的张作霖,在奉天为儿子张学良补办了婚庆大典。从此,长于辽河岸边的乡下姑娘于凤至走进了张作霖的“大帅府”。

在郑家屯,我曾只身在白市街上徘徊,努力寻找于凤至生活的足迹,寻找她和张学良那场婚礼的萍踪片影。年愈七十的王姓老者告诉我:这白市街过去一半的商铺都是于文斗家的。他年轻的时候还见过张学良婚后住过的那栋房子。那房子也是于家的,灰砖墙面,青瓦盖屋。前些年城市改造,旧房子都不行了,于家在白市街上的多间旧房子也都推倒了。

张学良夫妇与蒋介石夫妇


在郑家屯博物馆(大帅府),我寻得于凤至的踪迹:雕像一座,生平展览室一间。据资料介绍:“大帅府原占地面积达3800多平方米,共有房屋140多间,四周筑有围墙、箭楼和炮台。整个建筑为典型清代民居建筑风格,三进四合院,青砖青瓦,磨砖对缝,雕梁画栋,斗拱飞檐,曲径回廊。集方城府第为一身,融官厅民居于一体。”如今,这颇为壮观的大帅府历尽沧桑,部分已倒塌,经过修缮后,保存部分房舍,虽不及昔日盛况,仍不失往日风采。

郑家屯大帅府

其实,于凤至的出生地和她儿时的家并不在郑家屯。

据于凤至的侄子于兆赢先生所撰的回忆录讲:清咸丰年间,于家的祖先响应朝廷号召,举家从山东来东北,先是落户在东辽河西岸的辽宁省梨树县(后划为吉林省)蔡家乡大榆树村,拓荒耕种,繁衍生息。所以,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十一月不知何人所写的仅500多字的《于凤至传》说:“张于凤至,辽宁省梨树县人”。但此传作者没有考查过于凤至的出生地,表述有误。

在公主岭的于凤至故居

清道光初年,因辽河洪灾冲击河西庄园,于氏家族迁到辽河东岸的怀德县南崴子乡大泉眼村(今公主岭市南崴子镇大泉眼村)。这里土质肥沃,百姓淳朴,于家人勤劳肯干,脑子灵活,在这里积下了不少产业。特别是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聪明勤奋,事农耕、兼经商,积累产业,使家族在乡邻中很有名望。

家业大了,人口多了,作为大当家的,于文斗在大泉眼村建起了“目”字形三进四合院60多间房子,还有私塾、粮仓、浴池。于家50多口人,但大院里住着的多是女眷,男子基本在外经商种地,从西北到东南,哲里木盟、长岭、郑家屯、梨树、怀德等地都有于氏家族的多块土地。

清同治元年,为发展家业,于文斗先后在郑家屯镇(时属昌图府辽源州)建了240多间房子,创办了“丰聚当”钱庄,经营粮栈、油坊、酒坊、皮毛行、布庄、茶庄、铁木社、杂货铺、食盐、木材、土地等多种产业,可谓富甲一方。1886年,随着家业增大,于文斗将自己“丰聚当”钱庄改建为“丰聚长”商号。后又在营口开设庆泰祥钱庄、在奉天开设了富裕祥总钱庄、在锦州开设了富裕祥钱庄分号等。

于文斗为人正直、义气,治业有方,成一方名士。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文斗响应朝廷号召,到郑家屯的三江口一带开垦土地,可受到内蒙古民众的反抗。时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在新民府任营带、有剿匪经验的张作霖带军队到郑家屯维护地方治安。张作霖的部队到郑家屯后,得到了于文斗的全力支持。全部军饷由于文斗供给,营地总部就驻扎在“丰聚长”商号大院内。张于二人性格相投,交情日深,结为兄弟。

和张作霖结拜为兄弟的还有吴俊升。吴俊升,奉天昌图人,14岁时随父亲来水旱码头郑家屯闯江湖。因其会相马,初在郑家屯以贩马为业,17岁时加入清军捕盗营,因作战有功多次获提升。张作霖来郑家屯后,和吴俊升交往逐渐密切。据说,一次张作霖被敌军包围,处境十分危险,于文斗得知后,冒险跑到在另一处驻防的吴俊升那里报信, 吴俊升带兵及时赶到,救了张作霖。对于文斗的救命之恩,张作霖终生难忘,这也使得三人的关系更加亲密。此后,吴俊升一路升到东北军的副大帅。

吴俊升

于文斗膝下有二子一女,老大于凤彩,老二于凤翥,女儿于凤至是家中第三个孩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农历五月初八,于凤至出生于大泉村于家老宅。少时聪慧,5岁时,有见识的父亲就让她入自家学堂,8岁时,随父来到郑家屯读书。于凤至善学,不仅精通孟子、论语、中庸、大学等必读课,还熟读诸子百家、名人诗赋,又专门学习音乐和绘画。常出入于家的张作霖看于凤至读书很用功,夸她是女秀才,甚是喜欢。

1915年夏,在奉天做高官的张作霖到郑家屯拜见恩兄于文斗,于文斗热情款待。宴席上,张作霖见到了刚刚从奉天女子师范毕业的于凤至。女大十八变,正当豆蔻年华的于凤至丰姿绰约、形貌端丽,文采出众、言语不凡,儒雅文静、落落大方。又闻听算命先生说她“福禄深厚,乃是凤命”,深信“将门虎子”与“凤命千金”的张作霖觉得自己的长子小六子(张学良)与于凤至是难得的姻缘,当场表示要和于家结为儿女亲家,娶于凤至为长媳。

张学良于凤至

1989年,于凤至在她的口述回忆录中说:“他向我父亲提亲,说他大儿子很听话,肯上进,将来也要在军队发展,需要我这样的女秀才帮助。”可好事多磨,于文斗是个开明人士,对自己唯一的宝贝女儿的婚事不想包办,“女儿的婚姻需女儿自己同意才行”。于凤至的母亲“认为当官的都三妻四妾,会受委屈,拒绝了这门提亲”。

张家呢?张学良对父亲为自己订的婚事也不满意,沈阳城里追他的大家闺秀多得是,为何要娶一个乡下姑娘。吴俊升从中几次撮合,最后两家同意让张学良到郑家屯来,两人先认识接触一下。两人见面后,张学良没想到,于凤至美貌端庄,知书达理;才华出众,蕙质兰芳,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新女性,比城里的那些姑娘更优秀。于凤至呢?见张学良英俊帅气,一表人才,二人各合心意,成就了姻缘!

张家有势力,于家经济殷实,也算门当户对。为女儿的婚事,重病在身、年逾古稀的于文斗没少费心思。他希望女儿早日完婚,自己有生之年能参加女儿的婚礼,于是和张家商量,婚礼能不能在郑家屯举办?自己也免受去奉天的舟车之苦。张作霖体谅老兄嫂,加之奉天的府宅(大帅府)正在施工修建,于是同意张家的要求。于凤至回忆说:“我爹当时念叨:张家是讲情义,看重我们这老兄嫂啊!我娘说:这是他们看重咱们孩子,我也就放心了。”

大帅府于凤至雕像

为了女儿婚事体面些,于文斗又陪送了女儿两个钱庄和十个贴身家人。于凤至很有生意头脑,婚后用父亲给的嫁妆,赚了不少钱,张作霖也觉得儿媳很有能耐,这是后话,下文再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昌图   怀德   青瓦   奉天   辽河   婚礼   钱庄   婚事   小镇   父亲   女儿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