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汇·2017年云岭工匠

原标题:

费海涛:用焊枪书写工匠精神

云南日报记者 郎晶晶

在国家能源集团阳宗海发电有限公司,75.5米高的锅炉不断地将高压蒸汽通过管道推送进汽轮机,汽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在火力发电过程中,最易损耗的是产生高压蒸汽的管道,云岭工匠、省部级劳模、全省焊工技术状元费海涛的工作就是焊接高温高压的锅炉管道,这个工作他已经干了30年。

焊接锅炉管道的难度体现在哪里?费海涛带记者爬上锅炉外搭建的平台,每一层都留有两个直径45厘米的圆形“人孔门”通往锅炉内部。从“人孔门”往里面望去,只见上千根锅炉管道密密匝匝挨在一起,管道上积满了煤粉。“我们平时检修、焊接管道都要通过这个门爬进去。”费海涛介绍,除了狭窄、高温的作业环境,因为管道之间最小距离只有1.2厘米,常常要借助镜面等工具进行焊接,非常考验焊工师傅的经验。不仅如此,高温高压管道焊接工艺要求极高,哪怕焊缝中有0.1毫米的裂纹,都可能引起爆管,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优秀焊工是由以吨计的焊条和钢铁堆积而成的。”费海涛回忆,1993年他刚来电厂时只有18岁,焊接时经常被焊花烫得满身是伤,但“伤疤是一个焊工的荣誉勋章”,倔强的他下定决心:“一个工人,总要有点血性,不能让人瞧不起。”

平时师傅教,他学得认真,下了班还要去车间找边角料练习,渐渐地,这个勤奋、聪慧的小伙子逐渐脱颖而出。2003年,费海涛代表阳宗海发电有限公司参加全省第一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是一个工人,工人的天职就是要干好自己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多荣誉,但费海涛一直以身作则带领团队扎根一线解决难题,哪里最苦,哪里需要攻坚,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09年6月,一台锅炉的再热器管爆管,费海涛带着团队在现场坚守了6天6夜。因为焊接过程需要保持250°的高温环境,焊接后还要进行热处理促进材料组织转变,他一个人同时操作10炉热处理机,24小时坚守在现场,实在困了就在平台上躺一下,一有问题马上起来处理。等所有管子更换完,他已接近虚脱,看到锅炉又正常冒烟了,他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现在焊工很紧缺,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担起传帮带的责任。”面对高端焊工紧缺的实际,费海涛致力于人才培养和技能传承。依托费海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他领衔开展创新攻关,解决了大量生产技术难题,每年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大量技能人才。

费海涛还常年担任全省焊工工种各类竞赛的裁判。作为第十八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焊工大赛的专家组组长,他参与了筹备比赛的各项事宜。他认为技能竞赛也是选拔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标准化、制度化的评价体系,为全省焊工技能人才的培养出一分力。

劳动者说

“‘匠’是一门技艺,‘心’是一种修为。以‘匠’修心,用‘心’练技。”

(原载于2021年09月15日云南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云岭   工匠   汽轮机   焊工   劳模   蒸汽   职业技能   锅炉   高压   全省   高温   管道   工人   技能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