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执着于北伐?

三国演义中说到,诸葛亮七次北伐均是无功而返,且出川北伐费时费力,消耗了西蜀大量国力,北伐道路如此艰难,为何孔明还是要固执的进行北伐呢?


北伐路线

1.弱国不能久守:

按照诸葛亮所说的计划,“先取荆州,次取西川,成三足鼎立之势,待时以变,进而图取天下”前期计划都很顺利,诸葛亮的计策也一步一步的实现,刘备拿下益州之地,天下已成三分之势,接下来就是坚持诸葛亮的计划,荆州 汉中同时出兵,成南北夹击之势,迫使曹魏头尾不能两顾,但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荆州被关羽玩没了,自己也玩没了,进而导致张飞死不瞑目,并且因此刘备一意孤行东进伐吴,被陆逊一把大火烧的干干净净。

荆州被东吴取得后,天下十三州,曹操手中占有冀,幽,并,凉,豫等9州。孙权占据扬州,交州,荆州三大州,而此时的刘备只有一个益州,按照这种情况进行下去,西蜀的国力 人力 物资 终究是比不上曹魏和孙吴的,“弱国不能久守”诸葛亮深知这一点,只能先下手为强,不停地北伐曹魏。


魏蜀吴国力

2.刘备集团内部混乱:

刘备集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派系,关羽 张飞 赵云等人的元老派系;诸葛亮为首的益州派系;李严 法正等人的益州派系;派系不同,内部矛盾也极其复杂,诸葛亮费尽心思安抚内部,但以“外忧抑制内患”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转移内部矛盾,共同解决北伐的国之大事。蜀汉后期,诸葛亮去世,西蜀的内部矛盾爆发,人心不齐,导致曹魏先锋小股部队逼近成都时,大部分人竟主张直接投降,刘禅同意,西蜀灭亡。


法正

3.诸葛亮个人的理想抱负: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一步一步按照诸葛亮的计划三分天下,进取中原 图谋天下,这是刘备的理想,也是诸葛亮的理想,刘备死后,不管是为了报答刘备知遇之恩或是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负,诸葛亮出川北伐都无可厚非,奈何天意不在蜀,七次北伐无功而返后,诸葛亮郁郁而终。


天下三分

诸葛亮尽心辅佐刘备,助刘备三分天下,自己也官居丞相,奈何“有心扶汉,无力回天”

“悠悠苍天 何薄于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益州   蜀汉   荆州   弱国   无功而返   派系   国力   执着   理想   计划   天下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