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直推?还有点毒?-绯乐千元HIFI头戴大耳Feature

早在收到绯乐世纪那会,就听说了他们还会有一款价格亲民,定位入门的头戴大耳,当时还搞得挺神秘,不过那会注意力都放在世纪身上,这个八字没一撇的新品也就被抛在了脑后。

也就是年前那会,绯乐找到我,说新品已经上架了,很突然,和当初世纪一样,没有任何预兆,这也算是绯乐的一贯风格,低调+佛系。

于是我也顺利的在年前就收到了这款新品——Feature,收到后的第一时间我就开箱听了一会,然后果断做了个决定,过年一定要把它带回家听,为此我还特意把山灵的EM7一起带了回去,用作床头机组合,可见我对Feature的声音是有多满意。

Feature的官方售价为1675,不到世纪的一半,但有一说一,我认为Feature的性价比是要高于世纪的,声音部分因为二者的风格差异较大,我甚至可以理解为Feature和世纪是一个互补的关系,完全可以双持,一点不冲突,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像价格那样悬殊,再一个就是Feature的整体配件和设计,和世纪都很接近,所以这会再看Feature的售价,我只能说:真香!

开箱部分说实话,没啥新鲜感。原因就是Feature无论是包装的设计风格还是规格,都和世纪高度相似,配件更是一模一样,一样的收纳盒,一样的线材,整个开箱过程就像是把世纪又开了一遍。

Feature的外观延用了世纪的设计方案,用的应该是同一个模具,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开发一套模具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这也是目前国厂品牌少有做头戴耳机的原因之一,当时介绍世纪的时候就提过这些,世纪的这个模具全都是绯乐自己开模,喇叭也是自研,据说前后花了一百多个W,这不要是不充分利用起来,那可就太败家了。

虽然Feature比世纪便宜了一半多的价格,但是在用料上,却几乎和世纪保持一致。同样的航空级合金框架,同样的真皮头梁。不同的则是Feature的耳罩部分采用了蛋白皮材质,虽然透气性不如世纪的翻毛小羊皮,但是和皮肤的贴合更紧密,被动降噪的效果更好,算是各具优势。

不过,Feature最直观的不同,还是耳机的面板部分,世纪面板的碳纤维纹路是哑光质感,而Feature的则是亮面质感,至于哪种好看,见仁见智吧。另外,世纪是开放式面板,而Feature则是封闭式面板,从声学结构来讲,开放式面板可以获得一份更为宽松自然的声音表现,但是声音外露就不可避免,于是对使用环境会有较高的要求。而封闭式的面板,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降低了使用环境的门槛,只是在声音方面,封闭式的设计,会影响耳机声场的表现,没有开放式那么的宽广和自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怎么取舍,就看哪个更适合自己就好。

Feature的佩戴体验和世纪如出一辙,无论是头梁还是耳罩部分,舒适性都有良好保障,特别是前面提到蛋白皮材质带来的出色的隔音效果,即使是不播放音乐的情况下,被动降噪也能隔离一部分噪音,轻量化的结构设计,即使是戴几个小时也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

当然,如果要连续戴几个小时,那么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舒适性以外,好听的声音也是重中之重,好听戴着那叫享受,否则就是折磨。

既然我会选择将Feature带回老家作为床头机,那也说明了Feature的声音足够好听,而且是属于一耳朵有惊喜的那种。

先说说第一层惊喜吧,那就是Feature的声场。在得知这是一款封闭式头戴后,我对它的声场表现是有心里预期的,期待值并不高,想着只要不是像MSR7那样就好。可是实际上Feature的声场表现大大超出了我的心里预期,它明明是一款封闭式耳机,可它竟然做出了类似开放式耳机的声场表现,当时我就联系绯乐那边,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出乎意料!

毫不夸张的说,我挨个对比手中的几条开放式大耳,就横向声场来说,Feature并没有逊色太多,完全可以比肩一些半开放式的产品,在封闭式耳机里,这样的横向声场是非常少见的,当然,也存在不足的地方,那就是边际感仍然存在,就好比是一片湖泊,大归大,但依然能看到边际。再一个就是纵向声场不算突出,中规中矩,所以这也导致Feature不太适合大编制的古典乐。

第二个惊喜之处,则是Feature的解析,当一款50mm的大尺寸动圈单元拥有了优秀的解析,那是什么概念?结果就是你能听到更多,且更清晰的细节,乐器的位置,鼓面的振动,乐手拨弦的动作,歌手的换气声,口水声,这些都能具象化,脑补出画面来,音画同步,这就是优秀解析力带来的出色体验,Feature做到了。

第三个惊喜是Feature的三频调教,不同于世纪澎湃的低频和温润丰满的中频,Feature更偏向中高频风格走向,同时也考虑到了均衡性,和低频的衔接自然平顺,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不存在脱节的现象。Feature的三频就像是一个七分饱的感觉,不满不亏,低频不缺量感,处在一个健康线上,下潜点到为止,具备一定的弹性,氛围感不算浓郁,但也算烘托到位,总的来说是大部分烧友都认可的那种干净低频,给整个声音的走向就垫好了基调,低频通透了,整个声音自然就通透了。

Feature的人声是有毒的,准确的说,偏女毒。某个瞬间,我仿佛找到了当初听MSR7的那种感觉,只不过Feature实际要比MSR7更加动听,Feature的人声厚度有所不足,所以不太适合听厚重男声,更适合萨顶顶这类带点仙气的女声,或者张韶涵这类具备很强穿透力的女声,齿音并没有做一刀切处理,适当的保留了一些细节,还原更真实。加上比较近的距离感,这几分毒性就算是炼出来了。

同样出彩的还有Feature的高频,给人特别飘逸的感觉,干净又清爽,明亮且通透,特别是管弦乐器的光泽感被修饰的恰到好处。这需要具备一定的线条感的同时,又不能太过于锐利,比较吃调教功夫。

总的来说,Feature的声音整体是优秀的,但是,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所以它的缺点是什么呢?听得久了,就会发现,Feature的声场会略显空洞,这也是封闭式耳机大声场的后遗症,终究是不能和开放式结构的宽松程度相比较。我给出的解决方案呢,就是搭配一些声音饱满,温润耐听,且控制力优秀的前端,比如山灵的EM7和便携耳放H7,索尼的黑砖,飞傲的桌面台放K7,乾龙盛的小尾巴MC01等等,因为Feature的驱动门槛并不高,所以搭配小尾巴和便携播放器也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总结下,Feature适合哪些人群?首先封闭式结构,良好的隔音效果和便携的属性,就很适合平时地铁公交通勤的朋友。其次易推,则适合一些想体验头戴大耳魅力但手中前端只有小尾巴和便携播放器的烧友。最后对那些喜欢听轻音乐,女声流行,室内弦乐小编制的烧友来说,Feature也是目前2K元内非常值得入手的一款耳机,我诚心推荐。


————————————


酌情脑放,耳朵收货


愿你们的耳朵,都能收到好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声场   低频   封闭式   开放式   耳机   面板   惊喜   声音   适合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