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国内好的影视作品,从纽约时报的差评名单里选一定没错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都没想到,纽约时报给流浪地球2打完差评之后,紧接着又给三体电视剧打了差评。真是,我现在眼光的确是好,追什么剧纽约时报就认证什么剧,建议纽约时报赶紧把“莫克和瑞迪”这种烂剧也打个差评。

来,朋友们,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这句话后面接的是什么,是艺术家是有国籍的。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说的再多都不如西方媒体自己打脸来的效果好,一下就能达到除魅效果,到底是几十年的舆论领袖了,忠实粉丝的群体还是相当庞大的。

在流浪地球2和三体之前,纽约时报点名给差评的国内电视剧是哪几部,好像是没有的。能让纽约时报发文指责的国产影视作品肯定是做对了一些什么的,至于究竟做对了什么,那我只能摊摊手了。这说明什么,没有输出一些不同的价值观,没有文化和商业上的竞争力,都不配让对方引起重视。这就像什么呢,日韩剧的对外输出一样,还是在西方的框架里头做一些本土化的改动,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什么新意的。

我不是说我不喜欢日剧,“三十岁变成魔法师”和“大叔之爱”都是接连刷新我三观的好剧,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能引起敌人重视的东西,往往在初始阶段,伴随着的都是诋毁和攻击,害怕也好、抹黑也好、抵制也罢,根本就无所谓。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单单是中国人的眼睛,世界人民的眼睛都睁开的,宣传是能够欺骗一部分人,但是宣传所能起到的效果是有限的。再好的宣传也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而且我相信国外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整体要求是大于国内观众的,好与不好的标准,只在观众的心中。

三体电视剧在IMDb的评分能达到7.9分,12集之后的单集评分都在9分以上,这个成绩相当优秀,毕竟经典美剧“生活大爆炸”也只有8.2分。至于纽约时报对于三体的批评是:“除了让角色重复书中的话,该剧没能找到更有趣的戏剧呈现方式,演员大体上没有很出彩的表现”。我觉得这属于酸言酸语了,影视作品的改编其实就两条路,要么尽可能忠于原著的精神,辅以一些原创剧情去突出原著,要么就是通过大量的改动去呈现一个不同的故事。除此两种之外的任何改编都可以说是失败的。

我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个改编就是22年改编的沙丘和2001年的魔戒,如果按照批评三体的思路去评价这两部剧,那恐怕也没有什么好话能出现在报纸上了。

作为一个有十来年经历的科幻粉丝,我负责任的说,三体电视剧在国内电视剧的价值一点不比流浪地球在国内电影的价值要低。当然两部剧的门槛都不低,但是本来科幻作品就不是老少皆宜的题材,能够在科幻群体中受到拥护,在大众市场还有一席之地就足够了。

当国内的影视作品渐渐的开始挑战更难的题材,对于观众来说无疑是一种幸运。们也想和外国人一样,有着丰富的影视题材可以选择,每个题材都在进行着良性的竞争,角逐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任君挑选,那不要太幸福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纽约时报   影视作品   魔戒   日剧   国内   科幻   原著   题材   群体   对了   观众   批评   地球   眼睛   电视剧   名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