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河官是如何演变的?


传统中国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以水利社会和治水国家著称

因此,河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也是特定区域社会稳定

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古代,负责治理黄河的主官

被人们称为河官或河臣

今天我们就聊聊

在古代,河官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


潘季驯巡河 资料图片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

4000多年前,舜即位后

以伯禹为司空,负责治水

这是古代中国特设水利官员的开始

那时的司空掌管天下百工

包括水利工程

实施范围主要在黄河流域


春秋战国时期

黄河流域国邑林立

各国都设水官、都匠水工等职

其主要职责是治河开渠等事宜

到了秦王朝,在中央设立都水长、臣

负责灌溉,守护河渠


专职河官的设立始于汉代

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

朝廷任命王延世为“河堤使者”

这是中国有文字记录以来的第一位专职河官

其俸禄与丞相长史相当

自此,在黄河上设置了专职官员


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中原战争频发

朝廷无暇顾及治河

专职河官时设时撤


隋唐时期

分裂割据结束

隋开皇六年(586年)设立水部侍郎

隶属工部

隋仁寿元年(601年)

隋文帝改都水台为都水监

至隋炀帝时期都水监基本形成

负责疏浚运河、管理工程设施等河务


到了唐代

河事再度受到政府重视

在尚书省工部之下设水部

官员为都水监水部郎中


北宋时期

河患加剧

政府更加重视治理黄河

河官权限较历朝最重

水部下设都水监

都水监依旧独立

仍掌管河道堤防,总领河事


明朝时期

工部成为治河机构,并兼有军职

可直接指挥军队治河

沿河各省巡抚及以下地方官员

也都负有治河职责

其组织机构愈见统一

职权愈发集中


康熙南巡图 资料图片


清朝

沿袭明朝制度并加以发展

河工隶属于工部

又设河道总督主持治河工作

河道总督直接受命于朝廷,工部不干涉

雍正七年(1729年)起

因治河任务繁重

朝廷又分设江南河道总督

与河南山东河道总督

两河道总督分别主持

江南(今安徽、江苏)及河南、山东等区域

黄河和运河的工作


资料图片


历代河官

为保障黄河安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

黄河守护者接过衣钵

在黄河岸边开始续写新的治黄史诗


课后知识

在清朝成为一名河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靳辅、陈潢治河图 资料图片


这一时期,在河官选拔标准上除要求熟悉治河事务外还有身家殷实、吃苦耐劳、清正廉洁等条件。


1

身家殷实是清代河官选拔不同于前代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是因为清朝在河工中实行赔修制度,即在工程出现问题、造成损失时由相关官员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制度。身家单薄之人的经济能力有限在追偿时很难负担责任。


2


在吃苦耐劳、身体健康方面对一般的政务官员也有此类要求,但在河官上体现得尤其明显,这与河官的工作特点有很大关系。河官与地方官不同,地方官办理政务有固定衙署,而河官则必须奔走河干,考察河道状况。治河事务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只有吃苦耐劳的人才能做好。


3

此外,河官直接经手动辄上万、甚至数十万两的工程款项,是否廉洁也成为一个重要参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历代河官简述》《古代河官的演变与选任》

审核 | 陈锐

监制 | 樊弋滋

责编 | 邓婉颖

校对 | 孟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黄河流域   河工   明朝   黄河   工部   总督   身家   河道   吃苦耐劳   朝廷   清朝   专职   历代   官员   时期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