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真的是一个「制度公平」吗?怎么看待专家的这个观点?

生我时嫌多,我生时嫌少,裁我时嫌老,养我时嫌少。

最近,关于养老金的问题又被推上了风尖浪口,,一些专家开始鼓吹:延迟退休可以减少子孙后代社保缴费压力,这是一个「制度公平」。

是否合理,我不好说,追溯养老金的前世今生,我觉得这事,真谈不上公平二字。


先谈时间,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是从1986年开始,直至1993年才正式确定。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现在退休的很多老同志,根本没缴纳过社保,或者缴纳的极少,但是动辄就是领取七八千上万的退休金。

要谈公平,先把这些人的退休金削减了再说了,于情于理,都是他们应该身先士卒。

一方面他们缴纳的不多,另一方面老党员同志不带头,让群众先上?

怎么说都不合适!

谈思想觉悟,谈公平,先从身份开始。

再聊机制,鹰潭社保2023年1月13日发了一组数据,在扎了所有普通人的内心的同时,又把一个古老的命题翻了出来:

凭什么农民吃了这么多苦,却只能每月领取几百块的养老金?

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真的贡献更大,高人一等吗?并不是吧!

细聊贡献,其实早些年的城乡居民要辛苦的多:

既有年年要收的农业税(06年之后取消了),还有特产税(04年之后取消了),同时还存在三提五统,以支持乡村的教育、建设、管理等等。

而且除了农民自身之外,农民还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资本积累、廉价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仅通过这三种方式,就为国家建设积累的资金,就至少达到17.3万亿元。

最终得到的结果则是,城乡居民退休月均收入只有机关退休人员的几十分之一,说这叫公平,岂不是过于滑稽?

而且,就算过去的事搁置在一边,以前我们谈牺牲,谈奉献。

是希望通过一代的人努力,让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强盛,重现汉唐的辉煌。

这之后,中国的后代们,也可以像欧美一样,坐享前辈打下来的江山红利。

结果,现在好不容易gdp世界第二了,大国也已经崛起了,还要继续牺牲斗民的利益

我想,这并不合适吗?

当然,强行上的确不是问题,家国大事,用不着考虑升斗小民的想法。

但打着这么冠冕堂皇的口号,鼓吹延迟退休了,把这一代人,或者这几代人榨干了,可能就不存在“子孙后代”了!

不是吗?

说白了就是,什么是真正的「制度公平」?

社保基金没钱了是事实,要缓解社保压力也是事实,延迟退休也没问题,但要真正一视同仁。

就拿美国来说,2018年他们的平均退休金是1185美元,上限不会超过2700美元,而他们的人均所得是中国的大几倍,悬殊都没这么大。

而在中国,农民的情况,我们就不说了,令人心酸。

但一些体制内的退休人员,甚至有人能领取1-2万的退休金,我不知道这个公平,到底公平在哪里?

因此,与其想着怎么延期退休,不如从源头抓起,从分配上做好“共同富裕”。

稍微把农民退休金调高点,然后把体制内的调低点,或者至少设置一个封顶的额度,不要弄的太悬殊了。

这样让大家延迟退休,也好接受一些,大家说,是不是呢?


聊了这么多,最后回归话题的开头,关于各位专家老爷的建议且不谈,我倒是对诸位专家有一个不错的建议:

建议专家自愿放弃养老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肯定可以缓解子孙后代压力。

身先士卒,由你们开始,千万不要拿社保账户里的一分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升斗小民   剪刀差   公平   专家   身先士卒   退休金   子孙后代   养老金   中国   社保   体制   牺牲   观点   压力   农民   制度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