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届天津世乒赛的绝地反击太精彩太刺激太给力了!

#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即将再次公映,很值得期待。

回望中国乒乓近年来的发展史,1995年43届天津世乒赛男团决赛绝对会永载史册,这是中国乒乓球再出发、再崛起、再续辉煌最关键的一次战役。

1995年我刚毕业,工作状态处于懵懂期,又喜爱乒乓球,所以全程观看,一场未落,尤其是男团决赛,赢得惊险刺激、扣人心弦,现在回味起来还会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1989年的第40届世乒赛瑞典队在决赛中5:0血洗中国男团,涉男子项目(包括混双)全军覆没,中国男乒陷入了长达六年的至暗时刻。

1991年第41届世乒赛,男乒降至最低谷的团体第7名,男单、男双同样冠军旁落。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尚未崛起的男团又是在决赛中负于瑞典队,惊喜的是男双王涛/吕林夺冠,找到了男队的突破口。

六年的低谷期,国乒大胆改革,1991年“少帅”蔡振华30岁开始执掌的男乒,1993年又成为国乒总教练,他破釜沉舟、严抓管理,培养新人,国乒上下也都憋着一口气。

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1995年第43届天津世乒赛被视为了打翻身仗的绝佳机会,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男队的整体实力还不够雄厚。男乒几员大将,分别是王涛、马文革、吕林、丁松、刘国梁、孔令辉。当时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佩尔森,法国的盖亭等状态都不错,与他们对阵,感觉也就王涛有点谱;老将马文革一直被压制,何况年龄偏大了;刘国梁、孔令辉都刚18岁,太嫩了;丁松是谁?我们都不了解。

这是这样综合研判之下,我们想翻身还真不是简单的事儿。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中国男乒这次绝地反击打得的确有智慧、有志气,长士气、振奋人心。

男子团体比赛,蔡振华在排兵布阵上大摆迷魂阵,几轮比赛,王涛、马文革、带领小将刘国梁、孔令辉轮番上阵,一路杀入决赛。决赛前2小时,中国队出场阵容才对外揭晓,王涛、马文革、丁松!回想起来,当时的排兵布阵的确高明!秘密武器丁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最后的成败。

决赛在老对手中国和瑞典之间展开,决赛的过程紧张激烈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第一盘王涛以1-2(16-21、21-15、19-21)不敌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输掉一分,中国队出师不利。应该说,没有达到中国队预期的最好结果。

第二盘中国选手马文革以2-1(22-24、21-18、21-18)战胜佩尔森为中国赢回一分,马文革赢得了本届赛事他最该赢得的比赛!就老将马文革而言,已经达到中国队预期的最好结果。

第三盘,秘密武器丁松神秘出场!2:0轻松拿下瑞典的新秀卡尔松,气得后者直摔拍子。丁松的“神来之笔”,让瑞典人的整体气势落了下风。

第四盘瓦尔德内尔2比1战胜马文革。老马尽力了!

第五盘决胜盘,王涛顶住了巨大压力,2:0击败佩尔森,中国队如愿在家门口复仇瑞典队夺冠。赛后,激动的王涛泪洒赛场。

综合分析本场决赛,我个人认为,马文革超额完成任务,丁松起到了奇兵制胜的关键作用,王涛与中国队的预期可能还是差了些许。

受到男团翻身仗鼓舞,中国队一举囊括本届世乒赛7项冠军。也标志着中国男乒彻底走出低谷,开启了新的辉煌。

事后分析,如果以小将孔令辉或刘国梁顶替马文革,可能会赢得相对轻松一些。但是,这么重要的比赛,初出茅庐的18岁小将,拿谁是教练估计都没这个胆量的。

本次翻身仗的胜利,造就了“神奇教练”蔡振华的神奇,也开启了中国乒乓持续辉煌的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世乒赛   绝地   男队   中国队   男团   瑞典   天津   低谷   中国   乒乓   决赛   精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