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河北省委书记,1964年错失开国少将,1988年错失中将军衔

老一辈革命家身上有一种高风亮节的精神,他们一生征战沙场建功立业,但是建国之后却很少有人居功自傲,对于他们而言,荣耀只是一时的,国家兴盛才是一生要追求的目标,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表彰了革命年代的所有有功之臣,不过在这次仪式中,不少将军都主动让贤,其中更是有一位前辈,两次错失晋升机会,他就是刘海清。

刘海清是我党的老同志,1955年时,他被授予了大校军衔,其实在“55式军衔”存在的时间段里,刘海清是有机会晋升为少将的,不过他错失了这次机会,1988年又错失了中将军衔,但是此后刘海清并没有在意此事,而是一直兢兢业业坚守岗位。

那么,刘海清为什么会两次错失晋升机会?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川地子弟、一身正气

刘海清出生于1921年,老家在四川通江,四川地区民风彪悍,川军更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张王牌,这里的老百姓非常讲究义气,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如此,刘海清打小就嫉恶如仇,虽然没念过几年书,但是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

1933年,年仅十二岁的刘海清加入了红军队伍,随后在红军队伍中不断成长,还跟随大部队一起北上长征,历经艰辛来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并于1936年正式通过党组织的考验,成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战士,此后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刘海清一直在前线参加战斗,从一名普通的战士逐渐成长起来,最终升为了营长,在解放战争期间,刘海清因为军功卓越,又被组织上调到四野担任团长,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前,他都一直留在四野任职。

军功赫赫、为人低调

新中国成立之后,刘海清继续留在军中工作,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刘海清主动请缨去往一线作战,随后他被分到了38军113师,并且担任副师长一职,凭借着多年的战斗经验,刘海清在作战过程中打下了不少胜仗,还受到了彭老总表扬。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刘海清就留在了三十八军工作,1955年授衔仪式上,他被授予了大校军衔,此后刘海清依然留在三十八军,并且职位还不断上升,1964年,时任参谋长的他原本有机会晋升为少将,但是刘海清不贪求功名利禄,最终主动让贤,失去了这次机会。

无私奉献、安度晚年

1968年,刘海清被任命为38军军长,由于当时正处于特殊时期,因此各大军区的干部也开始介入地方工作,1971年开始,刘海清兼任河北省委书记,投身地方的管理工作,虽然刘海清没有从政经验,但是这段时期的他兢兢业业,为地方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1972年,刘海清被调到北京军区,此后几年,刘海清又先后被调到了兰州军区以及乌鲁木齐军区,此时的他已经是大军区副职干部了,但是军衔依然是大校,1988年新式军衔筹备之际,刘海清其实是有机会直接晋升为中将的,但是经过慎重考虑,最终他还是决定把这个机会留给他人,自己主动让贤。

刘海清并不是不乐意晋升,而是他并不看重功名利禄,晚年的刘海清过着安稳的生活,他在军区工作了几十年时间,也推动了军队现代化改革,离职之后,解放军也依然没有忘记刘海清当年的付出,2007年,这位无私奉献一生的老将,最终走完了自己光荣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军衔   解放战争   错失   省委书记   功名利禄   军功   大校   作战   少将   河北   军区   中将   主动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