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忠贞营攻长沙之战谈起:何腾蛟不是无能之辈,而是忠直良臣!

何腾蛟这位督师大人在现代的风评可真是不咋样,这位南明的中湘王已经从当年的忠臣,一下子变成了“嫉贤妒能的奸臣和昏臣”,正是因为他的自私争功和对李自成旧部的敌视,这才导致1648年南明对于湖南的反扑彻底失败,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清军绿营兵。

有关1648年(永历二年)明军对湖南的反攻,咱们在这里全部引用顾诚版《南明史》的记录:四月十八日,堵胤锡带领马进忠、王进才部明军从九溪卫、永定卫出发,进攻常德,到四月二十四日明军攻克常德;保昌侯曹志建在五月二十一日攻克道州,后来又汇合郝永忠部明军围攻蓝山;何腾蛟指挥的明军在七月十七日围攻永州,到十一月初一日将永州打破,杀广西巡抚李懋祖、广西总兵余世忠,永州通判郦胤昌投河溺死,湖南清军退到湘乡、长沙一线。

七月初一日,在堵胤锡的邀请之下,李自成之侄李过指挥的大顺军余部从夔东出发到达夷陵,九月到达常德,十月二十一日从常德出发在路上击败了清军总兵徐勇派出的援兵,二十四日攻破益阳县。十一月初一日分兵接连拿下湘潭、湘阴、衡山:初三日在湘潭击败清偏沅巡抚线缙之兵,并且攻破该县;初九日李过指挥的明军又攻克湘乡、衡山两县。十一月十一日,李过、高一功二人带领大军将长沙清军团团包围,守城的徐勇只有5000余绿营兵,但是仍然拼死抵抗,李过一箭将其射倒在城头,徐勇重伤侥幸未死,到十一月十六日,李过大军突然“抱头鼠窜”。按照《南明史》中的说法,此时的长沙清军应该是奄奄一息了,徐勇本人也被一箭射中,但是因为何腾蛟想让自己的指挥的杂牌军队收复长沙,于是要求李过放弃长沙向江西方面转移去救援此时正被包围在南昌的金声桓、王得仁部明军。

明军。

然后咱们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1649年的正月,济尔哈朗率领的满汉大军进入湖南,明军将领见清军势力过大,根本不敢抵抗,纷纷拉起队伍就跑。直至1649年的正月十二日,清廷满汉大军推进至湘潭先击溃了城内马进忠部的少量官兵,随后将何腾蛟活捉,何腾蛟拒绝了清廷的招降,最终被杀害,终年49岁。

根据上文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何腾蛟自私,一味争夺功劳,最终导致湖南战局全线崩溃,自己也被清军擒杀。咱们现在就来说第一个问题,长沙战役明清两方打得究竟如何?

明军。

先看徐勇自己的传记“自成余党一只虎降于腾蛟,纠众窥长沙;勇沿江列炮,击沈贼舟。稍退,复来犯;勇方督战,中流矢仆;复苏,裹创战愈奋。我兵以炮击贼,毙其渠三人。日暮收兵,令将士衔枚守城;贼潜薄城下,甫树梯,炮矢齐发,乃却走。贼复掘濠,穿城丈余,几隳;勇令增筑木城,守御益固。别凿地道,掩杀贼千余。造悬楼十余,飞矢以断贼往来。密遣兵驾轻舟布列江滨,贼遂惊溃。会腾蛟亦遣将分袭永州、宝庆、衡州诸郡,勇疏言:长沙东西受敌,臣以兵三千当贼数万,即婴城固守,尚虞不足。请速益兵数千,以资攻战。既而一只虎复集众寇长沙,都统佟图赖率兵赴援;一只虎遁去。六年正月,勇遣人迎郑亲王济尔哈朗军赴长沙会剿,擒腾蛟于湘潭”一只虎就是李过的外号。这段文字说的很明白了,忠贞营在何腾蛟的调令到来之前就已经“惊溃”是不久又复来攻打,都统佟图赖率兵前来支援,又把忠贞营打跑了。

但毕竟这是徐勇自己的列传,肯定会对传主生前的功绩有所夸大,咱们再看看别的,偏沅巡抚线缙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份称“一只虎等贼,于(顺治五年)十一月十一日攻围长沙,危在旦夕,幸众将士血战,方得保全”此疏写作之时距离长沙之战结束连一个月都不到。蒙正发《三湘从事录》也记载说“高、李溃奔至长沙,急攻长沙城,将陷,探闻乌金至弋阳,遂弃去”由此可见,李过忠贞营进攻长沙失败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被徐勇带领的守军打败了,然后他自己带人撤走。所以如果把李过长沙战役失败的责任全甩给何腾蛟,那就有过于偏袒前农民军之嫌。

明军。

何腾蛟命令忠贞营向东进发援救江西的金声桓、王得仁,那李过、高一功带领的忠贞营去江西了吗?算了,我也不列那么多史料了,只说结论:各种史料的记载是比较杂乱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长沙战役失败之后忠贞营一直活动于湘赣边界一带一部分人马还到了吉安,但究竟是打到那里去的,还是“流”到那里去的,那就不好说了,清军南下之后,这帮人也都逃跑了。

清军绿营兵

咱们再说第二个问题:反攻湖南各路明军和忠贞营之间的矛盾。先看《西南纪事》的说法“忠贞营故盗贼性,不顺约束,且畏敌,以荆州残破,欲引而南。胤锡无勇,往往好语羁縻之。始自夔还,约以骑三千,赴常德助战,竟不至。进忠既下常德,晋封公。赤心乃请取长、岳自效。进忠恶之。十月,忠贞营自荆分道南渡,高必正率轻骑数百突入常城,进忠怒,置酒为宴,阴具舟渡老营东去,以骑兵自环,注矢披甲,出城走,尽焚常城屋及濒江船。必正亦怒,请北还。胤锡不能制。进忠遂掠益阳诸县而东,常德饥,忠贞乏食,胤锡乃以监军毛寿登、总兵杨国栋守常德,自将标兵二万及忠贞营东攻长沙,不克引去”。

准备攻城的明军炮队。

这段记载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忠贞营和马进忠部为争夺常德府城发生了一次并不算大的冲突,马进忠在撤出常德的时候将常德全城焚掠殆尽,一间完整的屋子都不愿意留给李过,李过到达常德之后发现这城已经基本被毁了,于是十分愤怒,向堵胤锡请求撤军,堵胤锡控制不了忠贞营,但是忠贞营此时缺粮,于是堵胤锡就带着自己的标兵和忠贞营共计二万余人北上攻打长沙,但是没有打下来。类似的内容还出现在《续明史纪事本末》之中“马进忠以兵复常德,大集刍秣于城;李赤心自湖北至,羡其完富,欲据之。堵允锡强进忠使让之,且托与盟;进忠忿,终歃无一言。甫还,即促士民走,纵火烧城,不遗一甓”。

《所知录》也有类似的记载“堵胤锡已加制辅衔;与马进忠有隙。胤锡阴入夔,檄赤心从夔门径抵常德,欲令进忠让城屯其老营。未至常德百余里,胤锡先至,与进忠椎牛歃血盟誓,同奖王室。进忠心知其谋,终盟无一语。盟讫及入城,即命起营,尽驱百姓无老弱悉出城,因纵火烧城中屋,不遗一椽,遂空其城而去,直走武冈。宝庆守将王进才闻之,亦弃宝庆走。各郡镇帅,莫不闻风惊溃。忠贞所至,得空城;旋亦弃之而去,东趋长沙”由此可见,马进忠和忠贞营争夺常德是史实,即使马进忠本人也同意堵胤锡邀请忠贞营北上参战的决议,那双方也完全有可能会在驻地问题上发生冲突,这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

二部明军的的冲突和何腾蛟又有什么关系呢?

蒙正发《三湘从事录》记载:何腾蛟攻破永州是在永历三年(公元1648年)十一月初一日,何腾蛟本人到达衡州。注意早在十一月十六日,长沙战役就以失败而告终,而何腾蛟在湘潭被济尔哈朗以及徐勇部清军俘获的时间是永历四年(公元1649年)的正月十九日。也就是说直到1649年年初,靠近长沙府城的一带已经相当危险了,那何腾蛟这位督师大人何苦要从衡州跑到湘潭去呢?根据上文所给出的《所知录》的记载,忠贞营和马进忠二部官兵为争夺常德所爆发的冲突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各地明方守军“莫不闻风惊溃”,南明阵营发生混乱。

明军。

王夫之《永历实录》记载“会堵胤锡以疑忌激马进忠弃常德,间道自湘乡至湘潭,转掠千里,李、高诸部蹑之而下,集于湘潭。进忠患李、高之逼,告急于腾蛟。腾蛟乃率标兵数百人,乘轻舸下湘潭调护之。胤锡亦至,议良久,乃誓师分汛,胤锡率李、高十三营渡湘而东,走吉、袁,援金声桓于南昌;腾蛟率马进忠、王进才、张光翠、牛万才及滇、曹之兵攻长沙。部分乍定,方送胤锡军渡江,进忠全师尚留湘乡,檄召之,未至。余兵俱未会”可见,何腾蛟跑到湘潭的原因简而言之就是来给堵胤锡收拾烂摊子,安抚马进忠、忠贞营。不过这里错漏是明显的:攻打长沙的不是何腾蛟,而是忠贞营。此处错漏有可能是王氏故意为之。

明军将领。

所以咱们再看《所知录》“督师腾蛟驻衡州,奏入,朝议令让衡州与忠贞屯驻老营;即促其从衡出茶陵,往援江省,诸帅皆由宝庆进取长沙。诏未至,督师 已檄进忠由益阳抄出长沙,下截北来援兵,期诸将尽入长沙城下;身往忠贞营邀之入衡。闻其兵已东,随尾之趋湘潭。湘潭,空城也。督师标兵六千人闻往迎,恐为忠贞所袭;皆不肯随,仅从隶三十人以往。于是进忠等业奉檄前发,闻督师轻身往,遣部将宣威伯杨某(杨进喜)追护之”这里忠贞营“其兵已东”的缘故大概是攻长沙失败,朝廷决定把衡州给李、高二人作为其老营的驻扎地,于是何腾蛟亲自去追忠贞营将向传达朝廷的指令:将老营移到衡州,然后从衡州再到茶陵直入江西援救金声桓、王得仁,结果其部标营兵畏惧忠贞营,不敢跟随何腾蛟,何腾蛟只得带领三十几个亲兵骑着马从衡州出发去追忠贞营,结果刚到湘潭就被堵住了,然后就被清军俘虏。

清军。

而朝廷之所以准备把衡州让给忠贞营作为其老营的驻扎地其原因就在于之前马进忠和忠贞营之间因为争夺常德冲突导致前线发生混乱,所以就把衡州给你李过和高一功,你们两个还有马进忠不要再无事生非了,而考虑到衡州原本是何腾蛟的驻扎地,这个决策的形成何腾蛟发挥的作用应该也很大。

明军骑兵。

两个问题讨论完了,现在咱们来说本文的主题:何腾蛟究竟是一个能臣,还是一个嫉贤妒能最终导致自己稀里糊涂地死于非命的昏臣?本文所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忠贞营攻长沙之战,长沙之战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功败垂成”,缺兵少粮的忠贞营就是被长沙清军打败了,既然如此,何腾蛟就不存在什么“嫉贤妒能”,李过自己因为缺粮吃了败仗跟千里之外的何腾蛟有什么关系?而何腾蛟本人之所以在湘潭被清军擒杀,则是因为湖广明军矛盾重重,何腾蛟本人不得不带领少得可怜的随从去调节包括忠贞营在内的各部明军之间的关系,好巧不巧,当何腾蛟到湘潭的时候,长沙方面就得知了他本人在湘潭空城的消息,于是乎,何腾蛟就这么被干掉了。

明军。

自从何腾蛟在弘光政权覆灭前夕逃到湖南之后,又是联系各镇兵马,又是组织收复失地,又是收编李自成余部,败退广西之后,又积极组织反攻,最后在调节各镇关系的路上遭到清军突然袭击而殉难。这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昏臣的样子,虽然不能说何腾蛟是什么南明王朝的“擎天之柱”但说他是个尽心王室的忠直良臣,是弘光末年到永历初年湖广明军的主心骨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反观现在被视为抗清主力的忠贞营的动向确实有些诡异,打长沙失败之后一直在湘东掳掠,有一部分人马还进入了江西,不知道是真的准备救援南昌,还是流寇旧病复发,等到清军南下,这伙人就迅速调转马头向广西方向逃跑了。

而前文所述的马进忠派来护卫何腾蛟的部将杨进喜,在湘潭全城因为徐勇部的攻击而陷入混乱之后,仍然毅然决然地冲入城中想要救出何腾蛟“七出七入,最后矢中其喉,自投桥下死”其所部官兵也在城中被清军歼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长沙   宝庆   忠贞   湘乡   永州   老营   常德   湘潭   江西   湖南   无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